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PP资产证券化规模有望扩容,未来怎么走?

 wujinlan吴金兰 2017-11-19

如果要问近期市场什么概念最火,非PPP莫属。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这一概念在2014年开始引入国内,在2016年呈现井喷式增长。

PPP资产证券化规模有望扩容,未来怎么走?

为推进PPP项目融资方式创新,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通知》,此举标志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大门正式开启。

PPP资产证券化规模有望扩容

相较于目前各地庞大的投资规模,PPP资产证券化的探路可谓小心谨慎。根据发改委统计,截至目前,各地区共上报“PPP证券化”项目41单,在第一批项目证券化后,将有一大批PPP项目持续跟进,种种迹象表明,PPP资产证券化已经在政府的力推下进入了加速通道。

PPP资产证券化规模有望扩容,未来怎么走?

另外,据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14220个,总投资17.8万亿元。其中已进入执行阶段项目2388个,总投资额4.1万亿元。如果落地项目中有三分之一进行资产证券化,也超过1万亿,放眼中长期,中国PPP资产证券化潜在市场规模应该是万亿级,未来PPP资产证券化市场潜力巨大。

PPP资产证券化项目标准落地

日前,上交所、深交所、报价系统等三大固收品种交易场所同时发布《有关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的挂牌条件确认指南》和《信息披露指南》,上述指南对PPP的项目收益权、项目资产、项目公司股权等三类基础资产的准入标准、信披要求等事项进行了进一步细化的规定,业界一直期待的PPP资产证券化标准终于落地,PPP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化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

相关《指南》的发布实施将让报价系统、沪深交易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更规范、更具操作性的前提下展开,《指南》还在挂牌项目标准、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对PPP证券化运作框架进行了勾勒。标准出来之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望进一步提速。

PPP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是PPP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资产证券化是解决PPP项目融资难、融资贵和盘活资产的一个重要手段。PPP资产证券化在资本市场与PPP领域之间架接了一座桥梁。无论对于PPP项目建设还是对于资本市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社会资本而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为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提供新的退出渠道,并有效降低原始权益人的债务杠杆,同时可以盘活PPP项目的存量资产,使社会资本借此获得较为理想的流动性溢价,进而提高投资人持续的投资能力,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PPP。

以往,民间资本投资PPP项目面临很多障碍,真正的好项目留给民企的不多,PPP项目期限也长,动辄十五、二十年,且流动性差、退出难。对于投资人来说,没有证券化产品,手中的可能就是流动性很差的股权资产,在各个项目公司的股权资产,也无法体现流动性的价格。

现在,资产证券化理论上可以让一个流动性差的资产变成一个流动性高的资产,其本身的溢价也非常明显且短期内就能获得,有利于各类社会资金提前退出并收回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社会资本投资PPP积极性。对于各类大体量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在资产荒的背景下,PPP资产证券化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PPP资产证券化风险需警惕

尽管PPP证券化如今大热,但保持冷静的头脑也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首先,PPP项目运营时间较长,大部分都是10年以上,而目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存续期几乎都是5年左右,最多也不超过10年,单个资产证券化产品显然无法覆盖PPP项目的期限。

其次,PPP项目大多数为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且社会资本的经营性收费受到政府限制,不允许产生暴利。这导致所对应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率较低,社会投资人参与PPP证券化的意愿不强烈。而如果项目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而承诺过高收益率,则面临有限的现金流能否覆盖和支持本息兑付的风险。

PPP资产证券化规模有望扩容,未来怎么走?

第三,随着第一批PPP证券化项目的面市,未来将会有大量的PPP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某些运营不畅、资质不良的PPP项目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变成击鼓传花的游戏,向资本市场转嫁风险,毕竟这样的资本游戏,在A股市场已经出现多次。

总体来看,PPP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产品,存在“低风险、高回报”的政策红利,目前PPP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启,未来有望获得长足发展。但目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