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神白起的用兵精髓,就在这十七个字里

 王天神 2017-11-20

NO.319 - 白起用兵

作者:始安公士或

编辑:Q先森  /  出品:冷热军事史


战国首席名将秦武安君白起没有兵书传世,但他的兵法要诀并非无迹可寻。


在惨烈的邯郸之战中,秦昭王执着于灭赵国,而且始终是从单一方向集中兵力攻打邯郸。白起则力主放弃灭赵,让秦国军民休养生息。不少人误以为白起怯战,不敢打邯郸。其实,他有更冷静清醒的对策。


“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根据现有记录,这可能是武安君白起生前的最后一次谏言。


秦昭王没听,还为了泄愤逼杀白起。但到头来,他不得不承受诸侯联军大反攻的苦果,不得不在稳住防线后与列国休战,至死都没再发兵。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归白起“释赵养民”的提案。

▲ 武安君白起

其实,白起的最终谏言里有句话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


白起用兵的十七字方针


白起向秦昭王提出的这短短十七个字,包含了四个基本内容:

  • 重视观察和利用“诸侯之变”

  • 安抚人心惶惶的恐惧之国

  • 讨伐防备松懈的骄慢之国

  • 诛灭孤立无援的无道之国


《史记》称白起的作战风格是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在太史公司马迁看来,武安君打仗的首要特征并不是杀气腾腾,而是变化莫测。他总能料敌先机,灵活应对,出奇制胜。


说来说去,其中精要无非一个“变”字。以掌握主动权为宗旨,以避实击虚为根本,因敌情而变化,因时势而变化,不拘泥于一时一域。白起打仗先根据时局变化把诸侯归为“恐惧”“骄慢”和“无道”三大类型,再用不同的手段去对付。他相信这做就可以让秦国号令诸侯、平定天下。

▲ 秦弩兵

秦昭王没有采纳这个方针,其他秦臣也没站出来替白起说话。那么,武安君的最终谏言是否有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嫌疑呢?


还真不是。这十七个字不仅是白起兵学的核心,更是秦国军事家们多年实战的智慧结晶。白起打残韩、魏、楚三国的时候,都始终贯彻着十七字方针。而秦昭王时的三次大败,无不是违背了十七字方针。对比之下,一目了然。


函谷之役:齐韩魏联军KO秦国

联军在函谷关与秦军相持三年,最终打得秦国不得不割地求和。那时候白起还没出道,魏冉和司马错也没组合起来,铁三角尚未形成。秦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陷入了外交孤立。


本来秦国聘请孟尝君为相,是想与齐国搞好关系,集中兵力对付楚国。结果秦昭王与孟尝君反目,导致后者发动合纵来报复。赵国当时与秦国关系不差,但正忙着灭中山,齐秦相互牵制可解其后顾之忧,故而赵国不会救秦。

▲ 孟尝君

韩魏之前依附秦国,现在倒戈。由于扣留楚怀王的恶劣行径,秦楚关系恶化,不来打已经够给面子了。燕与秦是传统盟友,但燕昭王正在为百废待兴而发愁呢。这样一来,秦国只能孤军奋战,败得不冤。


阏与之战:赵国KO秦国

这次是双雄正面交锋。但是,赵国并没有陷入外交孤立,而秦军指挥官胡阳的能力远不如司马错和白起。赵国可以集中力量放手一搏,秦国自己反倒沦为骄慢的一方,被赵军打了个措手不及。马服君赵奢的指挥艺术固然是秦军战败的重要原因,但归根结底,要怪秦国自己仓促冒进。


邯郸之战:赵魏楚KO秦国

秦军战败的原因,正如白起的预判——秦军远征邯郸久攻不下,伤亡惨重,魏楚援兵突然杀到,与赵军里应外合夹击秦军。


尽管秦昭王也恐吓打算援赵的列国,但事实证明,诸侯最终还是抱团救赵,秦国完全被孤立。秦军没有孤立对手,也没有驱使诸侯攻赵,只是一味地蛮干,输得一点都不冤。

秦昭王在惨败之后非常后悔。秦军诸将奋力击退进逼的合纵联军,但秦昭王几年后还在感慨“内无良将,外多敌国”。因为武安君死了,他不知道今后该怎么走。


十七字方针的源头:秦国将相铁三角的战争实践


白起大多数军事成就与相国穰侯魏冉、灭蜀名将司马错密切相关。三人堪称秦昭王时的将相铁三角,东平河外,北定河东,南取江汉,打残韩、魏、楚三国都出自铁三角的手笔。他们共同策划的战争,无一例外地具备三个特点。

▲ 战车兵

第一,以骄傲轻敌且破绽多多的国家为优先打击对象。


无论是弱国还是强国,骄傲轻敌者必败,不修明政治者必败。因此,铁三角先打韩魏再破齐楚,完全符合“伐其骄慢,诛灭无道”的原则。


韩魏得到秦国割让的领土后,因实力稍有回升而骄慢轻敌。两国一口气组织24万大军,企图一举击溃兵力较少的白起部秦军。但韩魏两军同床异梦,都希望对方打头阵,反而被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各个击破。


白起在鄢郢之战中以数万兵横行楚国腹地。究其原因,楚国当时朝政腐败,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就是一盘散沙,战斗力是按负数计算的。这种“无道之国”攻打起来阻力小收益高,怎能错失良机?

