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包公受骗想到的

 大红门16 2017-11-18

提起包公,当然是公正无私、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断案如神的 “包青天”形象。但宋人郑克的《析狱龟鉴》中,却记录了一个包公受骗的故事:

有人犯法,包公依律判他杖脊之刑。此人便行贿包公手下的行刑小吏,打算免去一半的刑罚,少受些疼痛。

拿了人家的手短。小吏受贿后,便给犯人出了一个主意。于是,行刑那天,此人不停地争辩叫喊,小吏当着包公的面大声呵斥他。包公见小吏如此仗势便大怒,宽赦了受刑人,惩罚了小吏。

包公以为让小吏顶替挨打来挫掉小吏仗势欺人的气焰,是自己的明断,可他没有想到这正中了小吏的诡计,使小吏与犯人交易做成。

包公一生识破了多少别人识不破的阴谋诡计,在此却“栽”在了一个自己信任的小吏手里。读了这个案例,令人感慨不已。最信任的人,应当是最忠诚的人。一旦变节,就会成为最难防备且最危险的人。

中外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现象。比如说中国帝王,有人研究了他们的死法,发现中国帝王的死法有16种,以此为臣杀、兄弟互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外公杀、岳父杀、兵杀、俘杀、自杀、病杀、母杀、妻杀、祖母杀、寿终。从这16中死法看,中国历代的皇帝有一半以上是被自己身边的人害死的。当然,不仅是中国,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帝王死亡形式,也与中国帝王相似。比如在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罗马皇帝凯撒,就是被他自认为是最可靠的亲信刺死的。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也是被他身边最信任的情报局局长刺杀身亡的。

祸起萧墙,家贼难防。一个人,无论你的职位有多高,产业有多大,人脉有多广,但你一生所面对的,说到底就是身边那几个人,相互琢磨和提防的,迫切需要处理和对付的,也就是你身边的那几个人。当然了,能真正给你爱和你真正能够爱的,也就是那几个人。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