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永林:梁山泊的历史变迁

 杏坛归客 2017-11-19


(山东黄河河务局东平湖管理局公职人员、梁山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

 

摘要  梁山一带地处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自古就是黄河下游的一个自然滞洪区,北宋时期的八百里梁山泊成为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水浒文化核心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辟为国家黄河防洪工程的东平湖蓄(滞)洪区,未及水域被辟为梁山泊国家湿地公园。本文以地理、历史资料为依据,对梁山泊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地理  黄河  梁山泊  东平湖蓄(滞)洪区  历史变迁 湿地公园

 

一部水浒,使梁山名扬天下,而108位梁山好汉的传奇故事,只因当时水泊浩淼的八百里梁山泊的存在才得以成全。不知你曾否注意过,梁山泊的主要水源是黄河,梁山泊的历史变迁,也是因为黄河!

是的,梁山县是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历史上的梁山一带是个边区,地处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自古就是黄河下游的一个自然滞洪区,这是由其地理位置决定的。

 

从黄河下游古地理环境演化说起

 

距今250-70万年的早更新世时期,黄河、淮河尚未形成。平原周遍山地上升,并遭受强烈侵蚀和剥蚀作用,凹陷盆地下降,堆积建造了山前的冲击扇和冲积平原,而盆地中部地势低洼潴水,在今黄河下游黄淮海平原地带,形成自南向北的长条状开放型广大湖洼,河流从不同方向汇入湖洼。

距今70-15万年为中更新世时期,山地继续上升和侵蚀剥蚀,山坡后退,平原扩张,凹陷盆地继续下降。此时,黄河通过豫西山地于孟津出山口进入盆地流向东北,至黄骅入海。受黄河冲积和下游河道分流泥沙的共同影响,湖洼地面积缩小且被迫东移,临近徐州和阜阳等地。

距今15-1.2万年为晚更新世时期,古地貌和水网发生较大变化。鲁、苏、皖地区山地侵蚀剥蚀作用强烈,山坡后退迅速,其中,徐州以南地带山地侵蚀殆尽,仅残存一些分割展布的丘陵了,黄河形成了向东南流注黄海的另一条入海通道。由于黄河上游流域面积扩大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加强,此时的黄河冲积扇的沉积相应加剧,并向南北两侧迅速延伸,其北翼前沿超过河南内黄、清丰,山东聊城、东明和鄄城;南翼达到安徽淮南、蚌埠、固镇、五河一带;东翼达到山东曹县、定陶附近。湖洼地因之被大肆压缩东移。晚更新世晚期气候干冷,出现末次冰期,海平面下降幅度最为强烈,海退东移达到海拔-156米的古海岸。当时的渤海和黄海均为陆地,黄河冲积平原成为距海甚远的平原腹地。

距今1.2万年至今为地质时代的全新世时期。开始进入全新世时,末次冰期结束,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至距今6000年前后,使平原重新滨临一度消失的渤海和黄海。此一时期,尤其是距今3000年的全新世中期以来,中游高原在自然侵蚀基础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速了侵蚀,下游泥沙沉积相应加剧,导致黄河频繁决溢改道,南北往复摆荡迁徙,冲击平原不断扩大,湖洼地域被压缩到徐州以北到鲁中山区西沿的条状区域。


 

上述地质时代黄河下游地貌演化脉络表明,距今3000年的全新世中期,从徐州以北到鲁中山区西沿已形成条状湖洼地域,这正是黄河与汶河冲积平原相交之处,时梁山当在洪波之中。

这里说的全新世中期是地质年代,对应实际的日历年代,需要做复杂的换算。不过,从典籍记载看,最早记载梁山一带是湖泊的史籍是《尚书·禹贡》,该书作者所处时代尽管尚有争论,比较认可的当在战国中期,其所记地理情况也不会超出作者履历年代,而此时,徐州至鲁中山区西沿的条状湖洼已经分割出大野泽了。

 

梁山泊的前身——大野泽

 

