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庙题诗》王梨芳 越剧这朵起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申城上海的戏曲之花,在世界各地芬芳吐艳。 在我的印象中远离越剧故土的香江,演艺圈一直如火如荼,而戏曲相对冷清,对越剧的推广宣传更是廖廖。但了解内情的戏友都知道,其实在香港不乏爱越者,更有不少曾经专业出身的越剧人、票友一直在传唱,圈内更藏着龙卧着虎:有创建第一个越剧团队的真心爱越者;有来自国内的票友及各个剧团的专业演员和流派宗师弟子…… 跟随着陆派弟子王梨芳老师观看过她多个场地的演出,就是还没有去过香港观看,这个月十二日首次冒雨来到离深圳最近的上水“北区大会堂”观看。 这次的演出节目是多剧种展示,有越剧、沪剧、京剧等,承办方是香港春天艺术团,团长为原上海越剧院李水莲老师,早年到了香港就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戏曲文化、传承越剧艺术,经多方奔走,为团里申请各项演出机会,虽说政府也支持此类文艺演出,但资源有限且也有限制,演员们总要自己携着行头、不辞辛苦地前往演出地献艺,不为名利默默地奉献,只源自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越剧艺术的热爱。她们一向低调快乐地唱戏,兢兢业业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品格深深吸引着我。 观看演出中友善有素养的香港观众又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主动指引后来者就坐;与邻座点头示好;安安静静欣赏、热烈有序鼓掌;给人懂戏又懂仪的感觉让人很舒坦。以前去香港看戏没有那么大感受,经这次后从内心喜欢上香港的演员和香港的观众。 期待深港两地多些文化交流,祝愿香港戏曲百花齐放!越来越好! |
|
来自: cxag > 《南腔北调戏曲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