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BI破案课4:“发散思维”破案案例精选

 anyyss 2017-11-18


  不存在的脚印出卖了真凶

  案件还原

  每天早晨4:30分,有一对情侣都会来到夏威夷海岸的一处较为偏僻的海滩看日出,由于大海的潮涨潮落,他们看日出的这一带的海滩上,总会有一些废弃物在早上漂流上岸。

  这天早上,他们同样在海滩上看到许多废弃物,但是其中有两个较大的灰色防水袋,这引起了这对情侣的目光。他们很好奇,这两个灰色防水袋里到底装着什么,结果走近发现露在灰色防水袋外面的一只僵硬的手,二人吓傻了,他们立即报了警。当李维斯带着一队警员赶到现场后,他们发现现场留下的轮胎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但不幸的是,现场没有留下脚印。按理来说,如果用车辆装载尸体来此抛尸,那么凶手在下车卸下尸体的时候,就一定会留有脚印,但是现场却非常干净,这让李维斯伤透了脑筋。在我们看来,脚印等痕迹是破案的重要线索。但是,如果思维一直停留在脚印上面,那么无论如何,这个案子是无法破解的。负责此类案件的警员,必须要将思维打开,朝着更多的可能性去想,才能找到破案的关键点。

  经过反复查看现场及一阵冥思苦想后,李维斯对随从警员说:“我知道为什么没有脚印了,我也知道尸体是怎么被运过来的了。”

  之后他们全部人马来到了附近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他们从车来车往的监控录像中,确定了一辆车。两天之后,此案成功告破。

  案件侦破

  尸体是被厢型汽车运到这片海滩的。可是,为什么李维斯会有这样的结论?因为,如果是用汽车的后备厢或是载货卡车的车斗搬运尸体,那么卸载的时候,作案人必须要下车,这样的话,就必然会留下脚印。但如果装载尸体的是厢式汽车的话,作案人无须下车同样可以在车内操控车斗,从而遗弃尸体,这样也就没有脚印留下了。所以目标就要放在附近出现的厢式汽车上,确定了这点后,他们展开对车辆的搜寻,最后从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的监控录像中,找到了有嫌疑的厢式货车。

   

  帮助破案的风扇

  案件还原

  艾伦身家过百亿,是美国辛辛那提著名的商人。可是不久,他死在了自己的书房里。由于艾伦身份显赫,案情轰动性较强,所以FBI俄亥俄州分部特意出动了三分之二警力来侦破此案。案发现场的情况大致如下:

  艾伦右手握着手枪,头部中弹身亡,尸体瘫倒在地板上的血泊里。书桌上摆着一台电风扇和一封机打遗书。他在遗书中写道:因妻子去世,我无法忍耐孤独,所以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与妻子在天堂相会。从这些证据来看,艾伦很显然是死于自杀。但是,FBI俄亥俄州分部的四名警长一致认为,艾伦绝非死于自杀,因为他们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处重要疑点。

  艾伦书桌上摆着一台电风扇,而电风扇的插头并没有插在墙壁插座上,而是被压在艾伦的身体下面。警长约翰森的思维瞬间开始发散,他设想,如果把插头插在墙壁插座上,会是什么情景?于是他把插头从艾伦的身体底下奋力抽出,然后插在墙壁插座上,令人惊叹的一幕出现了,风扇开始转动,书桌上的遗书,还有其他纸张被风吹落在了地上。这是整个案件最关键的一点。在场的其他三位警长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看来,艾伦并非死于自杀,而是死于他杀。凶手太狡猾了。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FBI终于将此案告破。凶手是艾伦的情人莎莉。案发两周前,艾伦刚把她给甩了,而那时,莎莉已经怀上了艾伦的孩子。莎莉是一个性格十分泼辣的女人,她觉得自己被艾伦玩弄了整整两年,越想越觉得窝囊,所以,在朋友的刺激下,莎莉深夜来到了艾伦的家,趁艾伦正在办公之际,杀死了艾伦,并且制造了艾伦自杀的假象。