据《辞海·梁山泊》:“泊,一作泺(泺是泊的古体)。在今山东梁山、郓城等县间。南部梁山以南,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从五代到北宋,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水灌入,面积逐渐扩大,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入金后河徒水退,渐涸为平地。元末一度为黄河决入,又成大泊。不久又涸。北宋以来,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相传宣和初宋江起义,曾屯聚于此。

从这段文字说明:

1、梁山泊的地理位置在今梁山、郓城等县一带;

2、梁山泊梁山以南的部分属于大野泽的一部分;

3、梁山泊存在于历史上五代到元末;

4、梁山泊形成和消失直接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

5、梁山泊是宋江起义的屯聚之地。

关于梁山泊的前身大野泽,《辞海·大野泽》释:“古泽薮名。又名巨野。《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即此。故址在山东巨野县北,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向东有水道和古泗水相接。东晋时桓温、刘裕曾加疏浚,以利漕运。唐湖面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成为梁山泊的一部分。”

这里说的大野泽在唐代的面积,源自《元和郡县志》的记载: “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撰,原名《元和郡县图志》,自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称今名。其间,亦有“固虽亡,仍题《元和郡县图志》,以从其朔”者。此外,犹有作《元和郡国志》者。该书凡四十卷,另总目和目录各一卷。宋代以来,《元和志》已有残缺,今本缺十九、二十、二三、二四、三五、三六共六卷。另外,卷十八缺后半,卷二五也有缺页。李吉甫(公元758-814年)为唐宪宗李纯(公元778-820年)朝的宰相,地理学家,所说自然权威,不过,这个面积只能说他所处的时代如此,当为黄河频繁决口洪水灌入所致。

其实,进入人类历史时期,淮河已从黄河分出而自成体系,黄河下游河道则北走河北平原,从今海河河道注入渤海。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广大平原上,湖泊众多,有如星罗棋布一般。汉初的《尔雅·释地》有所谓“十薮”:“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获”。“十薮”中除云梦、具区在长江流域外,其余均在黄河中、下游。《周礼·职方》作九薮,少大陆、海隅、焦获,多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此外见于《左传》、《国语》以及诸子百家之书,称为湖、泽、浸、薮的,多至不可胜计。到了公元六世纪,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黄河下游的湖泊,仍有一百三十多个。这些湖泊均与相应河渠及其分支相通,起到分疏或调蓄洪水的作用。

上述古籍记载中的“大野”,即大野泽,到西汉时期多改称钜野泽,亦称巨野泽,据说是大禹治水的产物。大野何意?在远古时,以泰山为主体的鲁中山地,曾是大海中的一座岛屿,由于黄河携带的黄土高原的泥沙淤积,在泰山西南逐渐形成了一片广袤的平地旷野,才出现了今天的鲁西南平原,使泰山与大陆相连,成为鲁民活动的中心。鲁人西出群山,见此连绵旷野,谓之大野。梁山一带因系大野自东向西的入口,故有后来的巨野之称谓——“巨”者,“大”也,巨野,即大野,所以,史籍中有言大野泽为巨野泽者。

根据先民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大禹治水只能根据各河渠自然流势,力所能及地予以疏通。黄河入海路径疏通了,但排洪能力很低,沿途多余的积水只有疏通导流到自然洼地,大野泽即是其中之一。《尚书·禹贡》中“大野既潴,东原厎平,音zhi,致、得到之意;平,即治理)”就是说的这个事。据清初胡渭在《禹贡锥指》中的注释:“东原乃汶水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流之患以纾,又竣东原之畎浍,注之汶济,然后其地致平,可发耕作也”。意思是,通过大禹治水,由于黄河入海路已通,水源减少,又开挖了排水沟,将剩余的积水导蓄入大野泽,东原(汶水下游地区)水患缓和而土地涸出,可以耕作了。

那么,大野泽水面有多大呢?这是不能“一言一敝之”的。“禹陂大野”,可以肯定地说也就是开辟的自然滞洪区,其大小基本依来水多少而异。大野泽的水源主要是古济水和来源于鲁中山区西坡的古汶水。古汶水来源相对稳定,而古济水是黄河的一个分流水道,因此,大野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势大小及其变化,直接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

