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籽话历史——瓦当正传(二)

 秦岭之尖 2017-11-20

很多人不知道瓦当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真正了解一下瓦当。

青籽话历史——瓦当正传(二)

瓦当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瓦当俗称“瓦头”也叫“滴水檐”,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装饰美化和蔽护檐头的部件。从字面上讲“当”为“底”,古代建筑中,瓦是从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瓦当是屋脊最前端的一片装饰瓦。一片瓦压一片瓦式排列下来,似鱼鳞。瓦当下面是木质椽头。“当”的作用是:可以抵挡风吹、雨淋、日晒,保护木质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青籽话历史——瓦当正传(二)

瓦当样式在中国古建筑中主要是圆形和半圆形两大类,据我个人观察,在江浙、福建厦门、云贵、广州等地特异性的也是有的,如:倒垂莲瓣形、倒垂葫芦形,倒垂观音净瓶形等。究其原因就是取其美好寓意。

青籽话历史——瓦当正传(二)

莲花瓦当

青籽话历史——瓦当正传(二)

汉代“天齐”半瓦当

据史料和现存古建筑及考古发掘证实,瓦当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形制、制作比较简单,光素无纹。到汉代以后进入了瓦当最辉煌时期。特别是图案上大量的采用文字瓦当图案,成为汉代瓦当的一大特色,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代,瓦当制作精细并在瓦当上装饰绘画。篆体文字的瓦当多为小篆体,因瓦形变体,刻画苍劲有力,排列和谐均匀,布局讲究,文辞多为寓意祥和,祈福护佑的吉祥语句。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湛的印章相媲美。

青籽话历史——瓦当正传(二)

西汉灰陶“央茫无垠”文字瓦当

青籽话历史——瓦当正传(二)

汉代文字瓦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