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习光圈、感光度和快门速度的关系?

 bfs302 2017-11-19

要想学习他们之间的关系,那还得先从它们各自的作用说起,虽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控制照片的曝光程度“也就是亮度”,但是在这个共同点之外,它们还有各自不同的分工。


比如光圈,光圈的档位设计是相邻的两档,透光孔的面积相差一倍, 底片上形成的影像的亮度相差一倍,维持相同曝光量所需要的时间相差一倍。光圈在参数上表示出来就是f值。光圈f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同理,F2是F8光通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同时f值还影响景深,什么是景深呢?就是
使被摄物体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就是景深。也是被摄物体清晰成像空间的深度。在景深范围内景物影像的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焦点上的清晰度是最高的,其余的影像清晰度随着它与焦点的距离成正比例下降。


再说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首先解决的是曝光量。在拍摄时,成像面上受光越强,留下的影像越明亮。光的强度一般也和曝光时间成正比,就是说可以将长时间的弱光记录成强光。因此,在环境比较昏暗时,快门速度降低,拍出来的画面就比较明亮。意思就是快门和关闭时间 间隔得越久,收集到的环境光线越多,画面就越亮。反之则越暗!

快门速度还会影响画面的清晰度,拍摄时 快门速度如果偏低,拍摄对象的移动或者抖动就会被记录下来,导致图像模糊。



最后来说感光度,感光度的简称是ISO,作为相机术语,它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ISO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以前胶片的感光度被称为ISO感光度,有ISO 100、ISO 400等种类。现在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也是一个意思,是CMOS图像感应器对光线的敏感度,也由ISO的数值表示。ISO的数值变大,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就会提高,也就是说在同等曝光时间下,使用更高ISO能得到更亮的画面!


但是高ISO同样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噪点,什么是噪点?就是拍摄过程中 传感器在把光线作为接收信号 先接收再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的粗糙像素,这些粗糙像素是照片中不应该出现的干扰像素,噪点大部分都是因为电子干扰而产生的。噪点明显的照片就像是蒙了一层土一样,不过因为现在相机技术的进步,噪点已经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里了,如果不是放大到完整尺寸的话,噪点的情况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我们要合理组合它们三个的参数,以用来拍摄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画面!根据不同环境,不同的拍摄目的、随机应变 及时调整。


例如,在一般需要用到闪光灯的暗光场景下,通过提高ISO感光度可以不使用闪光灯保留环境氛围。前面已经讲了通过控制光圈调节景深(虚化量),控制快门速度调节被摄体效果(定格、移动),光圈与快门速度组合得到的曝光(光量)再与ISO感光度相结合 就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照片氛围表现。

如果是初学者,建议先调到m档,同样的拍摄环境,每一个参数挨着试一遍,很快就能搞懂它们之间的关系了。它们其实就是互相补偿的关系,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首先保证哪些东西、然后牺牲掉哪些东西!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速删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