这里有必要说说济水。

据《辞海》,济水为古四渎之一。《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说文》作泲,他书皆作济。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黄河以北部分;下文又云:“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这是黄河以南部分。黄河以北部分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据《汉书·地理志》,其时在今武陟县南入河;据《水经·河水》,其时在今温县东南入河;据《水经·济水》及《注》,又改在今温县西南入河,略与今道同;惟近代入河处为黄河堤所阻塞,已折入漭河。黄河以南部分本系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派,因分流处与河北济口隔岸相对,古人遂目为济水的下游。据《汉书·地理志》、《水经》,其时济水自今荥阳县北分黄河东出,流经原阳县南、封丘县北,至山东定陶县西,折东北注入巨野泽,又自泽北出经梁山县东,至东阿旧治西,自此以下至济南市北泺口,略同今黄河河道,自泺口以下至海,略同今小清河河道。晋后又有所谓别济,至《水经注》时代,自今荥阳东北以下至于巨野泽有南济、北济二派:北济经今封丘县北、菏泽县南,南济经封丘县南、定陶县北;自出巨野泽会汶水以下,又兼称清水。隋开通济渠后,巨野泽以上堙废,巨野以下渐以清水著称,但济水之名不废。自唐至宋,曾在今开封市先后导忭水或金水河入南济故道,以通漕运,称为湛渠或五长河,其后复堙。金后,自汶口至泺口一段遂成为以汶水为源的大清河,一称北清河(泺口以下大清河在古济水之北);自泺口以下遂成为以泺水为源的小清河。此后,黄河以南遂不再有所谓的济水。

现在说说大野泽各个历史时期的大小和位置。

按孔德雨先生的考证,先秦时期,大野泽在梁山以南,巨野以北,汶上以西,郓城以东,梁山以南约20里。

 


在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因巨野城的出现,大野泽改成了巨野泽,这个时期比较稳定,水面稍微有点扩展,位置距梁山大约十五华里,在梁山以南。



值得一提的是,《史记·河渠书》记载:“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后二十年始塞”。这里说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刘堤口一带)决口,溃水经濮县(今范县濮城)、鄄城、郓城、巨野注入大野泽,又溢出夺泗水、淮河入黄海。决口屡堵不闭,行河达23年之久,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刘彻亲临现场监督才将决口堵住。此时,大野泽补给水量大增,梁山一带应是一片汪洋。

还有,前述《辞海》所引唐初《元和郡县志》记载,“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若按这个说法,今日的梁山、东平、嘉祥、汶上、郓城、巨野、济宁一带,都是当时大野泽的波及之地。目前看,这是史籍中大野泽的最大记录了,当为黄河泛滥所致。

 

八百里梁山泊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下游河道是一条堆积性很强的河道,一般说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善决由于善淤,善徙是由于善决,这是淤、决、徙三者的因果关系,其中,“善淤”是关键环节③。所以,从公元前132年黄河首入大野泽行洪,到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黄河大迁徙第二次入梁山一带算起,相隔一千多年,大野泽由于不断得到黄河水的大量补给,同时大量的泥沙淤积,泽面发生不断向北推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梁山为标志的积水湖泊。据《资治通鉴》记载,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五代末已不再称大野泽而直接称“梁山泊”了。

从五代到北宋,由于长期战乱,黄河因失治而频繁决口。据史料记载,宋初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25年间,黄河只有九年没有明显的决溢记载,其余年份都是多处溃决。此后黄河下游河道越来越不稳定,一直到北宋末年向南大改道的140年间,有记载的主要决溢年份就有35年,并有一年数决和多年不能堵复的记载。在五代以后的决溢中,于滑、澶、濮、魏等州河段南决,黄河水一般都要沿济水、濮水故道流入“梁山泊”,时水面广大。按《宋史·杨戬传》的说法,“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这就是《水浒传》上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情景。

