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一生只看一场古典芭蕾无疑要选“马林斯基”

 阿里山图书馆 2017-11-19

'


一、俄罗斯芭蕾奠基人彼季帕

二、十九世纪的两个《睡美人》版本

三、《睡美人》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睡美人》的艺术创作特点

五、几度更名的马林斯基剧院

六、看古典芭蕾首选马林斯基剧院


俄罗斯芭蕾奠基人彼季帕
《睡美人》是俄罗斯芭蕾的优秀古典芭蕾舞剧之一,舞剧的编导是芭蕾编导大师彼季帕。颇为有趣的是,作为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彼季帕本人却并非俄国人,而是一个法国人。

       
彼季帕1818年出生在法国马赛一个艺术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芭蕾编导。彼季帕从小跟父亲学习芭蕾舞,还随父亲到各国演出。1843年至1846年他曾在马德里工作过三年,学习了当地的西班牙舞蹈并成为行家。大家知道的舞剧《堂吉诃德》就是彼季帕创作的,这是一部具有浓郁西班牙风格的舞剧作品。1847年他的父亲被应聘到俄国帝国剧院担任芭蕾教师,彼季帕也一同前往并在剧团担任演员。1859年彼季帕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担任剧院总编导圣列翁的助手。

1869年已年满五十岁的彼季帕终于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担任了总编导,在这个职位上他一直工作到1903年,长达34年之久。这段时期是彼季帕一生中最灿烂辉煌的时期。他为我们留下了60多部芭蕾舞剧作品,包括《堂吉诃德》(1869年)、《舞姬》(1877年)、《睡美人》(1890年)、《天鹅湖》(1895年)、《雷蒙达》(1898年)等传世佳作。这些剧目今天依然活跃在世界芭蕾的舞台上,也使俄罗斯芭蕾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史学家们赞誉彼季帕是“使圣彼得堡成为世界芭蕾圣地的俄罗斯芭蕾奠基人”。彼季帕是所有来俄国从事芭蕾工作的外国人中间对俄国芭蕾贡献最大的一位,这也使他以一个俄罗斯芭蕾大师之名载入了俄罗斯芭蕾的历史史册。

十九世纪的两个《睡美人》版本


在彼季帕创作的舞剧《睡美人》诞生之前,《睡美人》这个题材已经由斯克里布根据法国童话作家沙尔-佩罗的《沉睡森林里的美女》的童话名作写作了剧本,并且在1829年由奥密尔编导,由巴黎歌剧院进行首演。但是这部舞剧的创作并不符合原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而是把作者诗意的童话简单变化成一部轻松的喜剧而失败。

从19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欧芭蕾经历了一根漫长的衰败期,这个时期保存和发展古典芭蕾,尤其是浪漫主义芭蕾的重大责任,落到了俄罗斯这个崇尚法国文化艺术的芭蕾国度。


19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出现的一种神幻题材的芭蕾舞剧流传入俄国。这种内容空洞无聊、“以游艺节目串成的演出形式”、只追求高票房的舞剧,遭到彼季帕的坚决抵制。彼季帕坚定地认为舞蹈不是娱乐消遣的手段,也不是歌剧和话剧的附属品,他不同意当时的“哑剧已经陈旧”的说法,认为必须在内容充实的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舞蹈手段的形式构成和表情潜力,才能拯救正在日渐衰落的芭蕾舞剧。但作为剧院的总编导,彼季帕也不得不顺应时尚,迎合上层人士的趣味。彼季帕的舞剧《睡美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此时他已年过七十。

1888年,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院长符谢沃洛日斯基同样根据法国童话作家沙尔-佩罗的《沉睡森林里的美女》的童话名作写作了剧本。符谢沃洛日斯基尽管是个保守派官僚,但他崇尚法国宫廷文化,对芭蕾有所青睐,并想在这个领域一试身手。他吸取了前一版《睡美人》失败的教训,他和彼季帕删掉剧本中某些喜剧性处理部分,重新结构了舞剧《睡美人》剧本,来再现法国宫廷芭蕾的风采和路易十四的风格。同年,剧院院长还邀请了柴科夫斯基来为《睡美人》写作舞剧音乐。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大家对他和他的音乐都十分熟悉,他创作了三部非常成功的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1890年1月30日《睡美人》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上演。这与前一版《睡美人》的演出已时隔六十年。1896年《睡美人》在意大利米兰进行了排演,从此俄罗斯芭蕾舞剧开始走上西欧舞台,走向世界舞台。《睡美人》代表了彼季帕创作的顶峰,这部舞剧在舞蹈的样式和舞蹈结构上十分丰富,被称为“19世纪的芭蕾百科全书”,这部舞剧至今活跃在当今世界芭蕾舞台上,被世界各大芭蕾舞团传演。

而下周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睡美人》是由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在1952年改编过的演出版本。


《睡美人》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睡美人》舞剧分为序幕、一幕、二幕、三幕四个部分。序幕主要讲述奥罗拉公主的洗礼仪式。一幕讲述奥罗拉公主十六岁生日盛会。二幕讲述奥罗拉的幻影和苏醒。三幕主要讲述德西雷王子和奥罗拉公主的盛大婚礼。剧中的主要角色有:奥罗拉公主、德西雷王子、紫丁香仙女、女巫卡拉波斯等。
精彩故事内容请点击:老掉牙的happy ending为啥总也看不厌?


