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十九大报告确定社会治理新路径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7-11-20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学学者认为,这为未来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法学学者认为,其符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法理。人民共享社会治理成果,具有天然法益正当性。

□本社记者 薛应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什么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什么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该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后会对民众生活产生哪些重要影响?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加良。

吕德文认为,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进行了系统、全面总结,为下一步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刘加良表示,报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符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法理,未来社会将会更加稳定有序。

“共享”是目标

“共建共治”是手段

记者:如何理解“共建共治共享”这个概念?

吕德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标志着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变革。

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预示着社会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其主体开始多元化、丰富化。共建,指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治,指调动各种手段,如宣传、综合治理等;共享,是目标。全民共享,即社会治理不是为了某个阶层,而是为了让所有人享受安静团结的氛围。

综合来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对治理手段进行了明确,即要改变过去以政府领导、行政法律强制为主的刚性治理手段,调整为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力量进行社会综合治理,从而形成刚柔并济的治理手段。

刘加良:根据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法理,人民理应对打造良善有效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所参与、有所贡献,不能坐享其成。换而言之,“共享”是目标,为促进“共建共治”提供动力和指引;“共建共治”是手段,为实现“共享”提供切实的保障和可行的路径。

获得并维护良好的公共安全,是推进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所在。在安定有序的状态下生活和发展,也是人民不断增长的正当需求。国家和社会必须有所作为以满足人民这种正当需求。社会治理的成果由人民所共享,具有天然的法益正当性。但它需要全民参与、共建共治,方能共享。

三大特点:

多层次、网络化、柔性

记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到底是什么格局?它包含哪些内容?

吕德文:过去我们谈社会治理,更多强调的是社会治安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以社会治安管理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化、柔性与预防性为特征的社会管理。

首先,它是多层次的社会管理,内涵更加丰富。包括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信访问题的处理、影响社会稳定的安全生产问题的处理等。这些十九大报告中也均有涉及,如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等,还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其次,它强调治理体系的网络化。过去,我们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层级制,即按照政府机构设置,从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到市县镇(乡),层层传导。现在,我们强调多主体、多元力量参与,从而形成了政府专门机关和社会群众治理力量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比如基层的群防群治力量、社区志愿者、红袖章,以及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形式,让司法社工参与禁毒普法宣传、观护帮教等。

另外,它是预防性、柔性的全方位治理。过去,我们的社会治理更强调事后事中的干预。现在,我们强调通过细致工作、走访、排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过前瞻性、预防性的工作,让不安全不稳定事件少发生、不发生。比如一些小区通过安装视频监控预防发生盗窃事件,一些人民调解机构吸纳社会能人参与基层矛盾化解等。

刘加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党、政府、社会、人民对社会治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缺位、不越位、合力共谋的格局。对权力主体而言,法定职责必须为,不能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对社会力量而言,要尽快提高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不能无心无力,也不能有心无力,更不能有力无心;对人民而言,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意识更为重要,不能漠不关心,或刻意回避。

安全感将稳步提升

记者:这种新格局形成后会给群众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吕德文:社会长期稳定,人民工作生活安全感大幅度提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按照一般的历史发展规律,大变革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造成社会动荡。但是我国目前民众的安全感指数排在世界前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让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更加平稳、健康,从而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刘加良:这种格局形成后,社会将更稳定有序,普通群众生活将会拥有更多稳定的预期。群众之间发生纠纷后,也能得到更高效、权威的解决,受纠纷冲击的社会关系,也将得到更有效的修复,更为久远的维系。

记者:打造这种格局,我们该做些什么?

吕德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渗透到了社会每个领域。它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可以发挥各种积极作用。比如,在赈灾过程中,可以积极发挥党支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我们社会治理非常可用的现实力量。强调政府主导,是因为政府掌握大量行政资源,强制力量多,可以在关键时候发挥强制作用。社会协同,是基于当前我国已形成开放、多元化的社会。群众的需求、利益已丰富化、多元化。为了使大家彼此的利益不发生冲突,社会组织的参与就非常重要。公众参与、公共参与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比如过去公安办案走访、调查,治安巡防、联防,都“走群众路线”。

刘加良:打造这种格局,民众要有“谁受益谁参与”的意识,权力部门、社会要坚定“人民的需求就是努力进取之理由”的认识。普通群众应多积极参与、多讲规则、多提合理化建议、多善意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