梁山泊形成以后,历经几百年之久,至元末堙灭。在此期间,情况变化很大,依水势盛衰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到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梁山泊成为黄河河道。黄河从澶州曹村向东汇入梁山泊,自梁山泊分为两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这一时期,梁山泊水势盛大,时有“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说(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据史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宋时的梁山泊南到今巨野县城北10公里处,东南到嘉祥梁宝寺一带,东到梁山东北10公里处,北到梁山北35公里的斑鸠店一带,西到今黄河十公里,方圆(周长)200公里,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左右。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8年)“杜冲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时期正当黄河从北流转向南流夺淮入海时期,《金史·河渠志》只简单地记载:“金始克宋,…….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实际上,一直到金末元初,黄河下游常处在多股并流,“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北流从微到绝,有时夺颖、涡、濉、汴分流入淮,有时又沿濮、济夺泗由最东的一条入淮水道独流入海,这是黄河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梁山泊从盛到衰的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如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新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金史·河渠志》)。但到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因“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泊水退,地甚广,已尝遣使屯田”(《金史·食货志》)。到了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从今河南省阳武决口,在梁山泊分流,北流入渤海,南流入黄海,达十年之久。元世祖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黄河在今河南省原阳决口,致使黄河全部夺淮入海,梁山一带被淤平。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5月,黄河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南白茅堤决口,“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里”,梁山一带水势一度盛大,但为日不久。

此后,梁山一带逐渐失去黄河水的大量补给,由于多次黄河行洪,泥沙淤积,水面大大缩小。到朱元璋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梁山一带仅剩下几个离开梁山的分散的小湖,只是在黄河洪水泛滥情况下,涸出的耕地又遭淹没灾害而已,已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梁山泊了。④

 

安山湖与柳长河

 

安山湖本属梁山泊的波及之地,元代开挖会通河“引汶绝济”,古济水与汶水交汇屯滞于安山脚下,因之而形成以安山为标志的湖面,随有安山湖之称谓。初时“萦回百里无一定湖界”,成了元代250里会通河事实上的、也是唯一的水量调节“水库”。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原武黑洋山”,水漫梁山一带,安山湖与会通河一起被淤平,但安山湖一带仍是低于周围地面的一片洼地。所以,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宋礼重浚会通河建南旺分水枢纽,正式设置安山湖水柜,作为南旺诸湖的补充。但此时,作为元代安山湖主要水源的汶水已“尽出南旺”,必须另辟水源。

封丘府西南黄河上有荆隆口,又名金龙口,为著名决口处,黄河在此处决口常循济水故道犯梁山一带,宋礼设置安山湖水柜,就是循此故道引黄河水入安山湖为水源的。时安山湖“蓄水最盛,并建两闸,出水济运”。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踏四界周长八十四里三分”。万历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1588-1589年)“筑安山湖堤四千三百丈”。自明中叶,“许民耕种,然低洼之区周三十八里,湖形尚存”。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重修水柜,“诸湖水柜已复,安山湖且复五十五里”,“建有八里湾、十里堡、蛇沟、通湖四闸济运。明末淤废”。

宋礼引水入安山湖的水渠,后被命名为柳长河。对此,据清蒋作锦的《东原考古录》考证:“柳长河,济水旧渎也,禹济会汶故道……明置安山湖水柜,别无源泉,河由荆隆口出水,分入济渎,名济水,迳郓城东南,由北清河汇入安山湖,以济运。湖河沿堤植柳,因河逶迤南来,计长五百里,故名。”