  亲爱的读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FBI警长是如何运用发散思维对案情进行推理演绎的。

  案件侦破

  当FBI警长约翰森将风扇的插头插在墙壁插座上时,风扇开始转动。这一点在常人看来,并不足为奇,但如果打开思维,进行发散式的联想,你就会发现,这一细节,十分关键。

  风扇通电后,如果不拧风扇上的开关,或是时间盘的话,它是不会转动的。当约翰森警长给风扇通电后发现,风扇居然是转动的,这就说明,风扇上的开关,或是时间盘事先已经被设定好了,所以风扇才会转。而桌上的遗书自然而然地就会在风的作用下,垂落在地上。就像约翰森警长事后演示的那样。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既然风扇的开关或者时间盘是事先被设定好的,也就说明风扇在艾伦先生死前也一直是转动的,直到他死时身体扑倒在地上,压在了风扇的电线上,继而使风扇的插头与墙壁开关分离时,才停止了转动,那么,事先写好的遗书,又怎么会安然无恙地放在书桌上呢?当FBI警员来到案发现场后,那封遗书确实安安稳稳地放在书桌上,并且没有东西压着,由此可以得出遗书一定是艾伦先生死后,风扇停止转动后,被放在了书桌上。所以种种迹象都是凶手刻意而为之,艾伦先生是被谋杀的。当艾伦先生倒地死亡后,由于凶手急于逃离案发现场,所以忽略了那根被艾伦先生压在身体下面的风扇线,而这根风扇线,也成FBI破案的最重要线索。

   

  瞬间结案

  案件还原

  暑假的一天早上,汤姆和杰米去看望住在郊区别墅的奶奶。当他们到达奶奶家时,敲了半天门,却怎么也不见奶奶来开门,情急之下,汤姆和杰米破窗而入,却看到平日和蔼可亲的奶奶斜躺在沙发上,被人用刀捅死了。炎炎夏日,奶奶的尸体都已经腐烂发臭了。看到此情此景,汤姆和杰米的情绪瞬间崩溃,泣不成声。四十分钟后,FBI警长携警员一行来到了案发现场。汤姆和杰米两兄弟悲痛地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案发现场一片狼藉,柜子、箱子被翻得乱七八糟,贵重物品都已经不见了,由此可以推断,凶手既谋了财,也害了命。当其他警员在案发现场取证时,警长麦克来到了台阶上,想安慰安慰两兄弟两个。这时,他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门口邮递员送来的报纸堆了厚厚一叠,报纸旁边还有两瓶牛奶,都已经过期了。麦克立即推断出来谁是杀人凶手了。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凶手是谁了吗?

  案件侦破

  凶手是送奶工。报纸已经堆了厚厚的一摞,是因为邮递员不知道汤姆和杰米的奶奶已经被人杀害了,所以一如既往地送报纸,因敲不开门,把报纸都放在了门外的台阶上,门口的两瓶牛奶都已过期,是因为知道老人家已经死了,所以送奶工送了两瓶之后就再也没有送了。因此,送奶工就是嫌疑最大的犯罪嫌疑人。

   

  脚印上的线索

  案件还原

  理查德和马丁内兹同住在一个小区,他们两家中间是一个篮球场。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暴雪,马丁内兹穿过篮球场来到理查德家中玩游戏,可能是游戏太刺激了,马丁内兹玩着玩着,突然心脏病犯了,躺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断气了。理查德一时惊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想报警,但又怕惹出事端,不报案的话,事情闹大了也不好。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理查德决定穿上马丁内兹的鞋子,将马丁内兹扛回他自己的家,制造出马丁内兹是在自己家猝死的假象。一切如理查德所愿顺利进行了。

  第二天,马丁内兹的尸体被发现了。而理查德也接受了FBI警员的审问。这是他已经料到了的。FBI警员问他案发当晚,马丁内兹有没有来过,理查德只说了马丁内兹来过,但之后就回家了。

  听完理查德的话后,FBI警员立刻想到了什么。一分钟后,警员对理查德说:“种种迹象表明,马丁内兹并非死于自己家中,而是死在了你的家里。”理查德却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送他礼物,而是在下完棋之后他就直接回家了,但是警察听完这话却说:“这样看来,马丁内兹是死在了你的家里,而且是你把他扛回去的。我们唯一不清楚的是,马丁内兹死后,你为什么不报警呢?”亲爱的读者,你知道FBI警员是怎么断定马丁内兹是死在理查德家中的吗?