鄢郢之战路线图

第二,开战前必定要让打击对象变得孤立无援。


秦相魏冉为了报割地求和之仇,一方面稳住赵、齐、燕等国,另一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改善秦楚关系。韩魏除了相互支援外,再无救兵可搬。这为白起打赢伊阙之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铁三角连续攻韩掠魏数年,基本没受到列强干预,故而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战果。


而在白起发动鄢郢之战前,秦国先后与韩魏赵三国会盟。特别是白起拔赵光狼城之后,秦与赵在渑池会盟,得以集中力量南下破楚。当时,燕齐还处于鏖战状态,三晋又与秦握手言和,楚国完全找不到助力,只能被动挨打。

▲ 秦步兵

第三,保持灵活的手腕,军事外交始终服从战略大局的变化


自从乐毅破齐后,赵国升格为秦国的头号劲敌。但秦国并没有急于与赵国决战,而是多次运用不同的战略来削弱赵国。比如,秦昭王二十五年,白起率兵攻下了赵国两座城池,秦国又与韩魏两国会盟,分化三晋同盟。赵国受到了军事和外交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暂时委曲求全。


就在这时,楚顷襄王想为父亲楚怀王报仇,企图联合韩齐两国攻秦。结果秦国得知这个消息后,转而以重新压制楚国为优先目标。司马错率先攻打楚国,而白起在同一年攻取了赵国的光狼城,秦昭王与魏冉则顺势发起了渑池会盟。

▲ 秦骑兵

这两个动作实际上是破楚计划的准备工作。赵国君臣摄于白起兵威,又巴不得秦国把注意力另投他处,就不会趁秦伐楚时做黄雀在后的勾当了。


此外,白起破楚之后,北上中原伐魏两城。同年,楚国集中十余万东地兵马反攻江南,夺回了一部分失地。


秦国完全可以给楚国更沉重的打击,但魏冉此时正尝试着灭魏,切断山东六国的脊梁。所以,秦没有出兵报复,依然与楚讲和。这种舍小就大的全局观念,与邯郸之战时的蛮干作风形成鲜明对比。


白起为何不惜以死坚持“释赵养民”


秦国在铁三角时代彻底剥夺了韩、魏、齐、楚统一天下的资格。白起破赵时,司马错和魏冉早已去世多年。但秦昭王君臣依然是按照这十七字方针来部署长平之战的。赵国在外交上应对不当,导致山东五国冷眼旁观,秦国得以全力决战,在长平破杀赵军45万。秦统一天下从此只是个时间问题

▲ 长平之战路线图

然而,在邯郸之战中,白起再三反对灭赵。结合十七字方针来看,他的顾虑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天下形势在长平战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此之前,山东列国之间的矛盾往往大于与秦国的矛盾,很难结成坚定的抗秦同盟。但长平杀降一事刺激了天下人的神经,导致六国空前团结,急切间难以瓦解,只能放缓节奏,徐徐图之。


第二,原先站秦国这边的一些诸侯国,也因杀降带来的恐惧而倒戈。


这使得秦国失去了瓦解合纵阵营的棋子。白起的“抚其恐惧”,也有重新争取这些小弟的意思。当年秦国坑死了楚怀王,但魏冉用粮食援助与联姻的手段修复两国关系,使得秦与韩魏齐交战时无后顾之忧。这个成功经验为白起的计谋提供了重要素材。

▲ 秦国大军

第三,赵国既不是骄慢之国,也不是无道之国,缺乏能一击必杀的破绽。


白起在战前对秦昭王说:大王派出的军队是原先的两倍,但赵国的守备力量是原先的十倍。秦昭王君臣看到的是:长平惨败让赵国元气大伤,抵抗能力已经弱成渣。而白起看到的是:赵国君臣励精图治,军民万众一心,又积极拉拢燕、魏、齐、楚四国做外援,战斗力会超水平发挥。


种种情况表明此时灭赵将会劳而无功。所以白起力主释赵养民,坚持以十七字方针指导战争,静观天下形势变化。多年的战斗经验告诉他,只要秦国以静制动,配合拉拢分化,六国就会逐渐懈怠下来,重新变成一盘散沙。到那时,又会得到铁三角时代那种连破劲敌的战机。

▲ 战国后期形势图

遗憾的是,秦昭王没能听进去,还逼死了武安君白起。秦军打了一场没有意义的糊涂仗,数十万将士血染沙场,铁三角时代打下的不少地盘也被夺去。这些不必要的损失,延迟了秦统一天下的进度。


幸运的是,武安君白起的十七字方针到底还是大放光彩了。邯郸之战的惨败让秦国君臣痛定思痛,采纳了白起的最终谏言。甚至连秦始皇君臣灭六国的时候也不敢托大,极力分化瓦解奄奄一息的六国后,才集中力量逐个消灭孤立的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