到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大夏治河,筑黄陵冈,塞荆隆口,济渎源绝,湖无所受,柳长河只汇堤南坡水。上游由于频受黄河泥沙的淤塞而渐成平陆。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又曾议开柳长河,引鱼营陂水,复设安山湖水柜,旋议停止。原因是有疏称以无源之水蓄之有漏之湖,又进水容易而出水难,纵高筑堤岸,难以济运。此后安山湖水柜仅起到“泄运入湖,以保运堤;放坡水入湖,以保民田”的作用了。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靳辅提请安山湖听民开垦佃种,输租充饷,此水柜遂废。凡开地九百余顷”。是年,恳田起科(征赋税)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内阁学士何国宗查勘运河,又建议将安山湖水柜复旧,重筑湖堤。次年并建一湖闸,曾用以宣泄运河大水入湖数次;并重修明永乐九年建的似蛇沟闸泄湖水入运,又于八里湾、十里堡两废闸之间重修一安济闸,也泄湖水入运,“各闸下均设支河通入湖心”。湖南六堤口也各建闸,收纳坡水。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河南金龙口黄水漫溢,又淤安山湖,遂全失济运功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山东巡抚岳浚说:“湖水无源不能作水柜。形如碟,存水不久即涸,请停有关工程。”得以批准。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将湖地分给贫民认恳。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升科纳粮,安山湖全开垦为农田。

此后,柳长河成了仅用以排泄梁山一带雨涝水入安山洼地的坡水河,但因河形浅窄,排水量很小,两岸多受涝灾。1958年兴建东平湖水库围坝时,柳长河在张桥附近被切断,1963年在入湖口建闸。1963-1965年将在二级湖区内的柳长河断面重新开挖扩大,北起八里弯,南至张桥,经张桥泄水闸入梁济运河,仍袭柳长河名,主要用于将湖区地积水外排入梁济运河。水库围坝外的原柳长河河道改称为“流畅河”,并在后孙庄以北改道向东,亦入梁济运河,为梁山县西南部的重要坡水河。

这里要说的是,被一分为二的“柳长河”各段之命名,即水库内部分为“柳长河”、水库外部分为“流畅河”,依据的是《梁山县志》,而《东平湖志》则称柳长河“新湖区内的下段河道……改称为流长河”,并且,在张桥附近水库围坝上修建的入梁济运河的泄水闸,称为“流长河泄水闸”。不过,已建成的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水库内输水线路邓楼(第12级提水站)至八里湾13级提水站)段,全长20.984公里,就是将东平湖水库二级湖内的这段“柳长河”在张桥村东向南接长至邓楼的,而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调办投计〔2010〕156号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柳长河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复中,对这段输水线路沿用的是“柳长河”名称。

目前,二级湖区内的柳长河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和航运线路已建设完毕,东平湖水库外原柳长河“流畅河”段已被规划入梁山环城水系按“景观”予以治理,成为展现美好梁山的窗口之一。

 

南旺湖简说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组摄制的《寻找水浒》中,有“梁山水泊最后消失在哪里?”一段,“寻找”的结论是“南旺湖”,并说“八百里水泊在这里消失了它最后一洼水”。这是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所以,《寻找水浒》解说词在《齐鲁晚报》书面发表时,将这一段删掉了。

这里有必要说说南旺湖。据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南旺)湖即巨野泽之东端,萦回百余里。宋时与梁山泺合而为一,亦名张泽泺”。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开挖由任城(今济宁市)至安山入济水的济州河以通漕运,济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过,将南旺湖一分为二:运西部分称南旺湖,周长九十里,运东部分称南旺东湖,周长近一百里。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济运,小汶河穿南旺东湖入运,又将南旺东湖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称马踏湖,周长三十四里;小汶河以南谓蜀山湖,周长六十五里;运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则独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筑南旺湖堤,周长五十一里。蜀山湖因容纳不了小汶河水,在湖堤和运堤连接处筑设了滚水坝,名冯家坝,为蜀山湖溢洪道口门,当汶水满湖时,通过此坝滚水入济宁西,沿运河洼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湖,因湖区原有草场养马,故名马场湖,明时周长四十里,到清初达周长六十里。马场湖的济运作用主要是补蜀山湖之不足。马场湖除接受蜀山湖溢水外,还通过洸河、府河接受汶泗二水接济。后来冯家坝被堵闭,府河淤浅,湖区至清末放恳,不再蓄水。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兰阳(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黄河向北倾注,分三股至张秋穿运河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即古济水入海水道)入海,结束了长期夺淮入海的局面。时因北有金堤屏障,南无堤防挡水,黄河在鲁西南一带漫流了20年。这次黄河决溢改道不仅给梁山一带造成毁灭性的灾害,黄河洪水及所挟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这里的自然水系,部分洼地扩大为积水面积,也有部分积水区淤积成良田。致使南旺湖日益缩小,大部分都成了可耕之地。