  案件侦破

  首先,尸检结果显示,马丁内兹是死于心脏病突发,通常情况下,只有狂喜或暴怒才会引起心脏病突发,马丁内兹一个人在家的话,有狂喜或暴怒的可能吗?

  其次,案发当晚下了一场大暴雪,而FBI警员也在篮球场上发现了马丁内兹的两串脚印,,但是令FBI警员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同样一人走路,两行脚的深浅却相差很大。当他们对理查德进行调查时,理查德说马丁内兹案发当晚来过他的家。他这句话成了FBI探员思维发散的催化剂,他们立刻想到了雪地上为什么会有两串深浅不一的脚印的答案了,当一个人穿着另一个人的鞋子,然后再背着这个人回家,雪地上的脚印可不就比之前那个人来时的脚印要深嘛!

  难道真凶是猴子?

  案件还原

  休斯敦某高级公寓内发生一起凶杀案,因为案情特殊引起社会的关注。死者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女性,她死的时候,是斜躺在房内的沙发上的,一把锋利的刀插在了她的心口。最令人觉得诡异的是,当FBI的警员赶到案发现场时,一只猴子正坐在她旁边。而且眼神十分落寞,猴子旁边还有一根香蕉,它一口也没有吃。

  因为公寓内的所有的窗子都是关着的,而且门也是从里面反锁着的。所以,执行此次侦查任务的年轻警员初步认定:死者是死于自杀,要不就是被猴子误杀。但身经百战的FBI警长却不这么认为,他越看那只猴子越不对劲。

  众所周知,猴子是灵长类动物,比小狗更通人性。既然它是死者生前十分宠爱的宠物,它又怎么可能用刀杀死自己的主人?而且它落寞的眼神,还有那根一口也没吃的香蕉告诉我们,它并不是杀害主人的凶手。因为在死者家中没有找到遗书,所以,将死因归为自杀,未免过于草率。

  当警长在公寓外的花园查找线索时,他发现了窗子下的草坪上有一处很密集的脚印。此情此景,令他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思维开始迅速发散。他先是将脚印用相机拍下,然后站在脚印附近向窗内看,结果,警长的思维再也无法停止发散了。他很快就从多种场景中,确定了凶手的作案场景。后来,FBI警员经过一系列的针对性调查后,将本案确定为谋杀案,并很快将犯罪嫌疑人——死者的儿子,缉拿归案。

  原来,死者的儿子一直觊觎母亲的遗产,当他得知母亲想要更改遗嘱,将财产一分为二,将另一半分给自己的妹妹时,他开始痛恨母亲,最终想到了这么一出貌似“自杀”的谋杀。但人算不如天算,这种把戏还是被FBI警长给识破了。

  案件侦破

  年轻的FBI警员之所以轻易判定死者是死于自杀,是因为“公寓内所有的窗子都是关着的,而且门也是从里面反锁着的。”但是,如果仅凭这两处线索,就判定死者为自杀,那未免也太过草率。身经百战的FBI警长,绝不会允许冤假错案的发生。而且,他们的职业准则告诉他们,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推理假设,是绝对不能轻易结案的。试想,如果关闭的窗户和锁上面,又出现了其他人的指纹怎么办?因此,年轻警员与经验丰富的警员之间的差别,通过本案即可见一斑。

  当警长看见死者旁边眼神落寞,不肯吃香蕉的猴子这一细节时,他的

  大脑其实就已经开始了高速发散,试想,一个看到主人死亡而倍感落寞的猴子,会是杀害主人的凶手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正因为宠物忠于主人的本性,让警长想到了新的可能。即窗户有可能是凶手作案后关闭的,也有可能不是他关闭的,但是凶手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外面将门反锁,所以,极有可能是猴子从里面将门反锁的。

