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精读:人际交往的三个准则,懂得的人成功了一大半

 昵称413468 2017-11-18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的言论被记入《论语》之中,说明他的观点得到了孔子门人的认可,也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

因,凭借的意思;亲,关系深厚的人;宗,依靠。有子在这段话里一共论述了三个为人处世的准则,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莫大裨益。

论语精读:人际交往的三个准则,懂得的人成功了一大半

常言道,诚信是为人之本,但是不是对任何人和事都讲诚信呢?显然不是。有子认为,我们的诚信应该合乎道义,合乎一定的价值准则。

如果对方的行为是不合乎道义的,或者违背大众价值观,是不是可以欺骗呢?显然也不能。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劝阻,最少要做到拒绝承诺。

同理,对待家人、同事、朋友或者长辈,保持恭敬或者礼貌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但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的降低自己的身段,恭恭敬敬的对待每一个人。

论语精读:人际交往的三个准则,懂得的人成功了一大半

殊不知,对于某些人来说,你的恭敬可能换来侮辱或者轻视。要想避免耻辱,你的恭敬就应该是符合礼仪的,不能超出界限,不然就是自取其辱。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尽管我们并不想依靠任何人,但在你的一生中不可能完全不依靠他人。这个依靠的标准就是亲,也就是关系深厚的人。

年幼之时的亲比较好理解,那就是父母家人。走入社会后,你的人际关系会扩大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此时,你选择依靠的人必须是关系深厚的。

论语精读:人际交往的三个准则,懂得的人成功了一大半

有很多人,在和别人的交往合作中,过于看重利益的诱惑,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度契合,顺境时可能不会出事,一旦遇到逆境,风险就随之而来。

总而言之,有子的这三句话,分别论述了人际交往的三个准则:

一、我们的诚信应该合乎道义,不合乎的道义不要承诺,以此远离是非;

二、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应该合乎礼仪,不能表现得过于谦卑,避免招来耻辱;

三、我们选择合作和依靠的对象时,必须有深入的了解,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