建国初期,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作为汶河的滞洪区面积尚有12万亩左右,50年代常年积水,一般年份水面还保持6万亩以上,仅苇田占地就近5万亩。1959年6月堵塞了小汶河,截断了汶水的水源补给。60年代中期以后,时逢枯水年系列,雨量显著减少,在治水思想上又接受60年代初期以蓄为主造成的土地盐碱化和水患频繁的教训,提出以排为主,大搞挖河排水,加之全面发展井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普遍降低8米左右,以致地表积水已基本消失,大片湖面逐渐被恳为农田。

 

从自然滞洪到东平湖蓄洪区

 

元代京杭运河开通以来,梁山一带几个离开梁山的小湖曾被辟为运河的调节“水柜”(水库),主要以汶水为水源,黄河虽仍不时溃溢,梁山一带只是受灾而已。特别是明代,执行“遏黄保运”和“避黄通运”方针,明弘治初年(公元1493-1494年)堵黄陵冈、塞荆隆口、修太行堤,切断黄河北流之路,梁山一带完全失去黄河水的补给,土地大面积涸出,移民大增,加上运河的畅通,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大决于河南兰考铜瓦厢,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此时,正值太平天国和捻军农民革命正盛,清政府极力扩充军队进行镇压,无力旁顾治河,对堵口改河之争长期议而不决,仅采取劝民筑埝、自卫田庐的措施,以致决口以下黄河河道20年未有正式堤防。直到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主持修筑障东堤(即现在的南金堤),该堤最下端为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处的十里堡,地方政府又将该堤下延至杨闸下首黄庄。未及十年,十里堡以下的堤防冲决,遂没有再向下修堤,只有群众为了自保而在山口之间修筑的防御能力很低的民埝。

清咸丰五年的这次黄河大改道,整个梁山一带遂沦为黄河下游的自然滞洪区,灾情严重。后虽修筑了障东堤,但以下河道本来是原大清河河道,“深阔均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的水,业已漫溢堪虞”(《再续行水金鉴》),加之河道淤积,泄洪不畅,仍不断决溢为害——从1875年至1949年,梁山一带被淹15次!

同时,“黄河初入山东循大清河而去”,“横截汶水归海之路”,“汶即不能北注,旋流泛滥,遂使东平良田数千万亩,尽付波臣”1915年山东南运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第一届报告),从而形成了主要自然滞蓄汶水的相对独立的新积水区,由于这片新积水区当时隶属于东平县辖区,在民国22年(公元1933年)12月21日民国政府召开的运河讨论会上的《黄淮运河整理计划初步报告》中,第一次被官方称为“东平湖”。

东平湖形成后,由于通过十里堡以下各山口和清河门与黄河相通,黄河水带来了大量泥沙淤积在进出口一带,壅高了蓄洪水位,使湖水向外排泄日益困难,底水位增高,淹没范围逐渐扩大。当地群众为了防止黄河、汶河洪水灾害,先后自发地培筑了许多御水民埝,如大陆庄民埝,安解民埝,西汪民埝,徐毛民埝,金山坝,黑虎庙(东平县)围堤以及各山口民埝等,将水面临时限制在了一定范围——“西以运河西堤为界,东沿运河东堤至安山镇经旧临黄堤(即安解民埝)与清河堤相连”的以北地区。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以滞日军进犯,黄河又改道南流夺淮入海,山东黄河断流,东平湖基本干涸,大部分被恳为农田。

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黄河全部回归故道(即今河道),于3月18日流入东平湖与汶水交汇。由于山东黄河堤防在南流夺淮入海期间多年失修,破坏严重,东平湖区原有堤防除老运河两岸运堤外,其他民修民守的山口隔堤和湖区民埝因大部分土地干涸还耕而残破殆尽,虽经伧促整修堵复,但标准很低,东平湖区遂又成为积水区。

