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花的病虫害为何那样难防治二

 深谷幽兰kxrams 2017-11-19

杜绝侵染源不彻底

1.养兰的场地、旧盆钵、培养基质、生产工具大多没有消毒。即使有消毒,多是流于形式,蒸煮的时间短,曝晒的时间少,药剂的浓度过低,浸泡时间不足,未免留下隐患。

2.准备清杂,剔除病残。枯朽部分清理不彻底,尤其是线艺兰和高档品,更舍不得扩创病斑。多没有针对性的选用相应药剂,浸泡一小时消毒,多是选用价廉的常规杀菌剂,任意倍数稀释,淋酒或略蘸浸片刻,根本达不到消毒的要求。

3.由于兰株形态比较特殊,而菌虫害正是从其隐蔽部位入侵,早期病症不明显,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菌虫害的危害已接近高峰期。就像叶端背面的沙斑病,早期在叶面上不易觉察出病象,需逐一翻检叶背才能发现。介壳虫也是寄生于隐蔽处,早期不易被发现,在病菌入侵的早期阶段,无迹可循,无色可辨,根本无法杜绝,即使发现病斑,往往又处于叶鞘上,不好剪除。因此,要在种植前,彻底剔除病残株叶、叶鞘并消毒。种植后,发现病斑时,应及早剪除病斑并适当扩创,然后施药消毒。对场地、花架、盆底等环境的经常喷药消毒也很重要。

防治不当

1.未能对症用药:兰花的病害多种多样,不易准确辨识,即使能辨病,也不易买到相应的主治药剂。特别是不少杀菌剂的说明,过分夸大,再加上假药、劣质药充斥市场,简直无所适从,只好沿用“代森锌”、“多菌灵”、“托布津”。可是常用、反复用久了,产生抗药性,几乎不具防治作用。最好对症用药:生理病害,以加强管理和及时纠偏及抢救;真菌病害,用广谱杀菌剂;细菌病害,用链霉素、氯霉素;霉菌病害用新植霉素;病毒病害用抗病毒剂;故壳虫,应用具有杀卵功能的杀虫剂,且每一种药剂的连续使用,勿超过三次,最好是几种交替轮番使用,或混合使用。

2.用药浓度不当:每一种药剂,都有其安全与有效的浓度,太低了,起不到应有的杀灭作用;太过了,不仅浪费,而且易导致药害,应该是选取中上浓度为宜,最好用软水稀释。粉剂应先用少量水拌成稀糊状,然后逐渐加水稀释。多种药剂混合时,应分别用三分之一量的水稀释,然再混合,以防高浓度混合而减效。

3.施药的间隔时间不当: 有的人认为,兰株本来就没有什么病虫斑,又经过多方面的消毒,没有病虫情发现就不必喷药。待有发现病虫情时,才急急忙忙施药。这种没有贯彻以防为主,只重在治的做法是不适当的。一旦压不下来,就损失惨重。应该是,健康植株,每半月施药预防一次,已有少量病虫情的,每周施一次药,病虫情较重时,应像蔬菜防治病虫害一样,隔天施药一次,续三四次,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情。

4.防治的方式不当: 不少人施药防治,只是对着叶面,大略地扫射一番。这样,大部分菌虫害隐蔽在叶背、叶鞘的,都没有直接接触到药剂,根本消灭不了它,反而让菌虫害得到耐药的锻炼而形成抗药性种群,造成久治不了,甚至愈治愈利害的严重后果。应该是,把喷枪伸进叶丛中的叶基处,喷嘴向上又向左右转动喷施。不时把喷枪上提,翻动叶片,让相互遮掩挡盖的叶背都能喷及。盆缘、盆底、兰架上,通道和周围环境都喷及。雾点,一定要细如雾露,才能有效地喷及所有叶背、叶面、叶鞘。 至于如黑腐病、疫病和根腐病等,其病菌不仅在株叶,也入侵根部,必须喷浇并举,双管齐下,方能奏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