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绍市农培转办发〔2015〕3号:2014年绍兴市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总结

 私库皆书 2017-11-20


2014年,全市农民培训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坚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促进就业创业、围绕文明素质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载体,突出培训重点,拓宽培训领域,提升培训成效,切实推进我市农民培训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今年,全市投入财政资金2196.03万元,共培训9.43万人,完成计划的157.17%。其中农村两创实用人才2.23万人,完成计划的111.5%;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49万人,完成计划的124.48 %;为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全市共计培训2652人。成立农民学校5所,初步形成了“省农民大学、市农民学院、县域农民学校”农民培训新体系。

一、建项目抓转型,促进培训提质升值。

农村实用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从项目设置到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手段,努力协调统筹相关职能部门的农民培训计划,积极统筹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形成合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1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行项目制管理。各地深入村、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农民需求,编制农民培训年度项目计划,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和特色培训项目目录,实行项目制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诸暨市十个一百工程(百名水稻轮作养殖技术骨干、百名水果种植技术骨干、百名乡镇农技骨干、百名香榧种植养护能手、百名珍珠工艺品制作能手、百名名茶制作能手、百名服装裁剪设计人才、百名电子商务网上营销人才),在自愿报名、逐步推荐、择优选择培训对象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项目实施方案,重点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新昌实施“乡村厨师三年提升培训”、“农村排舞指导员二年提升培训”、“农产品经纪人五年提升培训”三大项目计划,稳步推进,已累计举办乡村厨师培训18期,424人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举办农村排舞指导员培训16期,997人参加培训;举办农产品经纪人15期,1000多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中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有序推进。全市选送了138名由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产品电子商务创业者示范性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种养业大户和农村生活污水专管员等优秀人才参加省农民大学高级班研修;市农民学院组织全市130个农家乐经营管理业主开展了乡村旅游经营管理高级培训;诸暨紧紧依托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开展一系列市级培训。这种分层分类和“送出去、引进来”方式,大力开展中高层次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促进培训增效增值,也深受农民欢迎。

3培训手段灵活运用更显实效。各地不断推出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分段式培训等手段,使培训增效。上虞把淘宝美工、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等培训办到汤浦童装城,为童装城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主定向培训服务。对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采用一班次对接农时季节全年分段培训制,努力做到实际、实用、实效。越城区的村干部培训组织学员到诸暨枫桥“老杨工作室”进行枫桥经验现场教育活动。嵊州招生了421名学员单独开设花木、畜禽养殖两个专业组织学历提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抓特色亮品牌,农民培训增绩效。

根据绍兴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突出地方特色,积极打造培训品牌。新昌县开展农民的“网格化、品牌化、有效化”三化建设,“三大县字号”品牌受瞩目,初步形成了一产“新昌茶师”、二产“新昌技工”、三产“新昌阿姨”农民培训品牌,顺利实现了农民培训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提升型的根本转变。据统计,新昌已累计培训茶叶相关从业人员6848人,其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证书的“新昌茶师”达4568人。“新昌茶师”的崛起,有效带动了全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县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产值源自于茶产业,茶叶总产值超10亿元。仅茶叶一项,每年就可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茶叶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新昌农民的致富产业。诸暨实施的“五年轮一遍”“菜单式”培训的“新民讲堂”,随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序推进,今年又在91个行政村开设了455堂讲座,既有法律、科普、文明素养等公民素质类模块知识,又有产业特色的农业实用技能模块,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嵊州市亮出的 “越乡嫂”品牌,为使这一品牌辐射更多的城市,嵊州市区职工农民培训学校积极拓展培训项目,对培训项目深加工,在月嫂品牌项目基础上今年推出养老护理项目,开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护理、疾病预防等课程,培训合格者颁发护理员职业技能证书,并对接就业市场推荐学员去养老院参加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

三、建网络抓管理,开创农民培训新局面。

1全面实行农民培训信息化管理。应用绍兴市农民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培训办班网上申报和在线管理,并进行实时监控、全程监督,实现省、市、县信息联动和实时动态双向交互,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培训管理机制得到了创新发展。目前在该系统中已有3904班次的项目申报信息和17.5万人培训学员的基本信息。

2开展培训机构招投标。我市农民培训机构管理已全面推行农民培训机构准入制度,设定培训机构资质条件,实行认定制度。2014年越城区及市直开发区、上虞区通过招投标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择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确定其承担的培训项目,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3办班管理新常态。各地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办班管理运作机制,呈现培训管理新常态。嵊州的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考核全程化管理制度,农民培训质量月专项检查等活动;上虞的基地投标确定制、事前核准制、随机抽查制、小组监管制五个改进措施;越城区和市直开发区办班管理 “三明确和培训教学 “三结合,明确办班管理人员的带班要求,培训授课教师的讲课要求,培训学员的听课要求,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教学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采取连续培训和分段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现场指导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四、建平台抓建设,提高农民培训水平。

1建立完善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农民教育培训平台。柯桥、上虞、诸暨、嵊州、新昌已全部完成农民学校组建工作,完善了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分级分层培训体系,也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增强农民创业能力、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

2建立了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建立了一支由生产技术类、经营管理类、技能服务类、民间技艺类、特色产业类、公民素质类、创业指导类共七大类组成的市级农民培训师资团队,不断提高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3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教材建设。市农民学院启动开发《法律法规类》、《经营管理》、《创业指导》等农村实用人才公修网络微课程。新昌县修订了《新昌农民培训系列教材》,增编《新昌小吃》、《新昌阿姨》、《农村婚姻家庭咨询辅导员》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培训辅导用书,为新昌阿姨、新昌技工、新昌茶师等特色培训品牌量身定制嫁衣

五、抓载体强宣传,营造农民培训氛围。

1技能比武常规化。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九届农民职业技能比武。各区、县(市)通过层层选拔,积极参赛,18名选手获得了由市人力社保局颁发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为我市五星级民间人才候选人,29名选手获得相应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比武活动,进一步激发农民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热情,达到以赛促训,以赛提质的目的,营造我市优良的农民培训氛围,让全市的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各地开放办赛,诸暨市举办了第二届美丽乡村·诸暨特色招牌菜大比武和百名服装制作技能比武、百名珍珠工艺品制作加工技能比武、薯王擂台赛、第二届美丽乡村诸暨特色招牌菜大比武;嵊州市举办了越乡小笼包制作技能大比武。

2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宣传报道。通过浙江电视台《新农村》栏目、《绍兴电视台》、《绍兴三农》、《绍兴日报》、《绍兴市农民培训网》等广播、电台、报刊、网络和各类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农民培训政策和科技致富、自主创业致富等先进典型,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热情。柯桥区全年发布工作动态报道60多篇;越城区召开各种形式的就业招聘会50余次,累计参加单位近1200余家,推出岗位近万个,近2200人通过招聘会、人才市场实现就业在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成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