1949年汛期,黄河连续出现洪峰,到9月14日花园口又出现流量1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水位超过1937年洪水1-1.5米,洪水先是由清河口、荫柳棵一带倒灌入湖,15日马山头民埝决口,16日大陆庄民埝决口,东平湖水位急剧上升,以致运河东西堤或漫或决,几乎全线过水,水位最高达44.86米。不仅东平、梁山等滨湖地区有964个村庄、78万亩(梁山资料89.66万亩)耕地受淹,而且附近的郓城、嘉祥、济宁、巨野等县也有部分土地被淹,遭灾面积2000平方公里,影响耕地150万亩,灾情异常严重。

经过上述自然滞洪后,对减轻黄河下游洪水威胁、保障堤防安全起到了显著作用,所以,1950年7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工作的决定》中,将东平湖和梁山一带确定为黄河自然滞洪区。当时这一地区分属于山东、平原两省管理,1949年大水过后,当地政府为防止滞洪面积继续扩大,平原省沿金线岭高地修筑了二道防线,名为“金线岭堤”;山东省在湖东一带自北而南也修建了二线堤防,名曰“新临黄堤”,分别增加了蓄洪面积作为第二滞洪区;同时抢修堵复了原第一防线的湖、运堤缺口。1951年5月,政务院决定,在这一地区修筑分滞洪工程并正式命名为东平湖蓄(滞)洪区。1952年,滞洪区工程由黄委会统一规划管理,1月份编制下达了《东平湖防洪计划书》,提出的治理原则是:“确保二道防线,维护一道防线。”并要求二、一道防线分别超高1949年洪水位2米和1.5米。据此要求,于1952年春、冬两期重点加修了第二防线的新临黄堤和金线岭堤,加固补修了东、西运河堤和旧临黄堤。1952年底,平原省撤消,全部工程由山东黄河河务局接管。1954年黄河和汶河洪水遭遇,第二滞洪区东平部分实施开放蓄水。根据东平湖蓄(滞)洪区从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山东河务局于1954年9月编制了《东平湖蓄洪区加强堤防草案》。该草案考虑了黄、汶洪水遭遇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蓄洪区的保证水位:第一滞洪区43.5米,第二滞洪区44.0米;堤线培修要求:第一线超高1.3米,第二线超高1.5米。该项工程连续施工三年,自1954年开始至1957年讯前基本完成。

作为国家防洪工程,东平湖蓄洪区从1950年开始,经历了地方治理和国家统一培修,至1958年讯前(即改建水库以前),总面积943平方公里,调蓄洪水能力35亿立方米。涉及东平、梁山、汶上、郓城4县,人口40万,耕地116万亩。

建国初期的东平湖蓄(滞)洪区所在政区包括东平、梁山、汶上、郓城四县,但绝大部分区域在梁山县版图内。

1958年7月,黄河发生花园口站22300秒立方米的大洪水,东平湖蓄(滞)洪区第一滞洪区自然滞洪,经沿滞洪区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才没有突破防线进入第二滞洪区。为尽早解决特大洪水对下游堤防的威胁,山东省于1958年7月26日报送并经国务院批准修建东平湖水库。为保护梁山县城、减少淹没损失,东平湖水库在原滞洪区的基础上,从国那里向南到金线岭堤的司垓新修一大堤作为水库围坝西坝段,总面积由原943平方公里减少到632平方公里,比原第一、第二滞洪区总淹没面积减少了1/3。

为了东平湖水库建成运用后统一管理方便, 1958年曾撤消平阴县建制,1959年又撤消东平县恢复平阴县建制,将东平县原辖区分别划归梁山、平阴、汶上3县。1960年4月,又将沿水库汶上县的寅寺、郭楼,东平县的城关、沙河站、宿城,平阴县的黄花圆等公社,统一划入梁山县版图。1960年7月26日开始,东平湖水库建成并蓄水。通过试用出现问题很多,常年修防任务很大,仅梁山一县承担负担很重,严重影响沿湖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于1961年4月,又恢复了原建制。

