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严父慈母,其实也不尽然,记忆中的母亲,一直都是那么严厉,让人敬而生畏。 以前稚气懵懂,不懂母亲,总觉得她过于苛刻,甚至心生哀怨。总是觉得和母亲有很大的心距,甚至无法走进她的心里。每每想要与她平心静气的沟通,揣了满兜的话,看着母亲满脸的严肃,被她一声呵斥却总欲言又止。总觉得和母亲中间隔了一道墙,一道永远都无法逾越的墙。‘ 步入中年,生儿育女,生活琐碎,每日里操劳烦心,自己步覆维艰,力不从心,才越来越理解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也明白了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自强、自信还有些执拗的性格,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要强加自己的思想于我们。 听母亲讲述:她幼时也是那个常常坐在姥爷肩头的小公主,撒懒、撒娇、偶尔还会撒泼,但大人对她都宠爱有加,尤其是姥爷,从不舍得打骂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在她十二岁那年,因为秋后多雨导致山体滑坡,姥爷和姥姥不幸糟难身亡。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原来被父母宠着的小公主一下子成了一个承担家庭重担的主劳力。大到挣工分挣口粮,小到照顾两个妹妹和老奶奶的起居。 母亲没有畏缩,她化悲痛为力量,用她单薄之躯支撑着一个家。老奶奶不忍心让她稚嫩的肩膀承受如此沉重的压力,趁她下地的功夫便把七岁的二姨送了亲戚。母亲不舍,她说: “我们的家已经不全了,我们已失去了父母,我不能让她再失去我们,失去这个家,有我在,以后再难也要挺过去,也要把她们拉扯大,一个都不能少。”是的,她们需要相互支撑,拥抱取暧呀。于是她又背着奶奶,想法设法的把妹妹'偷'了回来。既做大姐,又做母亲,耐心照顾,精心呵护,小小年级能有如此担当,那得有多大的自信呀? 白天,母亲拼命的去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晚上坐在煤油灯下学做针线,大人会做的她无所不能,做鞋绣花,裁剪缝纫样样精通,家常便饭更不在话下。她说:“别的孩子有的,妹妹们也该有,别的老人该享的福,奶奶也该享,我一定要让这个家像一个家。”如此聪慧能干,如此努力,那得有多大的爱心,责任心和自信心呀?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三年后七岁的三姨又得了肺结核,对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但母亲并没有放弃。虽没钱进医院,她说:“咱们没钱,但还有一双手,两条腿,我一定要把妹妹救活。”她坚持带三姨翻十几里山路去看中医,风雨无阻,硬是把三姨从死神手里给抢了回来,这在当时的农村,让多少大人都汗颜,她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自信啊! 在她十六岁那年,她与父亲组成了新家庭。在母亲聪明睿智的决策和父亲勤奋的劳动下,两人携手,拉扯大了两个妹妹,并为她们找了好的归宿。同时也为老奶奶养老送终,她说: “我要为妹妹负责任,要让奶奶放心的离开。”她既尽到了长姐兼母亲的责任,又尽了长孙兼儿子的义务,如此功德,感天动地,闻名十里八乡,她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呀? 因为姐妹三个,所以母亲便不得不承担传宗接代,继承香火的重任,她说: “我不能让张家人的香火断在我的手里。”所以母亲不顾繁忙,不辞辛苦,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个,大姐大弟随着她姓,我和小弟随了父亲,她不但不负众望,也让父亲不留遗憾,心安理得,任劳任怨的把我们养大,她坚强大度,能顾大局,她有什么理由不自信? 母亲读书虽少,仅上了小学二年级的她,不仅入了党,还被评为本村的妇女主任。她不仅勤劳能干,想着法子发家致富,还参加乡上的各种会议,改进思想,开阔思维,增长见识,推广新农村的新致策,争做新时代的新农民。她说: “ 咱呆在这山沟沟里,目光太短浅了,还是要跟着时代走哩。”她这样思想积极,眼光超前,她是多么超越和自信啊! 在农村,尤其是山区的农村,孩子能初中毕业都不多见,而母亲却竭尽全力,让我们姐弟几个上学,除过大姐小学毕业以外,我和两个弟弟都接受了较为良好的教育。母亲说: “我在这山沟沟里呆了半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够了,你们应该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九二年我上了中专,为了让大弟跳出农门,母亲为他买了城镇户口,上了技校,大弟也很争气,吃苦能干,凭得精湛的技术在建筑行业独当一面。小弟上了大学,当时我们几个大的都帮不上忙,家里紧张到没有清油下锅,父母仅凭咸菜和油泼辣子下饭度日,但他们东挪西借,总是把小弟功了出来。现在日子过得得心应手。作为一个在山沟沟里长大的农村妇女,母亲能有如此卓识远见,有如此丰功伟绩,她有什么理由不自信? 母亲不仅严格要求我们,精心呵护我们,还忘不了接济比我们穷的人,她会忙里偷闲的把旧衣服改好后送给那些没有衣服穿的孩子,还会帮助那些年轻人改进思想,顾励他们不断进步,摆脱贫穷,她说:“人不怕穷,只怕懒,只要你有一把力气,就要勤快,有干头就有吃头。”她如此善良,如此心胸宽广,她有什么理由不自信? 以前,总觉得我们都成人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于母亲的一些'旧'思想总是无法接受,无法忍受,对于她的参与和坚持很是无奈与不解。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母亲自幼离开父母,独立支持着一个家,靠她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立足社会,不受任何束缚与管制,却又能把曰子过得蒸蒸日上,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在无尽的磨难和不断的历练中,造就了一种坚不可催,强不可敌的性格。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除过赞誉就是掌声,她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母亲从小失去了父母,缺乏父母的爱,所以对于我们总是疼爱有加,尽其所能的关照,她是想为我们分忧解难呀,即就是我们再有天大的能耐,即就是我们活到八十岁,在她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只要走不出她的视野,就关怀不断,操劳不断。 母亲靠她的坚韧和倔强,付出了无尽的艰辛才换来了现在的好日子。我们可以尽量的不让母亲操心,但却不能阻止她的 无尽的操劳,我们可以不事事尊循母亲的意愿,但却改变不了她的自信。 因为有一种自信来自磨难与历练,无法改变。 作者简介:荷塘月色,原名唐琼,七零后,出生于陕西省麟游县。现在定居甘肃平凉,家庭妇女,喜欢文字。愿用一双笨拙的手,握一支灵巧的笔,为自己的生活染上墨香。 |
|
来自: 初升红日zcjyue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