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索尼 RX1R II 实拍体验:终极随身机是你?

 chali203 2017-11-18

关键规格


· 4,240 万像素全幅 Exmor RS CMOS 感光元件
· 支持无压缩 14-bit RAW 格式
· 感光度范围 ISO 100 - 25600,可延伸至 ISO 50 - 102,400
· 多框噪点抑制最高感度可达 ISO 25,600
· ZEISS Sonnar T* 35mm f/2.0 镜头,最小光圈为 f/22
· 具备光学可变式低通滤镜(关闭 / 标准 / 高)
· 快门速度 30 - 1/4000 sec(f2 最高 1/2000;f4 时最高 1/3200),支持 B 快门
· 最近对焦 30cm;微距模式时对焦范围则为 20 - 35cm
· 连拍 5fps(锁定对焦);2.5fps(AF-S)
· 可录制最高 1080p 60fps 的 XAVC S 视频
· 铝镁合金机身
· 搭载 Wi-Fi+NFC 无线规格
· 3 吋 122.8 万点 180 度上翻、45 度下翻屏幕
· 0.39'(0.74x)236 万点分辨率电子观景器
· 支持 Memory Stick Duo、SDXC 记忆卡
· 续航力约 220 张(使用屏幕拍摄);200 张(EVF)
· 支持边拍边充,包装内含 BC-DCX 充电座
· 支持 PlayMemories Camera Apps
· 机身含电池记忆卡重约 507g,尺寸 113.3 x 65.4 x 72.0 mm


除了感光元件的大跃进以外,RX1RM2 的规格相较前代最明显的提升是在「视觉上」,其中包括用内闪去换到的弹出式电子观景器 -- 而且还会自动「弹」到定位,不用像 RX100M4 那样还得要自己手动将 EVF 拉出来 -- 还有可翻转式的屏幕,这些都让拍摄的体验有了很大的增进。这里不禁让人想到同样相当强悍的随身机 Panasonic LX100,初代也是没有翻转屏幕的规格,实在是不太够意思啊,感觉应该也会从善如流地将下一代提升至类似的规格。


而在规格之外,Sony 这次为了 RX1R II 带来了皮革质感的背带,这点真的让整体开箱起来的爽度高上了非常的多,感觉若是搭配原厂皮套的话,应该更能显示这部高端随身机的尊爵不凡!认真讲,如果有单卖这款皮革背带的话,即使是前代使用者应该也可以考虑买来用,真的比前代的好看太多了啊。不过很可惜就目前询问的结果,貌似此配件并无单卖... 喔对了,比起以往不内附充电器的做法,这次价位再创新高的 RX1R II 则是附上了 BC-DCX 充电座,让你搭配 microUSB 变压器插上之后便能独立地为电池充电,没电时不用再把相机插着放在一旁了。

实拍心得


虽然都已经隔了两代了还这样说很奇怪,这部内在大幅度提升的 Mark II 的确依然让人很有遇到老朋友的感觉 -- 就跟 RX1R 评测时一样啊(RX100M4 表示:...)。在短暂的相处时间之中,它很快就能让人快速上手,而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依旧「硬派」的拍摄感受。为什么?真要说起来那大概就是没有光学防抖这点了吧...


坦白讲,自己曾有好一段时间觉得防抖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认为只要多注意安全快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不过随着日子经过我渐渐明白自己错了,特别是在接触了硬派不落人后的 A7R,体会当时最高的 36MP 分辨率配上超震的快门组的「震」撼,再被 A7M2 那超级好用的五轴防抖惯坏了之后,现在觉得现在的防抖真的是天赐的好物。有些人可能会跟小编刚开始一样,觉得采用镜间快门的 RX1RM2,因为快门震动极小(也无声)的关系,所以应该可以将快门速度放低些也没问题。不过实际使用了这部 42MP 但无防抖规格的相机之后,发现应该是因为像素超高的关系,拍摄的失败率也远比想像中的要高得多。

因此个人会建议各位可以依状况把新世代 Sony 相机系列,新增的「ISO AUTO 最小速度」功能保持在至少标准的档位。小编自己有试了试低速的选项,就真的需要很注意手晃动的问题了,憋气憋得好累啊,也觉得有点失去了小相机随手拍就漂亮的真谛,所以只好用高感度来换更高稳定度了啊。对了,虽然 RX1RM2 拥有相当多的操作转盘(前面还有光圈环呢!),不过不知道为何,我始终找不到在 A7 系列上面十分直觉地将转盘改为 EV 补偿旋钮来使用的功能 -- 虽然已经有专门的 EV 转盘啦,但有时候直接用电子式的方式临时调调也满方便的啊。


这次 RX1RM2 在取景时最需要用到的部分都有了硬件方面的升级,一是翻转屏幕,不过这在几部相机像是 A6000 上都可以看到了,并不算太特别 -- 当然,还是方便很多啦;其次则是从 RX100M4 上进化而来的弹出式 EVF 电子观景器,是说,这部分的大部分规格也与其他版本相去不远,不过最厉害的是,这个弹出式的 EVF 已经不再需要自己把观景器拉到定位,而是改为全弹出式的设计(如上图,不像之前的版本还要手动拉出)。

这样的设计让使用体验变得相当「痛快」,拨一下开关便可以唰的一声马上开始拍照 -- 可惜开关还是要手动开。而如果你将菜单设定只用观景器的话,就可以在开启观景器的时候立即关闭机身的屏幕;收起来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屏幕 -- 这样的用法比起靠感应器其实更方便啦,也可以降低自己在街拍时的注目度 -- 除非你因为装上了新的眼罩而希望长时间地开着观景器。


