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排名广西不乐观 心血管疾病防控不容忽视

 十一jinm09 2017-11-20

早上8点开始,一台接一台做心梗患者的介入手术,凌晨2点才下班,对李浪教授所在广西一附院的心内科导管室医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体力都是透支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么多心梗病人在那里,做不完啊。“李浪教授说:“这几年,作为临床介入医生,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心梗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年轻化。有时候,我对做手术的患者说,你比我还年轻啊,你就躺在这里了,你才40,你这个血管和人家70岁的老人一样。”

2017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排名广西不乐观 心血管疾病防控不容忽视

空前防控压力:广西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不乐观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上升阶段,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现有心血疾管病患病人数约2.9亿,超过总人口数的1/5。

今年五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分省数据结果则第一次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对各个省份的情况进行了“扫描”。数据显示,广西全区在心血管 “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维度方面,虽然超重率、肥胖率、中心型肥胖率等指标上排名靠前,但是在成功戒烟率、高血压知晓率、血糖检测率、高脂血症治疗率、高脂血症控制率等指标上,在全国排名均在中下游水平,情况均不乐观,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压力可见一斑。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分省数据显示,广西在“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上排名全国第24位,在危险因素干预政策、慢性病保障政策、危险因素干预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指标上的排名也尚需提高。

下游救人成本很高,上游需要管起来

“作为介入医生,我们其实很被动,我们是在心血管防控的下游,就是一个人掉到水里了,我们用各种技术手段把这个垂死挣扎的人想办法从水里捞出来。“90 年代从新加坡留学回广西南宁的李浪教授,在心梗治疗第一线已经工作了超过20年。作为广西心血管病的学科带头人,他也同时担任广西胸痛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

走遍广西所有地级市的李浪教授谈到心梗救治工作时,感受颇深:“医院的救治能力是什么?三级医院从落水的患者里‘捞人’出来的技术手段比较多、比较成熟,好的基层医院“捞人”手段没有那么多、但还有一些方法,落后的基层医院缺乏技术或者缺乏”有规范的技术,从水里捞人就得徒手上。”

2017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排名广西不乐观 心血管疾病防控不容忽视

李浪教授说:“这里有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基层医院发展胸痛中心?因为只靠三甲医院不能救这么多心梗病人,心肌缺血时间一长就会坏死,这是不可逆的,能在患者就近的医院接受治疗是最理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只关心治疗的下游。上游呢?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是非常明确的,是可防可控的,为什么不把上游的危险因素管起来呢?为什么要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再拼命用各种技术手段去把人捞出来? 这个下游捞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们培养一个介入医生有时候需要五年时间,救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天就能做到。在这个问题上,从公众对于心梗的认识,到全社会从疾病教育和危险因素的筛查,都做的远远不够。”

我们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健康体检方式,加强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危险因素筛查意识。更应该呼吁媒体和社会大众加强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充分认识,电视台,公交车,等公共设施的地方应当加强对于心血管健康教育的宣传。

实现心梗死亡率拐点更要讲方法

李浪教授介绍说,广西胸痛中心的建设从2014年开始。经过共同努力,2015年广西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胸痛中心联盟,特别欣慰的是第一批就有20多家医院加入,现已经发展到将近50家医院。2017年中国胸痛中心年度质控大会上,广西是质控奖获奖最多的省份,包揽了金、银、铜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金奖,并成为全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

2017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排名广西不乐观 心血管疾病防控不容忽视

广西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三甲医院、基层医院同时去囊括了金银铜三大奖项的省份。

“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开始,同时,全社会的公众疾病教育还没有跟上。可以说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心梗的高发是一个社会很容易就遇到的情况,我们广西的胸痛中心联盟上上下下几十家医院都在拼全力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关口,做正确的事情,这是最值得我们欣慰的。”

李浪教授谈到, “ 最近几年,还很欣慰的就是广西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去推动胸痛中心的发展。广西卫计委已成立广西胸痛中心质控中心,挂靠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政府的层面进一步推动广西胸痛中心的建设。“ 同时,李浪教授表示,他们已经在努力将胸痛中心的建设作为广西省心血管重点学科评估的一个指标。在将来,也许胸痛中心的建设成为医院评级时需要考察的一个指标。

同时,李浪教授透露,2018年广西胸痛中心建设下一步还要重点在转运治疗的体系化建设方面,入院后的院内科室合作效率方面继续加强,在急性期药物治疗的时间和24小时强化他汀应用率方面也要切实的抓起来,要让更多的心梗患者在24小时时间窗里能够接受到规范的药物治疗。 这些管理上的每一个指标,都关系到最后的治疗效果,李浪教授表示:“我们会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去做,一家医院一家医院的去审核。我相信只要重视了,这些方面必然会得到提高。”

同时,也会分梯队带动不同地市的发展,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一个小目标,这样广西的整体建设才能带动起来。把救治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据悉,2014年-2016年数据显示天津通过胸痛中心等系列的建设,心梗的死亡数字已经出现了下降。李浪教授说,广西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地域更大,区县更多,人口分布的情况,以及危险因素的防控基础和现状,都会给广西迎接“心梗下降拐点“带来很多挑战,他指出广西在癌症筛查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努力,走在全国前列。未来,能不能为更多的心梗高危人群提供免费的血脂筛查、规范的随访管理可能是广西在胸痛中心建设基础上,取得心血管病事业防控下一个成绩的重要抓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