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我单位的考察报告之一 通常,我们行长参加晨会的次数不多。一个礼拜他至多参加一次,有时两个礼拜一次,甚至三个礼拜才有一次。他不来,晨会一般由主管主持。 这天,行长终于又来参加晨会了。不光是参加,看样子他还要主持会议。只见他手上捏着一叠纸,不知是什么内容。 晨会一般规定早上7点半开始,可此时人员还未全部到齐。行长看了看时间,表示不等了,准时开始吧。 他说,刚刚总行(本市农商总行)抽查我们网点的监控,整个一天,发现了我们内部柜员9笔违规或差错。一天9笔,不少啊!从今天起,我们每天讨论1笔差错,分9次讨论完。每个人都要参与讨论,看看这些违规或差错是如何形成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后如何改进,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违规或差错。当然,差错总是难免的,但同样的差错总不能重复犯吧?犯过一次,以后还要继续犯,这说不过去吧?所以今天要开晨会讨论,先讨论1笔,另外的8笔,再分8次讨论完。 说着,行长将手上的纸展开。随后说,第1笔是主出纳的差错,按规定每天盘点三次库款,但小沈早上营业前这一次,没有盘点现金。 也是凑巧,小沈偏偏迟到了。此时已经7点35分过了,他才匆匆忙忙跑进来。行长说,小沈,你说说,按规定每天盘三次现金库存,你为什么没有遵照执行? 小沈刚到,脚还未站稳,突然被领导质问了一句,也不知怎么回事,顿时蔫了吧唧的,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低头支吾着。 行长说,一日三次盘库,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小沈一是迟到了,二是平时确实没按规定做,自觉理亏,就只能低声下气地承认错误。 行长紧追一句,以后呢? 小沈说,以后一定照规定走。 随后,行长又让边上的小蒋来谈。小蒋自然也只能依照小沈的路子走,承认做得不够,以后改进云云。 行长又叫了两个小年轻来“讨论”,也不过大同小异而已,一无新意。 行长可能不太满意,突然叫上了我,他说,沈辅导,你来谈谈看法! 差不多三十年前,我做过一阵辅导员,领导为“尊重”起见,常常以“沈辅导”相称。 本来,我不以为行长也会让我来谈,因为刚刚这阵我休假,总行抽查监控那天,我正好在假期里,故这9笔差错,沒我的份。既然牵扯不到自己,我也就“稳坐钓鱼船”,落得逍遥自在。但行长突然叫上我,倒是让人多少有点措手不及。 出于本能,我不可能“配合”领导。这些年来,我就是一个“刺头”,从来只跟领导唱反调;顺着领导的意思说话,自己还真没那种习惯。 我说,要我来谈,我首先要问,这些所谓规定,究竟合理不合理?规定如果是合理的,制订它们都是经过正当程序的,那我们当然要执行;可如果规定不合理,制订它们都只是凭长官意志,那我们是否要照着执行,就需要打上个问号了。 行长愕然。 我继续说,根据我这么多年来的观察,上面的这规定那规定,有好些是不合理的。就拿一日三盘库这条规定来看,其实并不见得十分合理,如何做,也是可以探讨的。有关这个问题,我早就写过文章,跟总行那些老爷太太们探讨过,但他们根本就不理睬你!既然通过正常途径跟他们探讨,他们不理睬;那你不遵守他们的规定,也就不能认为有多大的错。制订规则的人,本来就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向壁虚构,现在居然还拒绝从事实际工作的人的意见;那他们这样做,本身也是“违规”的嘛,本身也是“差错”嘛。他们也“违规”也“差错”,又有什么理由来教训下面这些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呢? 行长有点无奈,说,既然是制度规定,当然是要执行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说,不错,是要有规矩,但规矩必须是合理的;再说,上面的领导本身也是要有规矩来约束的。我也曾经数次跟行长你探讨过这方面的话题。行长的意思是,只要是上面的规定,就是正确的,就要不折不扣执行。我在这个问题上跟行长是有分歧的。我历来不认为凡上面的规定就一定是正确的,事实上有许多规定就不合理嘛。上面的人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何况他们其实都是一些脱离实际工作、只相信強*權的人,那样的人就更容易想当然,更容易主观臆断嘛。所以,凡上面出台的规定,我都是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的。他们要证明他们制订的东西是正确的、合理的,就应该对我提出的质疑作出答复,要解释得让我心服口服。退一步说,就算这些规定都是合情合理的,仍然存在一个程序正当的问题。程序不正当,规定即便是合理的,照样可以提出质疑。无论什么制度规定,都应该欢迎别人来质疑,只有经得起反复质疑和证伪的制度规定才是接近合理的。可我们总行呢,他们从不给予答复!他们这种做法,怎么会令人服气呢?所以平时,我基本不照他们的规定走,我通常只依照自己认为合理的走。 此时,另外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现在担任信贷员的职工老黄说,沈辅导,实事求是讲,总行有许多规定确实不合理;但它们既然已经制订了,你就只能服从,不服从,他们就罚你的款,每笔差错少说也要罚100元。一天办100笔业务,他们盯着监控器,你只要让他们发现1笔,就是100元。你说,一般员工怎么吃得消?所以,规定就是不合理,你也只能听它的,毕竟權在他们手里,你翻不出他们的手底心啊。 我说,老黄讲的也是实情;但问题是,制度规定不合理,大家都逆来顺受,不论对错,一律照着执行,那上面就更加为所欲为了。我的看法,规定不合理,就应该有勇气提意见。 老黄说,提意见没错,但你让这些小年轻提,他们敢吗?就是老同志提,他们也不听呀。沈辅导,你这些年提了那么多意见,他们什么时候听过?所以,提意见也没用,他们定了,你就只能服从,规定对错与你无关。 我说,如果普通员工都是这样的心态,安之若命,那就只能任由權*力奴役了。至少我不会选择这样做。虽然上面不理睬我的意见,但它并不表明我从此就只能放弃。我不会放弃。他们不理睬,我还是要提,不断地提,提到他们觉得头大头疼! 老黄说,没用,沈辅导,早点死了这条心吧。 我说,我已经讲过,没用还是要提,知其不可而为之。本来,他们不理睬你,就是希望你死了这条心。现在你真的死了这条心,那就正中下怀,他们巴不得你这样呢!所以,我始终不言放弃,要对他们时刻保持一种压力。再说,他们制订那些不合理的规定让你遵照执行,他们这种權*力是谁赋予的?他们自身又做得如何?谁来监督他们? 老黄听到这里,笑了起来。小年轻们因为资格嫩,大家都不说话。 行长此时看了看表,说,有不同意见,说明大家思想活跃。好,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 于是散会。 不过,需要交代的是,行长自此以后再也没有提起另外8笔差错安排什么时间讨论这件事。就是说,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2017年11月20日 |
|
来自: 昵称41089678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