  那么,猴子为什么会听信凶手的话,反锁门呢?因为凶手很可能也是猴子的主人。只有猴子的主人能指使猴子锁门,但指使猴子杀死另一位主人,倒不太可能。

当警长站在那片密集的脚印旁边,向窗内望去时,他确定了自己的推测。那片脚印正是凶手在指使猴子反锁门时留下的那时的他,很焦急在窗外拼命地给猴子比画,甚至还给猴子扔了根香蕉。因此,警长后来又从猴子的主人这一线索入手,查到了真凶。

 

  剧组疑云

  案件还原

  某剧组在五大湖区拍戏时发生了命案。剧组一个群众演员在湖边的沙滩上被人用棍棒之类的东西打死了。报案的是剧组的副导演。当时,剧组的大部分人员都在丛林的别墅区里拍戏,他正好没事,就来湖边散步,没想到没走多远就看见了死者的尸体。

  FBI安大略分局的警员半个小时就到达了案发现场,经调查死者名叫韦德,是新进剧组的群众演员,大家对他知之基少。FBI警员在验尸时,从死者身上发现了多处瘀伤。另外,案发现场的沙滩上有明显打斗过的痕迹,从脚印判断,凶手应该是一人,而且是男性。此外,两个小时前,韦德还拍了一场戏,这是确凿无疑的。由此可以推断,韦德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那场戏结束之后。

  经过一个小时的调查取证,FBI警员将目光锁定在了三名群众演员身上。他们分别是扮演渔民的莱特、扮演僧人的比尔和扮演快递员的希尔。

  因为他们三人前不久因为和韦德争抢角色,差点大打出手,剧组的群众演员都知道。所以、FBI警员对他们三人审讯得格外仔细。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这三人身上都有明显的瘀伤,不过他们三人都说是拍戏时撞伤的。既然死者是在湖边的沙滩上被人打死的,那么凶手身上一定会沾有一点沙粒。顺着这个思路,FBI警员对他们三人进行了搜查,不过有趣的是,因为下一场戏,这三名犯罪嫌疑人都会参演,而且时间很紧迫,所以,他们必须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洗澡、换衣服,然后再化妆。所以,FBI的警员在他们三人身上并没有发现任何沙粒。案情发展至此,陷入了泥淖。但聪明的警长用发散性思维还是从这三名情况大体类似的嫌疑人中看出了点差别。也正是因为这点差别,使得整个案子的真相最终水落石出。亲爱的读者,你知道他们三人中,谁是凶手吗?

  案件侦破

  三个嫌疑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和死者发生过争执;都是同一剧组的群众演员;身上都有瘀伤;案发后,都洗过澡换过衣服。差别在于,他们三人在剧组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莱特扮演的是渔民,比尔扮演的是僧人,希尔扮演的是快递员。所以我们从这一点入手,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破案的关键性线索是死者和凶手在湖边的沙滩上进行过非常激烈的搏斗,所以凶手的身上肯定会有沙粒,包括头发上也会出现不少,但是三名嫌疑人都在半小时内洗过澡,换过衣服,那么要想从中找到沙粒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但如果将思维打开,思考范围再大一点、你就会发现玄机。即使三名嫌疑人都是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洗澡换衣,但是洗澡、换衣的时间和速度并不见得就相同,有的人洗澡换衣很快,即使他晚于另外两人洗澡换衣,也不得比其他两人慢。顺着这个思路再往下想,你就会明白,一个洗澡非常迅速的人,完全可以在杀完人之后,迅速跑去浴室完成洗澡换衣的动作。那么,这三名嫌疑人,谁的洗澡速度会比较快呢?我们分别分析三个人的特征,莱特的头发、和胡须是三人中最长的,而他又扮演的是渔民,经常要在湖上拍戏,所以他要花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洗掉身上的鱼腥味;希尔扮演的是快遂员,拍摄任务要比其他两位重,而且经常浑身大汗淋漓,所以洗澡换衣服的时间不会很短;而比尔扮演的僧人,一方面他留的是光头,另一方面,他每天的拍摄任务就是坐在湖边的庙宇里打坐。所以综合以上因素,比尔的洗澡换衣速度应该是最快的。此外,比尔的戏几乎都是文戏,不存在身上出现瘀伤的可能。所以,比尔杀死韦德的可能性最大。最后,经过FBI警员长达五个小时的审讯,比尔终于承认了罪行。原来,他和韦德早在上一个剧组就认识了。两人经常因为争抢角色而大打出手,没想到来到这个剧组之后,他还是没有抢过韦德,这让他非常嫉恨。加上其他两人前几天也因为争抢角色一事和韦德发生过矛盾,所以比尔利用这个机会,杀死了韦德。

