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璐兰读《论语》心得体会(6)

 禅意兰居 2017-11-20
《学而篇第六》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本节主要谈及孔子对于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关系的论述。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在秉承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之后,有余力的话,再学习文化知识。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仁”,换言之,就是道德教育。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弟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孔门七十二贤”,作为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他们之中的德行最受孔子肯定的便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

颜回,既是七十二贤之首,也是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圣”。作为孔子最为钟爱的弟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上面孔子对颜回的褒奖也可以看出,孔子非常看重德行高尚的人。

同样,对于闵子骞,孔子也曾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冉伯牛病危时,孔子特地前去探望,甚是叹息这么好的弟子怎么能害这样的病呢?

对于仲弓,孔子则称赞他可以做“南面王”。

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孔子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因此,在孔子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道德教育是本,文化知识是末,不能舍本逐末。

那么,孔子关于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关系论证,到底正确与否呢?

在我看来,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阶级性和局限性

一方面,孔子所代表的阶级是统治阶级,他对于弟子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希望自己的政见能够被统治阶层所采纳。

因此,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倾向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伦理道德思想。

另一方面,人的道德意识是特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下的产物。

比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思想开始萌芽,这一特定历史大环境下的产物。

正是由于在动乱时期,孔子所重视的纲常伦理道德土崩瓦解,所以,为了重新构建起“仁义礼智信”这一道德规范,孔子才将“德行”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

现阶段,如何理解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人们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使之了解更加先进的道德政治和行为准则,从而自觉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从总的趋势上面来说,道德向前发展的同时,有利于文化的发展。道德规范或多或少包含着文化因素,因此,或多或少也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

对于以上只是理论上关于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关系的理解,我不作过多解释。我只想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谈谈自己对于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理解。

看了新京报关于《江歌刘鑫案》的案件分析图,我们在谴责杀人凶手陈世峰、替逝者江歌哀悼的同时,肯定会更加怜惜江歌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谓痛!痛!痛!

那么刘鑫呢?

的确,对于刘鑫,高智商没的说,留学生嘛;可道德品质,却是完全匹配不了她的受教育程度。

我们从各方媒体不难看出,刘鑫在室友江歌死去后所表现出来的自私、冷漠、无情等方面的素养,的确可以称得上LOW。尽管是个高智商的留学生,那又如何?如此为人,与禽兽何异?

这么说来,并非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道德品质越高的。

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行为一旦超越道德的底线,危害到国家社会安全和人民利益,这种破坏力和影响力要比层次不高的人犯罪带来的后果要大得多。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高智商犯罪”最为典型的便是计算机犯罪案件,这类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万元以上,有些甚至高达10万元、100万元、1000万元。

“高智商犯罪”由于犯罪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受过某种专业技能训练,他们在作案之前都会经过周密的预谋,常常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因此,这类案件的智能型、隐蔽性和严重性都较普通犯罪要强的多。

这些现象的大量产生,让我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我国的现代化教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现代化教育越发要跟得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才不至于让若干年后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弊端甚至“脱轨”现象。

那么,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究竟要如何发展呢?

在我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注重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

理论我不作过多解释,我想借用一个小故事来侧面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人曾问过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我在幼儿园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从上面这个案例,我想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是德育要从娃娃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刚开始都像一张白纸,身边的人便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身体力行,做好榜样,逐步培养起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二是好的品格能决定你到底走多远。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可以看得到,许多人不是能力不强,不是学问不高,更不是技术不硬,而是因为人品上的污点,使得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终于被掩埋在岁月的黄沙中,直至淡忘于人们的视线。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诗可能许多人都熟悉,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作者,甚至传颂他。

这个人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其实我也是不久前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才试着了解下这个人的。

是啊,“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偏偏---”,据说,宋之问的才华不错,偏偏想靠脸蛋吃饭,可惜碰上武则天那样的明主,却偏偏喜爱狄仁杰那样人品又好能力又强的,岂不没辙?

而在现代社会中,也不乏“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靠才华的人”,比如张国荣、张卫健等等,这些众人皆知的明星大腕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正因为这些人的人品过硬,不屑与歪门邪道为伍,所以,才更加奠定了他们在特定领域的地位。

三是由内而外的优秀是一种习惯,是后天习得的。

从上面诺贝尔奖得主所讲的这些习惯可以看到,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的。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某某学生因不堪负重跳楼自杀了,某某学生因不服管教杀人了等等案例,思之令人痛心。

可试想一下,难道这些只是孩子的原因吗?家庭、学校、老师等各方面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教育方面的过失在哪里呢?

有些家长只是拼着命帮孩子报各类辅导班,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孩子内心真的能接受吗?

有些学校为了所谓的升学率,不停地施压,“与成绩不相关的就是不务正业”,这样的方式其结果只不过多了些会考试的“机器”罢了。

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恐怕也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尽管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至于做人的道理、学生心中的疑惑等等还是留到社会上再学吧!

只不过等十几年的学校生涯之后,一切习惯都已经养成,改变又谈何容易?

因此,教育在重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同时,切切不能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

结语:

美国第威夫人曾经说过:“时时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任何关系。”

的确,如果教师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陶行知),不也是件乐事吗?

正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