说到这个看起来超帅气的眼罩,坦白讲这次短暂的评测期间内用到的时间还真的是不长,一方面是要安装还需要旋转旋钮才可以固定,而且装上去之后 EVF 就不能收起来维持最小机身尺寸(上图的那个同心圆旋钮是固定用的,调整屈光度的在另一边质感有点不是太好 XD),而且即便只是先卡上不固定来实现快速拆装,但每次拆下来也不到要放在哪里,更怕丢掉,导致最终就真的很少用到这个可以增加拍摄舒适程度的配件了。



虽说 RX1RM2 大部分的外在设计都并没有改变,但我们还是有注意到一些细节的调整。像是在 Play 回播按钮的部分,也许是因应变厚的翻转屏幕的关系,Sony 将这个按钮的底座改成了像上图这样的两段式凹陷,大大地增加了使用时的手感,算是相当贴心的改进功能之一;比较可惜的是,屏幕虽然可以翻转,但却没有在屏幕的左侧并加入了方便向下翻转的起伏设计,所以最好开启屏幕的手段就只剩下从下方拨起再从屏幕正上方往下拨。

RX1RM2 除了边充边用与连线拍照都跟上了新世代 Sony 相机的功能外,这次的 UI 还加入了可以输入版权信息的功能,RAW 格式也支持无压缩。而在进行 5fps 连拍时,经过我们的实测,大致上可以连拍约 19 张 RAW + JPG 与约 30 张的纯 JPG,但要注意的是,在这拍摄之后会有约 30 秒的「回神」时间,期间内虽然可以进 Menu 但会无法选择选项。而如果要确定相机是否仍在读写当中则是可以开启底盖观察其内的读取灯是否有亮起。


对焦速度方面,在相位对焦点的加持之下,自然是比起前代要强上很多(还有新的「扩展弹性定点」对焦点,还可以针对 AF-S 的对焦优先顺序调整),但因为对焦模块本身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对焦的声音其实还是与前代差不多,不过反应就是真的快上很多。此外,Sony 还在 RX1RM2 上带来了更多的拍摄比例,在原本 16:9 与 3:2 之外还提供了 1:1 与 4:3,这倒是个有意思的小变化。

实拍样本


在(天气几乎都不太好)的测试期间,小编大约只找到空挡拍了两次的街拍。必须说,在对焦表现大幅度提升之后,RX1R II 已经摆脱了之前很喜欢对焦拉风箱的特色,变成了自动对焦相当可用的街拍利器。比较可惜的是,即便像是这样的定焦机型,Sony 还是没打算在界面上提供泛焦拍摄很需要的景深标示功能 -- 虽说对焦进步了,但不用对焦(MF)还是最快的对焦手段啊。

期间小编也尝试了几次直接将对焦任务全部交给相机来负责的盲拍(对焦点全开!),结果迷焦率还是不低,所以个人建议对焦这件事情还是要自己用眼睛确认,不然就是稍微算一下泛焦的范围比较实在啰。


RX1RM2 所拍摄出的影像依旧扎实,但还是能发现数码修正的痕迹。虽说画质在全开光圈之下个人觉得就相当迷人了,不过还是比较期待 Sony 能快点推出镜头或者是感光元件技术(曲面?)更加提升的 RX2,让人可以拍出更震撼人心的数码影像画质。这点并不是说 42MP 不够强悍,但就是觉得这次的更新的提升幅度并没有当初推出 RX1 时那样地有划时代技术的感觉。


新的可变式 LPF 低通滤镜虽然感觉很酷,但实际上自己在拍摄的期间也没遇过什么因为摩尔纹而出现的伪色问题,尝试比对这个功能在关闭 / 标准 / 高三个选项的差异,大致上就是锐利度的分别而已 -- 说实在的,都拿到这样等级的相机了,除非真的遇到很明显的摩尔纹,不然真的会有人开启这个功能来用吗?


拍摄这张夜景的时候,小编可以说是用到了很多这次 RX1RM2 的优点。因为当天只骑着 Gogoro 拎着一根短章鱼脚架就出门,想说洛阳停车场这边的围墙应该可以夹上拍摄没问题吧,结果其实围墙前方还有个金属外墙,也因为如此自己被逼着得要将相机放在更高的金属座上面才可以拍摄。此时,终于有了的翻转屏幕真的帮上了好多忙,让我可以在低处依然看得到取景的角度而不用来来回回盲拍,不过... 在拍摄期间还是非常担心突然来阵怪风,接着我就必须赔钱到赔到哭了啊。


A7RM2 的这颗感光元件真的是个相当平衡表现的产品,即使在上图这样已经达到 ISO10,000 的状况下,看起来缩图也还算可用 -- 这里真的很暗,即便 f/2.0 光圈全开曝光时间 1/50sec 之下,都还是这么暗就知道了(PS:就是前一张夜景的停车场屋顶啊)。而个人认为若是以 100% 观看我们的 ISO 测试照片的话,大致上在 ISO6400 甚至到 ISO12800 都还算是可以勉强接受的状态,锐利度要到这个区段之后才会有很明显的下滑;挑剔一点的话,那就是 ISO1600 之前的画质都算是比较稳定的啰。缩图可用的话,自己是觉得尽量不要超过 ISO25,600 吧。

该怎么讲... 配上 f/2.0 的镜头,应该会用到这么高感度的机会也不高,但毕竟是没有防抖,所以拍摄上还是可以考量一下这方面的感度使用弹性啰。最后,我们就奉上这次实拍体验的 ISO 测试原图以及所有的实拍图集(原图都会放在 Flickr 相册上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