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强人所难,必是小人

 铁血老枪 2017-11-19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某个事情,你根本不愿意做,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做,但你的朋友却死缠烂打地求你做。不做,就是不够意思。这就叫强人所难。

强人所难的本质是什么?是自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却不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想一下,这种人就是自私鬼。

在历史上,这种自私鬼有一个别名:小人。

战国四公子,大家都知道吧?其中有一位,叫做信陵君魏无忌。这位魏公子,是魏王的儿子。魏王死后,魏无忌的哥哥继了位,魏无忌百无聊赖,就拿着魏国的钱财收养门客。于是为自己赢得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美名。

历史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强人所难,必是小人

当然,信陵君不能光花钱不干活,有时候,他也得带兵打仗。

战国末期,七国中数秦国最强,一枝独秀。秦国很有理想,总想着灭了六国,一统江湖。于是,秦国就经常殴打其他六国。作为回报,六国当然也会时不时殴打秦国。互殴嘛。

有一回,秦国与魏国互殴。信陵君受到魏王的指派,带兵攻打秦国的管城。信陵君久攻不下,很上火。后来通过门客得知,管城的守将竟然是个魏国人。

历史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强人所难,必是小人

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和顺畅。魏国人在魏国不受重用,去秦国打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对此,信陵君没有任何异议。事实上,他自己也干过“窃符救赵”的事情,然后在赵国待了很多年。

攻不下城池的信陵君,想了一个好主意:派人回到魏国,去把这位守将的老爸弄过来,然后让他老爸率兵攻城,看看这个守将怎么办。

这个主意,真是个好主意。把信陵君的小人嘴脸暴露无遗。

可是,守将的老爸真是个好老爸,他拒绝了信陵君,拒绝的理由非常充足,他说:我不能去。如果我去了,我儿子怎么做都是错的。如果他弃城,那是不忠于国君;如果他不弃城,那是对父亲不孝。我身为父亲,怎么能让儿子陷于不忠不孝的境地呢?

历史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强人所难,必是小人

可是信陵君不跟他讲道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要强行把他带到战场。

于是,这位伟大的父亲自杀了。

听说把人家的老爸逼死了,信陵君立即换了一副嘴脸,痛哭着说:哎呀,我真是罪过啊,我是个小人啊。

是的,你是个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