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不良商家专打老年人的主意,骗老年人的钱。比如,忽悠老年人买保健品。 有不少老年人,深陷其中,把自己那点养老钱在商家的忽悠,诱导,哄骗下心甘情愿的掏出来,装入商家的腰包,带回家一堆所谓的保健品。其实都是购物网站里廉价的商品。 商家以开办健康讲座为由,吸引老年人参与其中,从感情入手,虚情假意的让一些老人去感受到久违的温暖,贴心,快乐的氛围,加之免费送老年人一些廉价的小商品,一步步诱导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陷入他们设计的圈套,心甘情愿的买他们的保健品,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买,榨取老年人的养老钱。 不得不佩服,商家在这方面是用尽了心机,使尽了花招,忽悠老年人。他们不止营销做的好,而且抓住老年人怕孤独,怕寂寞的心理,趁虚而入。给老年人送去因家人缺位的关爱,填补老年人心理上需要的慰籍,获取老年人的信任,继而从老年人那里大把捞钱。 造成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商家是罪魁祸首。商家之所以会缕缕成功,背后的原因,值得反思。 现在的年轻人,中年人为了生活,工作,家庭,忙得身心疲惫,这是现实情况。但是也总是要抽出点时间,去关心一下年迈的父母,他们很需要。也许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点时间探望,都能让老年的父母,心里得到一点慰籍。他们需要儿女们多一点耐心和关心,少一点指责和埋怨。 现在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还没有建立起养老要靠自己的意识,依赖心里比较严重,无法排解孤独寂寞感,从儿女们那里又得不到他们需要的关爱,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这一现象,被像狗一样有灵敏嗅觉的不良商家嗅到,哪肯放过这样的捞钱机会,稍稍使点花招,老年人便立马上钩。 因此,现在的老年人和即将步入老年的中年人,在养老的问题上,要靠自己,要有意识的主动规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要有自己的生活,更要丰富多彩,就不会陷入被动的依赖儿女的状态,致使在得不到关爱的情况下被不法商家利用。 有些老年人比较固执,儿女们又缺乏耐心,粗暴的指责父母,越老越糊涂,让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结果是,父母更加我行我素,什么都不告诉儿女,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拱手交给了商家,就是为了投入到商家专门为老年人营造的氛围里,得到一点快乐,得到一点心灵的安抚。 之后商家在达到目的,得到想要的一切后,便溜之大吉,人间蒸发,再难寻其踪迹。 这时候的老年人如梦初醒,悔之晚矣,养老钱就这样轻而易举被无良的商家骗走,只剩下一肚子的懊悔,和那些廉价商品静静的占着家里的角角落落。 人老了,那点养老钱就是自己活下去的保障,无论如何都要看管好,遇到花大钱的事,多听儿女的建议,不要相信什么保健品,不要投资什么理财产品。 有病看医生,无病无灾就出去走走。 投资理财也多是陷阱,保管好那点养老钱,还能多活几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