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灵魂的铁匠铺锻造那未创造出来的种族良心

 悠然一笑. 2017-11-19



片为捷克画家普尔金涅的作品《铁匠耶赫肖像》。画中的耶赫是一个手工业者,他正在专心阅读一份捷克文报纸,普尔金涅用暗示的手法,反映了普通人民对当时民族解放运动关切的心情。



点击收听「我们读诗」第1225

叶佳林读诗:铁匠铺 来自我们读诗 02:34



铁匠铺

作者:希尼

翻译:王家新


所有我知道的是一道通往黑暗之门。

外面,旧车轴和铁箍已经生锈;

里面,大锤在铁砧上急促抡打,

那不可预料的扇形火花

或一个新马蹄铁在水中变硬时的嘶嘶声。

 

铁砧一定在屋子中央的某处,

挺立如独角兽,下端则方方正正,

不可移动地坐落在那里:一个祭坛

在那里他为形状和音乐耗尽自己。

有时,围着皮围裙,鼻孔长满毛,

他探出身来靠在门框上,回忆着马蹄的

奔腾声,在那闪耀的队列里;

然后咕哝着进去,以重锤和轻锻

他要打出真铁,让风箱发出吼声。


写作者


谢默斯·希尼

爱尔兰诗人。1966年,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叶佳林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外聘教师,有十多年媒体从业经验,期间担任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编导、等工作。


叶佳林也是一名配音导演,他多次获得广播电视国家、省、市级政府奖一、二、三等奖;多次荣获“金猴奖”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荣获“齐越节”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文 | 陈智博


翻看诗人王家新的评论集《黄昏或黎明的诗人》时,这首《铁匠铺》进入视野如暴击的铁锤,立刻就邀请叶佳林老师来朗读。

 

1995年,希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这样评价他:“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如果用这句话来概括这首诗,那也非常恰当。

 

诗的第一句就预言似的交代了铁匠铺的大门“是一道通往黑暗之门”。我们知道,近代爱尔兰在独立进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宗教的冲突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这个黑暗之门似乎是象征着那个时期的爱尔兰的紧张局势。接着,铺外一片破败:车轴和铁箍崩坏锈蚀。铺里,大锤飞舞,火花四溅。“里”与“外”的对比说明了一点:虽然铺子外面已经生锈,但内部的改变如锻铁般进行着,艰难而又不可阻挡。这些粗蛮的力锻造着新的物件——“马蹄铁”。少了它,前进就会受阻。

 

第二段开始,着重介绍了“铁砧”。作者并没有看见它,但却固执地相信它一定在铺子里。在我看来,铁砧一定是指那些起脊梁砥柱作用的人,他们沉着得“不可移动”,又像“独角兽”一样锋利,像“祭坛”一样神圣,咬牙顶住无数的捶打,直到新生出现。最后,铺子的主人——铁匠才出场。他在回忆中听到了奔腾的声音,然后又继续挥舞铁锤,他的愤怒和热切让风箱也发出吼声!

 

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我猜这首诗就是诗人感于祖国动荡写下的。匠人打铁,希尼锻诗。据说在一次访谈中,这位极具民族责任感的诗人说:“我在灵魂的铁匠铺锻造那未创造出来的种族良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