《睡美人》的艺术创作特点
与《天鹅湖》的主题一样,《睡美人》也是一个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爱情战胜死亡的浪漫的童话爱情故事剧。彼季帕在他的创作中运用自己细腻典雅纯正的法国芭蕾风格与俄国舞剧中注重戏剧的特点相结合,在自己的舞剧中进行创作的实验。




1、具有鲜明的“大型舞剧”创作特征
《睡美人》是彼季帕编导的多幕芭蕾样式的典型作品。它鲜明的体现了当时俄罗斯“大型舞剧”的创作特征:故事情节通过哑剧阐述;大型抒情组舞起着概括主人公情感的作用;表演性舞蹈已不单是演出中的“余兴舞蹈”,起到烘托剧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舞剧中哑剧的运用
在《睡美人》中,对于复杂的戏剧情节编导彼季帕几乎都是以哑剧形式来进行叙述,因为芭蕾舞有自己一套程式化的哑剧语言手势动作,这对一个在看戏之前完全就不知道故事内容的观众来说,想要清楚的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彼季帕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因素的存在,他毫不犹豫地运用了大量靠演员富有表现力的身体、手势或面部表情来“说话”的象征性哑剧语言。比如序幕中卡拉波斯未受到邀请而发的毒誓等象征性哑剧场面,以及一幕中奥罗拉公主被纺针刺破手指和昏死的情节性哑剧舞蹈场面。


3、与音乐相得益彰的大型抒情组
彼季帕在《睡美人》舞蹈创作中,创作了多个大型抒情组舞。彼季帕以舞剧音乐中富有浓烈的抒情性段落为依据,精心设计出了与音乐相吻合的凝聚着剧中人物丰富感情的舞蹈场面。比如第一幕奥罗拉公主十六岁生日盛会,来自各国的王子争相向公主求婚的舞段。这段大型抒情组舞被称为“玫瑰ADAGIO”。这段舞蹈一方面突出了奥罗拉公主的美丽动人的容貌和纯洁天真的性格,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四位王子见到公主时的激动心情,以及争相期望自己能够博得公主欢心的美好愿望。

再如第二幕中,德西雷王子见到奥罗拉公主的幻影时的舞蹈场面,更是透过深情的音乐衬托出王子对公主的一见倾心和炽热的爱情。


4、大型古典双人舞的样式得到完善
《睡美人》中的“大型古典双人舞”是抒情组舞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确立和完善是彼季帕在芭蕾创作中在舞蹈样式、舞蹈结构上作出的重要贡献。这类双人舞的舞蹈基本都是由双人舞蹈开始,然后两个人的独舞,先是男演员的独舞,再是女演员的独舞,最后是两个人的合舞。从乐曲的结构来看就是,慢板--变奏--终曲三个部分构成。这个结构成为舞剧中大双人舞蹈的固定形式。

比如《睡美人》三幕中德西雷王子和奥罗拉公主的双人舞,蓝鸟双人舞等,都是大型古典双人舞。


5、渲染气氛的“表演性舞蹈”(也称“性格舞”或“代表性舞”)
将表演性舞蹈或性格舞与古典芭蕾相结合的创作思想,在彼季帕多年来的舞剧创作中,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创作实验。表演性舞蹈一般是指舞剧中用来渲染气氛,描述剧情发生地点和环境的舞蹈。在《睡美人》三幕中彼季帕也创作了大量的表演性舞蹈:

德西雷王子和奥罗拉公主的婚礼上,编导创作一系列表演性舞蹈,将多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这一幕中逐个呈现。其中有穿长靴的猫、蓝鸟、小红帽与狼、灰姑娘、小矮人等,每个舞蹈都各具特色,表演上自成一格,为婚礼的欢庆场面增辉添色,大大丰富了《睡美人》的童话色彩。

         几度更名的马林斯基剧院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第一个剧院始建于1783年。1836年按新设计进行了重建。1849年建起了一个木质结构的马戏院,同时也作为剧院使用。1859年这个马戏院被火焚毁后,1860年在这个位置上建起了一座更大的剧院,并以当时皇后玛利亚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林斯基剧院。


马林斯基剧院曾在19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被更名为“国家歌剧和芭蕾舞艺术院”,在1935年至1992年再度被更名为“基洛夫剧院”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剧院终于恢复到最早的剧院名称“马林斯基剧院”。


看古典芭蕾首选马林斯基剧院
马林斯基剧院是世界优秀的芭蕾舞团之一,目前常年滚动上演古典芭蕾舞剧最多的舞团就是马林斯基剧院了。不仅是因为古典芭蕾的几大部芭蕾舞剧都出自这里,更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古典芭蕾舞演员。从这里走出了众多的芭蕾明星:像巴甫洛娃、尼金斯基、乌兰诺娃、福金、努里耶夫、巴兰钦等等,还有今天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洛帕特金娜等。
想了解更多可点击:“芭蕾中的战斗机”这次带来了《睡美人》

            ▲巴甫洛娃(左)与尼金斯基

不论马林斯基剧院演出什么剧目都值得一看。首先,剧院有着两百多年的悠久的芭蕾历史。其次、剧院拥有多位世界顶尖芭蕾明星,他们的演员长相俊美,身材高挑,最重要的是她们的古典芭蕾技术都十分了得。至今我还记得当年在圣彼得堡第一次现场观看马林斯基剧院演出时的激动心情,并发出如此感叹:在圣彼得堡亲眼目睹过马林斯基剧院的古典芭蕾舞剧演出,对于一个从事了多年芭蕾的我来说,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啦!

所以,送上家门的演出你怎能错过?11月21日22日23日三天,一定要来国家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演出的大型古典芭蕾舞剧《睡美人》即将华美登场!

他们未必是古典大咖,却是业界资深观察者;他们未必是舞台名流,却是古典普及的幕后推手;他们未必是科班讲师,却用自己的知识与才气记录着、分享着;他们是剧小院的朋友,也是随时给予剧小院养分的老师。艺堂课将有请大家或熟知或不熟知的老师们,讲一讲大家或好奇或感兴趣的古典乐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