 

  最“安全”的走私

  案件还原

  格罗斯是前美国FBI纽约分局的警员,在他30岁那年,因为缉捕毒贩,腿部受了重伤,所以只能从FBI的队伍中退出,来到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做边境检查人员。格罗斯每天的工作很简单轻松,就是检查过境人员的证件和行李,以防走私而已。随着日子一天天的逝去,格罗斯已经58岁了,再过一周,他就要光荣退休。他这一生,无论是做FBI警员,还是做边境检察员,他都是恪尽职守,为美国做了很大贡献。

  不过,有一件事情,一直让格罗斯觉得很奇怪。他在近5年里,经常遇到一个工人模样的小伙子,每次,他都会推着一辆装满稻草的三轮车经过边境检查站,而每次,格罗斯都会将小伙子三轮车上的稻草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通,但是,每次都让他扑个空。过往做FBI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小伙子一定在走私着什么,但每次他都查不出,有几次,他基至将小伙子身上的每个衣袋都翻了个遍,看看能否搜出点违禁物品。但很遗憾,每次都未能如愿。

  2012年10月20日,在站完最后一班岗后,格罗斯正式退休了。这一天,他没有遇见那个小伙子。第二天一大早,阳光明媚,彻底放松的格罗斯来到了边境检查站附近的湖边,打算钓鱼。碰巧的是,那个小伙子也在湖边。当他看到格罗斯后,朝他打了个招呼。而一身轻松的格罗斯亦是缓缓来到了小伙子的身旁,他告诉小伙子,他彻底退休了,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在边境检查站了。而小伙子也告诉了一个令格罗斯极为吃惊的消息:他已经金盆洗手,再也不走私了。

  原来,这个小伙子真的一直在走私,可是,格罗斯每次都检查得很仔细,没查出个所以然来。这个小伙子究竟走私的是什么呢?小伙子也看出了格罗斯的疑惑,他将手中的鱼竿撑开,将鱼钩丢进了湖里。然后,微笑着对格罗斯说:“您一定认为我准备钓鱼,大多数人也会这么认为。所以,5年了,您都没有发现我的走私品。对此我感到很庆幸。我的父母都是农民,生活很艰辛,我很感谢您。您是一个好人。”

  听完小伙子的话,格罗斯明白了一切。亲爱的读者,你知道小伙子走私的是什么吗?

  案件侦破

收敛思维会让人的思维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同时,也对人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束缚性。格罗斯每次都会对小伙子进行严格疏密的检查,但是他的思维始终集中在稻草上,而忽略了其他。其实不只是格罗斯,很多人的思维也是如此。传统思想都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走私,一定会将走私品藏在某个地方,比如说藏在三轮车上的稻草里,三轮车的车座下或者是衣服里、帽子里······这样想,并没有错,但如果思维一直停留在“藏”这个层面上,那么,就很难再有新的发现了。因为有些东西,就在眼前,它不用藏得严严实实,也不用遮遮掩掩,但它确确实实就是走私品,比如说,三轮车,在这5年里,小伙子每次过境时,都在走私,而他走私的东西,正是同一品牌,统一型号的三轮车。

