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秋的气息,一踏进南门,便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两侧银杏树的满目金黄。 银杏开始了一年中最华丽的篇章,秋风拂过,摇动一树金片。 行政楼前,浓重的金黄,呈现在半空,抬头仰望,就像大自然举起了一支饱蘸金色油彩的大画笔,要为蓝天画一幅最亮丽的图画。 理科园里那一棵棵银杏树透着一股灵动的美,修长的枝干,金黄的叶子,无一不彰显它的魅力。身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从来都未认输,这似乎也象征着郑大莘莘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水环楼前,天边的一抹金色霞光,在簌簌北风中飘落,一片片黄叶,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毯”。 钟楼西侧的银杏树,树龄已接近百年。银杏的金黄掩映着钟楼的砖红,钟楼的雄伟衬托着银杏的瑰丽。 半缕风过,催绽三秋桂子,吹皱十里荷塘。凝起一褶水汽氤氲,织一曲平平仄仄的韵,将水中一弯月影吹得明明暗暗,让人无端兴起一丝浮世清欢。 漫步校园,层林尽染,红叶飘霜,轻盈曼舞着清秋薄日,自在翻飞。 一过八月,昼渐短,夜渐长。时至十月,白日的空气中更是多了几份寒凉。静坐在木亭里,夕阳拉长了你的身影。 秋日看枫林,酡颜半醉的疏林暖阳。飒飒远风撩起沙沙叶鸣,一片落叶飘过,鸟鸣树间,秋意渲染。 樱花林北侧,参天而立的树木枝冠繁茂,夏日里浓荫绿意,被秋风一吹倏然转变,明黄暗金,素淡之中几许明媚嫣然,仿佛丹青画卷之中的一笔墨色含烟,秋情思绪在心头微微而暖。 朗日清空,湛蓝的天穹如同酝酿多年的酒,云似泼墨洒卷般铺满了整个天际,从容舒卷,浓浓淡淡。天健大道和厚德大道两旁的法桐树叶子染上了秋天的颜色,透过阳光,更显其特有的轮廓之美。 眉湖的秋,是五彩缤纷的秋,是郑大秋的画布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秋的脚步在这里来回徘徊,不肯离去。 眉湖的水映着天光云影,映着五光十色的树木景观,斑驳陆离。 眉湖南面的这座湖心岛是一座“百草园”,春柳夏荷,秋枫冬草。 湖岸上,红叶栖白羽,成群的白鹅在湖心岛上小憩,一派疏慵。 留得斜阳照晚晴。一顷烟草,半缕飘萍。濛濛雾,淡淡风,海棠香褪消了残红。 光阴的容颜,时隐时现。一溪弯眸,淡然欢颜,一缕浅笑,眉眼微弯,拨动了最后一根心弦。站在河岸边的身影入诗入画,苍苍了谁的蒹葭。 走笔梦的边缘,一帛锦书,两行小字,勾勒出秋心一片。 岁月静静流淌,在这季节里,凋零与收获相随相伴,这些浸润着锦时素年的诗篇,拢不起时光里的句句点点,怀着一份秋日的天高云淡,在草木荣枯中感悟经年的况味微然。 天气还没有隆冬的寒冷,晨读的学生坐在厚山前林间的草地上,露水晨光带着入秋独有的悠然惬意让满腹心思也化作诗情。 张雨生的歌里唱到,“我是一棵秋天的树,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眼前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因为最美在心不在远处。”顺着阳光的路径,凋落也是一种美。 上课路上,穿过杨树林,如同穿越在季节变幻的时光隧道里。 常青树的叶子依然枝繁叶茂,密密麻麻的紫黑色果实挂满了枝头,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看惯了繁花碧柳,春水云天,一霎转秋的光景总没有往日的那番热闹。朝来暮去,掠眼而过别是一番风景。 秋日的早晨,露重霜浓,上了年纪的草虫在枯叶底唱着喓喓虫鸣。时光若水,孩提的天真与少年的执着已如白驹过隙,了然无痕。唯有如今正盛的青春在这秋日中依旧炙热。 老校区的秋天,秋高气爽。天空变得如此宁静,像擦拭的一尘不染的玻璃。 “无边落木萧萧下”,站在一片金黄中,轻轻闭上眼睛,聆听秋天的旋律,婉转动听,不禁使人陶醉其中。 透过窗户的秋天,你站在窗内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外看你。 老校区的法桐树,高大雄伟,半个多世纪前他们就已经在这片沃土扎根。夏天时,枝繁叶茂,阳光都照不进来,树下一片阴凉。到了秋天,飘飞的法桐叶洒落一地,留下一片美丽秋色。 郑大的秋天,是一场盛宴。层林尽染,满目金黄,轻盈曼舞,徘徊不肯离去。这或许是你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秋天,或许是最后一个秋天,或许是你记忆中怀念的这里的秋天。它就是一盏醇厚的美酒,时间越久越是值得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