分享

曹雪芹笔下两个并未出场的女子,有人说暗指黛玉和宝钗

 p0oouuu 2017-11-18

曹雪芹笔下两个并未出场的女子,有人说暗指黛玉和宝钗


曹雪芹笔下两个并未出场的女子,有人说暗指黛玉和宝钗

《红楼梦》一书到底写了多少女子,我没有统计过,只是非常佩服曹雪芹的一支如椽巨笔。数不清的女子,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哪怕只是寥寥数语,也能让一个鲜活的生命立现纸上。

在书中,甚至有很多并未真正出现的角色,或者通过他人之口说出,或者通过作者之笔暗写,也都鲜活生动、精彩纷呈。红楼一书的两个主要女性角色,一是林黛玉,一是薛宝钗。可是在众多没有出场的人物中,有两个人,一直以来都被很多人说成是黛玉和宝钗的影子。而这两个人的命运遭际以及容貌性情,也确实有黛玉宝钗的风范。

这第一个就是在第五十三回中出现的慧娘。

原文: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曹雪芹笔下两个并未出场的女子,有人说暗指黛玉和宝钗

这一大段中所述的慧娘,也是姑苏女子,书香宦门之后,并且也精通书画。刺绣原本只是闺中女儿闲来偶然绣一两件玩玩,不拿出去买卖的,可是这慧娘的手艺太好,她的绣品却一时间成为贵族中争相购买之物。可见这个慧娘的聪慧伶俐、才华出众。这些品质以及她的出身地位,都和林黛玉极其相似。更加相似的是他俩的命运,这慧娘也是“十八岁便死了”。根据曹雪芹和脂砚斋笔墨言语中的透露,林黛玉也不过十七八岁便死了的。所以,很多人便坚持认为这里所写的慧娘,便是林黛玉的另一个影子。

当然,关于慧娘,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和猜测。有人认为她就是妙玉,有人认为她的存在,映射了李绮李纹两姐妹后来的命运。更离奇的,还有人认为曹雪芹原笔中是没有这一段的,是后来某为誊抄者加进去的广告。反正几百年来众说纷纭,到现在仍旧是公婆各说各理,考证派和索引派们,谁也不肯服谁。

第二个未曾出场,却被说成是薛宝钗的影子的女子,便是第一次出现在第三十五回中的傅秋芳。前八十回里,傅秋芳只出现过一次,当然不是正面出现,而是暗出。

曹雪芹笔下两个并未出场的女子,有人说暗指黛玉和宝钗

原文:丫头方进来时,忽有人来回话:“傅二爷家的两个嬷嬷来请安,来见二爷。”宝玉听说,便知是通判傅试家的嬷嬷来了。那傅试原是贾政的门生,历年来都赖贾家的名势得意,贾政也着实看待,故与别个门生不同,他那里常遣人来走动。宝玉素习最厌愚男蠢女的,今日却如何又令两个婆子过来?其中原来有个原故: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不命他们进来,恐薄了傅秋芳,因此连忙命让进来。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

文中交代,傅秋芳的哥哥名叫傅试,这个名字原本就是趋炎附势的意思。傅家原本没有什么根基,属于爆发的。所以即便是傅秋芳生的如何美丽,令宝玉这个身在美女丛中的公子哥都遐思遥爱不已,也不能改变他们爆发户的家族命运。

傅秋芳才貌双全,聪明过人,这正好给趋炎附势的哥哥以借口,一心想着用妹妹攀缘权贵,与豪门贵族结亲。无奈真正的豪门又嫌他们无根基,不肯求配,所以耽误的傅秋芳年华尽逝。这些心理和家族情景,竟和薛家如出一辙,无怪乎那么多人认定这傅秋芳就是薛宝钗的影子。

曹雪芹笔下两个并未出场的女子,有人说暗指黛玉和宝钗

薛宝钗最初进京时,作者曹雪芹交代的很清楚,那薛蟠也是“送妹待选”。这说明薛家最初进京,就是为了薛宝钗进宫选妃的。后来自然是选妃失败,其中恐怕和他们的家族实力不够也不无关系吧。薛家虽然是皇商,在财力上自然有实力,但是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毕竟不高,薛家祖上也并没有公侯之爵,无非就是个紫薇舍人。所以,和作者描述傅家是一样的,一心想攀附豪门贵族,“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所不同的是傅家所攀附的豪门是像贾府这样的,而薛家最初想攀附的豪门确实皇帝。

在八十回后的故事中,傅秋芳还出现过一回,就是在第九十四回里,之前去探望宝玉的两个婆子又去给贾母请安。不巧的是贾母正好午睡,所以两个婆子这一次并未见到贾母。可是从鸳鸯对紫鹃说的一段话里,可以看出这两个婆子是经常去看望贾母的。

原文:好讨人嫌!人家里有了一个女孩儿,长的好些儿,便献宝的似的,常常在老太太跟前夸他们姑娘怎么长的好,心地儿怎么好,礼貌上又好,说话儿又简绝,做活计儿手又巧,会写会算,尊长上头最孝敬的,就是待下人也是极和平的。--来了就编这么一大套,常说给老太太听。我听着很烦。这几个老婆子真讨人嫌!我们老太太偏爱听那些个话!老太太也罢了,还有宝玉,素常见了老婆子便很厌烦的,偏见了他们家的老婆子就不厌烦。你说奇不奇?前儿还来说:他们姑娘现有多少人家儿来求亲,他们老爷总不肯应,心里只要和咱们这样人家作亲才肯。夸奖一回,奉承一回,把老太太的心都说活了。

曹雪芹笔下两个并未出场的女子,有人说暗指黛玉和宝钗

这一段全部是鸳鸯的原话,鸳鸯一向行事稳重,全书中很少能见到鸳鸯如此在背后嚼人舌根的,可见,这傅家的两个婆子着实让人讨厌了。

其实不管是傅秋芳也好,还是慧娘也好,不管她们映射了谁,还是谁的影子,都不必深究。重要的是,她们也是曹公笔下一个精彩的女性形象。即便连出场都没有,完全靠别人的嘴讲出她们的故事,也能如此精彩,如此鲜活,这恐怕就是曹雪芹的功力了。作为读者,作为喜欢《红楼梦》的人来说,只要去细细品读,慢慢欣赏曹公给我们刻画出来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已经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