此后,东平湖水库按黄河下游专用防洪水库采用“二级运用”改建,在水库内设置二级湖堤(在原滞洪区第一道防线基础上培修而成),将整个水库划分为一级湖区和二级湖区两部分,黄汶一般洪水仅用一级湖调蓄,遇较大黄河、汶河洪水或黄汶洪水严重遭遇时,才考虑运用二级湖蓄洪。到1985年底,东平湖水库一级湖区分属于梁山、东平、平阴3县管辖;二级湖区分属于梁山、东平、汶上3县管辖,其中大部分(老运河以西)在梁山辖区,汶上县在湖区只有少数土地,没有村庄。

1986年1月1日,根据山东省鲁政发[1985]138号文通知,将原属于梁山县的银山镇和斑鸠店、豆山、昆山、司里山乡全部,大安山、戴庙乡的32个村庄(含乡驻地),商老庄乡的23个村庄(含乡驻地),划归东平县管辖,东平湖(老湖,即东平湖水库一级湖区)由东平县统一管理。

目前,整个东平湖蓄(滞)洪区627平方公里,分属于2市(济宁、泰安)3县(梁山、汶上、东平)辖区,其中,东平县388.1平方公里,梁山县235.4平方公里,汶上县3.5平方公里。

 

梁山泊国家湿地公园

 

东平湖(滞)洪区(水库)离开梁山县城后,梁山周遍今梁山县辖区仍库塘遍布、沟河纵横,构成了复杂的湿地地貌。

2015年,国家林业局对2014年度国家湿地公园申报进行了批复,其中,山东省11处湿地获批开展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排在首位的为“梁山泊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考察评审通过的总体规划,“梁山泊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68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42公顷。其功能分区为:梁山泊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湿地合理利用区、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

 

 


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面积157.2公顷,位置在马营镇辖区内的梁山泊遗址湿地,主要是维持现有自然风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包括河流、沼泽和库塘三大湿地类型。该湿地位于古宋金河道上,地势低洼,长年积水,是梁山县面积最大和保存最完好的次生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高等植物84科233属347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野大豆、莲、菱;共有野生动物35目80科300种,其中鸟类17目47科227种,国家级保护鸟类有大鸨、东方白鹳,国家级保护鸟类24种,山东省重点保护鸟类43种。

湿地恢复重建区安排在梁山风景区内的聚义湖和梁山泊水库。

聚义湖为“梁山泊水寨”工程的主体工程,山东省重点旅游工程“水浒文化主题公园”的重要项目之一,位于梁山北。其前身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向鲁西南地区、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提供砖瓦等建筑材料开采粘土而遗留的大坑,为山洪的聚积处并常年保持一定的水面,但整体不规则,影响观瞻。

聚义湖于2010年4月16号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2月中旬实现蓄水,水面水深最深处达5米,浅水区平均水深为2.7米。后经扩建,至列入“梁山泊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恢复重建区”前,水面已逾1000亩。

 

梁山泊水库位于梁山山体以南、水泊南路东北,东外环以西区域内。当年,这里曾是“山排巨浪,水接遥天”“满目芦花,茫茫烟水”的八百里梁山泊腹地,五米以下沉积有厚层的“宋江土”,20世纪60年代县里搞生产缺乏肥料,曾组织人力来此挖,因之留下部分水面。

该水库为山东省发改委鲁发改农经[2012]1512号批复建设的沿黄地区饮水安全平原水库项目,为解决梁山县城区及周边乡镇37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而建,永久占地面积2800亩,水面面积2000亩,设计最大库容700万立方米。2013年5月15日开工建设,2014年7月13日完成蓄水。

 


聚义湖和梁山泊水库与梁山泊遗址湿地之间规划有输水渠系,公园的湿地合理利用区、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规划在梁山风景区内。

“梁山泊国家湿地公园”拟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生态文明城市的高度,以梁山深厚的“水浒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为内涵,以水体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为主导,打造成湿地景观丰富、文化特色浓郁、科普教育与湿地生态观光兼备、具有鲁西南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