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师个体主动反思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7-11-20 | 阅:  转:  |  分享 
  
《教师个体主动反思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柳河县建设小学王秀芝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1.研究背景

教师教学反思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为新课程改革呼唤反思型教师,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都需要教师学会反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与实践后批判性的、理性的、客观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可以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课程设计,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个体主动反思,是指站在专业的角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自觉地、探究地深刻反思,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清晰和明确起来。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之后,自身专业化水平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综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不会反思”“害怕反思”比比皆是,“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常常困扰着我们。有时教师的反思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而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反思,就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2.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旨在帮助教师学会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与反思,尤其是对教师角色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并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具有幸福感的职业。同时重视教师的精神状态的发展,倡导成功体验,采用人文关怀等方式,调动教师的内驱力。帮助教师树立反思意识,形成自身反省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达到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更高境界,倡导写反思随笔,稳定收获。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反思,就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论、假设的再认识与矫正,是一种有益再学习过程。反思的目的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思考、评判,努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完成教师个体关于教学的经验构建。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呢?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教学情景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仅仅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去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的”的工具,而是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专业,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不断的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已有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经验,努力探求实现理想的教学境界。因此,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就必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能力。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教师个体主动反思策略研究”,是一项涉及应用研究范畴的课题,其宗旨是通过对教师教学法反思的教育干预,从中学教师特点出发,探讨实现教师主动反思,自律学习的基本途径。因此,该课题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反思等;

(2)教师教学反思的评价问题;

(3)影响教师自律学习与反思性学习的环境优化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干预培养是本项课题的重点,在实验设计上,主要采用前后测对比研究,在实验手段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具体做法:①理论学习,为实验教师提供国内外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文献,实验者可自主选择内容,安排学习进度,记录学习心得。②国内外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案例,给实验教师以直接示范,实验教师随时将自己的认识体会记录在案。③教学法反思与行动研究程序指导。

四、研究的实施步骤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1—2017.3)

学习本课题相关资料,对教师的反思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而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课题的实施阶段(201.3—2017.11)

以个案分析为入手点,以年级组“现象描述—问题诊断—研讨预设—实施预设—个案研究”的小课题教研为基础,再搭建平台组织同问题的模块式研修互动,提升有效实施策略,如此循环往复,积累成果。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总结阶段:(201.11——2017.12)

(1)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研究论文及案例。

()形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及主管领导鉴定结题。























2









献花(0)
+1
(本文系心如止水67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