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零度这个听起来有些高大上的词现在已经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了,很多人也都知道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但是为什么绝对零度是无法达到的呢?今天小编便给大家科普一下。 我们平常所说的温度取决于物质内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动能。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原子在快速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冷的时候,则意味着其内部的原子运动速度较慢。而当它所有的粒子都停止运动的时候,便是绝对零度,因此也可以得出为什么绝对零度无法再降低。 当物质为温度越低的的时候从外界吸收能量的能力就越强,而向外界放出能量的能力就越差。所以当物质为绝对零度的时候,吸收能量的能力是无穷大,放出能量的能力是零,这本身就是无法实现的,只能无限趋近。 在理论上这也是无法达到的,粒子的速度的不确定性、位置的不确定性的乘积一定不能小于普朗克常数,这是我们生活着的宇宙所具有的一个基本物理定律(海森堡不确定关系)。那么当粒子处于绝对零度之下,运动速度为零时,与这个定律相悖,因而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得出结论,绝对零度是不可以达到的。 至于为什么绝对温度是-273.15℃而不是其他数字,是因为摄氏度的定义就是:开尔文-273.15。至于为什么是273.15不是别的数字,我的上一篇文章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开我的首页看一看。 |
|
来自: 百眼通 > 《06热力学-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