 

  帮助破案的风扇

  案件还原

  美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张价值60万英镑的邮票被人偷了。经FBI警员仔细调查后,发现了一名疑犯,当他们火速来到嫌疑犯所居住的公寓时,发现这个嫌疑犯正在家和宠物玩,当FBI警员给他录口供时,他极其配合,没有任何破绽。由于天热,他还专门为FBI警员开了空调。连警长刘易斯都说,从来没有碰到过如此细心周到的嫌疑犯。

  警员们在嫌疑犯的公寓里转悠了几圈,嫌疑犯“家徒四壁”,屋内除了床及沙发外,再无过多的陈设,以至于没有任何发现。警长刘易斯基至把桌上仅有的几本杂志都翻烂了,也没有发现邮票的踪迹。

  事已至此,案情陷入了僵局。但FBI警员们并没有打道回府的打算,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嫌疑犯越是“细心周到”,越是镇定,就表示他心中有鬼,就越值得怀疑。试想,一个无辜的人,能如此好心好气地配合调查吗?所以,当FBI警员进入嫌疑犯的公寓还不到十分钟,他们就基本确定了他就是偷窃邮票的盗贼。只不过他把邮票藏得很好,一时半会儿无法找出,但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在这间屋子里查个水落石出,哪怕是徒劳,也无所谓,至少可以百分百确定嫌疑犯并没有把邮票藏在自家公寓里。

  刘易斯坐在空调正对面的沙发上,他拾头看到了侧面窗台上嫌疑犯栽种的绿植,嫌疑犯的家中没有关窗,植物的叶子在随风舞动。奇怪,为什么嫌疑犯开了空调,但又不关窗户呢?想到这里,刘易斯发现了玄机。他起身关上了空调,然后把窗户开得更大了。就在这两个连续的动作间,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嫌疑犯脸上的惊诧和恐惧。果然,他们在空调的叶片中,发现了那枚邮票。

  案件侦破

在FBI警员进门那一刻,嫌疑犯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怎样掩盖邮票的“藏身之处”,以至于开了空调,忘了关窗,这样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细节,被他忽略了,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细心周到的人,开空调只是一个让他镇定,也能让FBI警员感觉到他很镇定的一个举动。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这一招成功了百分之六十,因为FBI的警员们都感受到了他的镇定,但同时感受到了他镇定中的可疑之处。当刘易斯看到窗台上的绿植以及没有关闭的窗子后,一系列的联想、推测以及试探,最终为大家揭开了谜底,找到了邮票。

 

  猎人的死因

  案件还原

  FBI接到一山村居民的报警电话,说他们在山脚打柴时发现一具男尸,浑身是伤,死相凄惨。FBI警员接到报案后,马上赶到案发现场。

  法医鉴定后得出结论此男子应该是从山上滚落下来至死。于是,FBI警员们便沿着男子滚落下来的方向,向山上一路杳去。在山顶上,他们找到了一处农家。这处农家的门设置得很奇怪,就设在盘山小路的末端。而盘山小路很是陡峭,一路辛苦爬上来就直接是农家的房门。农家的院落和羊圈则设在了房后。

  办案警员询问农夫,昨天晚上有没有见过死者。农夫很纳闷。说:“我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已经有20年了,但是昨天夜里很奇怪,老有人来敲门。我从床上下来,开了好几次门,都没有人。反复好几次之后,就没有人再敲了。你看,我今天都有点儿不舒服了,准是昨天晚上一来一回的着了凉。”FBI警员听罢,看了看农夫的房门,就下山了。

  一路上,FBI警员们无不为这名无辜的男子而感到悲伤惋惜。不过,既然已经排除了他杀,那这案子就算是了结了。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这名男子是怎么死的吗?

