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在秋天感受禅意与道隐

 阿榧榧香 2021-08-20

★赏花地点:张家港梁丰生态园

原本并没有对梁丰的菊展抱有太大的期望,一则是由于去岁四赴锡惠,享受了一秋的菊花盛宴,总觉得菊花之美已在锡惠到了极致;二则梁丰的菊展并不收取门票,一般而言,免费的展出从规模上来讲总不会太大。

不过,看到朋友在微信上发的照片,还是忍不住心动了,于是呼了朋唤了友,去梁丰赴一场与菊花的盛情相约。

汽车经过梁丰生态园南门的时候,我们就大为震惊,完全没有想到在这个周末,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游客蜂拥而至。

不仅停车场已经车满为患,连道路的两旁,也停满了苏E、苏B牌照的私家车。

人头涌动的梁丰桥,让我们齐齐吃了一惊。要知道,我记忆里的梁丰生态园,那真是一个实在冷清的场所。

眼前的盛况,让我们大出意料之外,即使门外的私家车长龙,已经让我们多少作好了一点心理准备。

张家港市第二十一届菊花展,用姹紫嫣红的菊花,把梁丰公园妆扮得美仑美奂。

尽管门口的盆展并不是太名贵的品种,但是仅从数量上,就已经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廊架上的金黄色野菊,廊架下高低错落摆放的红黄白粉,让我们恍惚间以为穿越到了百花齐放的春天。

都说“一花独放不是春”,可是看到了菊花展,才会感慨一花独放便是秋。

菊花的颜色实在是太丰富了,从洁白无瑕的雪色、轻淡娇嫩的浅粉、娇俏可人的淡黄,到清新宜人的新绿、浓墨重彩的紫红、高雅大方的金黄、艳光照人的橙色……

一眼看出去,万紫千红的秋色一下子就涌到了眼前。

菊花不像桃李那样为了赢得人们的宠爱而苦苦地与百花争春色,不像牡丹芍药那样爱慕名利称王封相,不像玫瑰百合那样爱慕虚荣地沉迷于华丽的包装,也不像桂花桅子那样,用甜浓的香气诱惑人们的嗅觉,它在春花已经被时光的脚步遗忘的秋色里盛开,经霜不萎,历雨不凋。

菊花的美是公认的,但是它的美并不妖艳夺目,而是淡雅从容。它的香,也是淡淡的清香,却可以沁人心脾。

周敦颐早已经给菊的品性定了性:“菊,花中隐逸者也。”

他认为,菊就是有一种清远淡然的隐者气质,当然这种说法恐怕并非周氏首创,而是源自陶渊明。

这位大诗人不但喜欢种菊、采菊,还以菊下酒,不知道算不算开启食用菊的先河。以至于今人提到菊花,必然会联想到陶渊明。

俞大猷说:“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正是陶渊明赋予了菊花隐逸的气质与品性,所以又有人把菊花称为陶菊。

菊,也就因此成了隐士的代名词。

这种清雅脱俗的特质,让菊花似乎带上了一点禅意。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里的黄花,不正是指代的菊花么?

而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却在秋季独傲群芳,俨然是不媚世俗、卓然独立的隐士,又仿佛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不谋而合。

菊,就是这样遗世独立着,傲霜怒放着,在梁丰公园的道路两旁,或组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动物造型,有孔雀开屏、有蝴蝶展翅……

或成群结队,与古朴的石块组合成美丽的盆景。

敬老文化园的精品菊花,更让游客啧啧称赞。这些菊花花型硕大、姿态各异、颜色鲜妍。

徜徉在鲜花丛中,仿佛是古代的帝王在巡视自己的后花园,有一种由来而生的骄傲与满足,尽管这些菊花其实我们只有观赏权而没有所有权。

原来,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

陶潜菊赋传千古,为赏秋花赴港城。

勿采东篱凋艳色,清姿婉转庆余情。

——七绝

自驾游:张家港梁丰生态园

11月深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