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树木栽培学

 xingqitian1 2017-11-19

根据树种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合理进行树种搭配、使同树种或不同树种的个体之间相互协调、互益生存,避免或减少因竞争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二)包含的内容

1、栽植密度 单位面积上栽植的株数,或栽植株行距的大小,。 2、树种组成 根据树种组成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3、配置方式 是在栽植株数确定的情况下,在水平空间上的布局或排列方式。 二、栽植密度

(一)密度的生态效益及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1、对郁闭的影响(树冠的连接程度)

密度越大、郁闭越早。郁闭度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从而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密植绿化见效快,但个体间出现竞争早,竞争激烈。

2、密度的生态效益

①密度对光照的影响。密度越大、林内光照越弱,这会促进树木自然整枝,会影响林下植物的生长。

②对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大、林内温度越低、湿度增加。

③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栽植越密、对土壤的水分消耗的越多。在降水多的地区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不大,但在干旱地区,栽植过密,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林木生长衰退或枯死。

3、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①对树冠的影响

从树冠郁闭开始,随着密度增大、树冠变小。树冠减小会影响冠形和树木的生长。 ②对树干直径的影响

随着密度增大,相应的是直径减小。 ③对树高的影响

对树高的影响不大。对有些树种是越密长的越高,如油松。对有些树种是越密长的越低,如杨树。总之密度与树高的关系不密切,树高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密切,通常用作为评价立地条件好坏的指标。 (二)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总的原则是:树木成年后冠幅不重叠,通常株行距为2-7米。 1、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确定

喜光、喜湿、喜肥的树种易稀;耐荫、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易密。

2、根据生长特性确定

速生、宽冠树种易稀;慢生、窄冠树种易密。乔木易稀,灌木易密。针叶树种易密,阔叶树种易稀。

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

立地条件优越易稀,立地条件中等易密,立地条件差易稀。 4、根据树种用途确定

观赏树易稀;防护林、绿篱易密。 5、根据栽植方式

片林易稀;列植、带植易密。

6、其它

人流、车辆多易稀、反之易密;楼前易稀。 三、树种混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