  案件侦破

我们需要用发散性思维来破解男子死亡的真相。这名男子在山间打猎,不幸被野兽攻击。待到天黑,男子都没有找到下山的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小路,且看到山顶仿佛有个住家,遂决定爬山上去,借宿一晚,一个人在山上过夜是很危险的。没想到,农夫家的门是向外开的,也就说,农夫听见敲门声,来开门,一开门,就把男子给推到了山腰上,好不容易男子又爬上来敲门,农夫又一开门,男子又被推了下去。就这样,一来一回,原本受伤的男子就这样活活被推到山下摔死了。

 

  女人和古董

  案件还原

  皮特前段时间生意亏损严重,为了还债,他不得不把自己收藏多年的一件中国古董拿到一家商行去抵卖。商行的老板在业内非常有名,他不但识货,出价很高,而且他的人脉很广,天南海北的古董收藏家、鉴赏家、爱好者都认识。皮特的这件中国古董是真品的唐代名画,所以他认为一定会卖出好价钱。而商行老板虽然喜欢这件古董,但是因为太贵了,所以并不想出钱买皮特的古董,家底殷实的商行老板,在这件古董面前,还是犹豫了很久。半个月后,商行老板帮皮特找到了一个大买家。

  2012年9月20日晚8点,皮特带着古董,如约到了商行。商行的老板告诉皮特,半小时后,会有一个客户过来看古董。他让皮特将古董放在客厅之中,然后去隔壁的休息间等消息。虽然有点担心,但为了能够促成买卖成功,皮特只得按照古董商的吩咐去做。半小时后,商行的门响了。原来这个大买家是个女人。商行老板和她客套寒暄了几句,就让她看了古董以及鉴定书。虽然皮特不在客厅,但是商行老板和女客户交谈的细节,他趴在隔壁的墙上,听得一清二楚。二十分钟后,客厅的交谈声戛然而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皮特觉得很奇怪,想推门出来,去客厅看看究竟,但是又担心惊扰到客户,引起不便,所以他还是耐着性子等了十分钟。十分钟后,商行老板的秘书去客厅送茶,敲了好几遍门,都没有人开。皮特这时也出来了,他发现,客厅的门被反锁了。他和秘书两人一起,费了很大力气才将门撞开,结果发现商行老板躺在地上,秘书扑过去反复拍打老板,老板都没有反应。显然是已经死了。而那个女客户和古董都消失不见了。

  FBI接到报警后,立即驱车赶到了案发现场。他们发现,整个客厅比较小,一眼就能够看遍,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天花板和地板都不可能通向外面,而客厅的门和窗都是从里边锁着的,此外,商行老板的具体死因是尼古丁中毒,因为在他的右臂上,发现了针刺的痕迹,而在他的身下,还有一条浸过麻药的毛巾。商行老板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窗子。负责此案的麦克警长只是简单看了看现场的情况,就推测出了那个女人是怎么消失的,与此同时,他也推测出了商行老板死亡的来龙去脉。

  案件侦破

  首先,客厅里只有商行老板和女客户,客厅的门和窗都是从里面反锁的,而天花板和地板都无法通到外面,那么女客户是如何逃走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商行的老板帮助女客户逃走,并且关上窗户。所以商行的老板和女客户很有可能是同谋,目的是想要吞掉皮特的古董。之所以会出现一条被麻药浸过的毛巾是因为商行老板在帮助女客户从窗户逃走之后,从里面锁上窗户,然后用沾了麻醉药的毛巾放在自己的鼻子下,装作自己被女客户麻醉昏迷,然后古董被抢的样子。

  既然商行老板和女客户是同谋,那他是怎么死的呢?其实,在皮特和秘书撞开门时,商行老板只是昏迷,并没有死,秘书第一时间扑到老板跟前,反复拍打老板,也就是在这时,他将带有剧毒的针头,刺进了老板的右臂。而慌乱的皮特只顾着自己的古董,根本没有留意这一细节。可是,秘书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老板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和女客户才是真正的同伙。

 

    原文载《FBI破案课》,诸葛明主编,台海出版社出版,2017年6月第一版,P16-31。

    整理:苏州市公安局信访处(民意监测中心)“不念,不往”、“诗心竹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