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这就是真实的著名画家黄永玉
2017-11-21 | 阅:  转:  |  分享 
  
这就是真实的著名画家黄永玉

黄永玉(1924.7—)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湖南凤凰人。

擅长版画、彩墨画。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活动,任长城电影公司剧本特邀撰写人,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1953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人丑还不努力读书

“肿眼泡,扁鼻子,扇风耳,大嘴巴,近乎丑。”

丑,而且不是一般的丑,这是祖父对黄永玉的第一印象。

父亲自我解嘲:“这孩子胖,一胖遮百丑。”

不但丑,还胖。还不爱读书,十二岁那年,黄永玉离开家乡,外出求学。

开学第一天,将领到的书全卖了,换成袜子和肥皂。学期结束,别人顺利升级,他收到的是:成绩欠佳,记过,留级。读了三年,留级五次,同学戏称“黄逃学”。

十五岁那年,黄永玉和同学了打了一架,伤人严重,又被“留校察看”。

黄永玉心想:“都这么大了,走吧!”回去收拾袜子和肥皂,就真走了,断绝了和家人的联系,开始了浪迹天涯。1944年,黄永玉流浪到了江西信丰,在某教育馆谋了个小职位。并爱上了一位有钱将军的女儿,叫张梅溪。

黄永玉没钱、长得丑,张梅溪第一眼没看上他。和一个航空站的青年打得火热,

航空青年知道张梅溪喜欢骑马,每次来都牵一匹马,带她去游山玩水。

黄永玉连单车都没有,唯一能够拿得出手就剩有那只破烂的法国小号了。大清早,见张梅溪从远处冉冉而来,顺着太阳,黄永玉打开靠街的窗户,哗啦啦地吹起了欢迎的调子。后来身边的同事都知道,只要号声一响,一定是张梅溪来了。

那时候的姑娘单纯清澈,一个小号也能把她撩得春心荡漾,张梅溪爱上了黄永玉。

那位做过将军的父亲却坚决反对:门不当户不对,根本没有商讨的余地,

直接把张梅溪锁了起来。黄永玉难过万分,只身一人,离开信丰往上饶而去,

一天,沉闷的黄永玉接到一个电话,从赣州打来,是张梅溪,她放不下黄永玉,放不下这段感情,趁着看戏的当儿从家里逃了出来。黄永玉惊喜万分,租了辆单车,直奔赣州而去,一路不敢歇息,骑了十多个小时,天黑得连路都看不见了,黄永玉才作罢,找了个鸡毛店借宿一宿,天冷得不行,便拿了把鸡毛盖在身上,

第二天大早起来,把鸡毛一拍,继续上路。到赣州时,看到头发上全是鸡毛的黄永玉,张梅溪笑得流出了眼泪。黄永玉问:“如果有一个人爱你,你怎么办?”

张梅溪答:“要看是谁了。”黄永玉说:“那就是我了。”张梅溪说:“好吧。”

黄永玉后来这样写道:“我们的爱情,和我们的生活一样顽强。生活充实了爱情,爱情考验了生活的坚贞。”

1977年的时候,黄永玉得了份差事,为毛主席纪念堂画巨幅山水《祖国大地》,

画作长29米,高9米,说鸿篇巨制一点也不为过。画完之后,就有记者前来采访,想把黄永玉塑造成因伟大领袖去世而悲痛欲绝、不能自已。然后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焚膏继晷地要将领袖的精神传承下去。记者问:“你在画这张画时,心里想什么呢?”黄永玉答:“已经画了八十多天了,天天画,就想早一点能完成它。”记者更正:“不不不,我是说你画的时候在想什么?”黄永玉答:“很累,希望早点完成任务。”

记者:……怪就只能怪记者太天真,完全不知道黄永玉的脾气。还在香港流浪的时候,黄永玉办过一次画展,港督郭亮洪慕名而来,本是绝大的面子,黄永玉不干,竟一度要把他赶出去,后经朋友劝说才作罢。黄永玉一生办过无数画展,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习惯:不请首长、不剪彩。这一套,他不喜欢,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只有一次例外,2006年,黄永玉在北京办画展,竟破天荒地请人来剪彩,这人不是首长,也不是首富,更不是明星。而是一个花农,普普通通的平民老百姓。只为感谢当年的“送花”之恩。文革时期,黄永玉被打成了“反革命”,亲人离散、好友反目,只有这位花农不计厉害,春夏秋冬,一辆自行车装来五六盆花,对黄永玉说:“别难过了,看花吧。”黄永玉:“你别来了,我是反革命,要影响你。”花农说:“不怕的,我三代是贫农,都是栽花的,谁要是说我,我就揍谁,我不怕他的。”

黄永玉的画就像他的人,别具一格。或者说他的人像他的画一样,不落俗套。国画传统讲究“计白当黑”,画面多清雅,

黄永玉偏要“以黑显白”,画面看上去饱满厚重。

有人说,他的国画不正宗。

黄永玉说:谁再说我是中国画,我就告他。后来有学生写信给他,

说要成立一个黄永玉画派。黄永玉大骂:“狼才是需要成群结党,狮子不用。”

成名后的黄霑有一段颇为失意的日子,投资失败,负债累累,与女友林燕妮分手而散,搞得无家可归,还得四处躲债,死的心都有了。

黄永玉安慰:“失恋算什么呀,你要懂得失恋后的诗意。”黄霑也是性情之人:

“放狗屁!失恋都想上吊了,还有什么诗意,狗屁!”

话虽这么说,黄霑还是很感动:

“全香港都希望我死!只有他来安慰我。”

黄永玉成名之后,“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越来越多,

黄永玉不堪其扰,心生一计,凡是来求画的,不管男女老少,还是首长巨富,

都将他们带至屋后险峻乱山之上,乱爬数圈,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

最后狼狈逃窜,不见踪影。后来,干脆在自家的中堂挂上一则启示,

内容如下:

一、

保证舍下老小态度和蔼可亲,服务周到,庭院阳光充足,

空气新鲜,花木扶疏,环境幽雅,最宜洽谈。

二、

无论题材、尺寸、大小,均能满足供应,务必令诸君子开心而来,称心而返。

三、

四、

五、

此言一出,连一般的部长首长也不敢主动开口向他索画了。

白岩松曾登门拜访过黄永玉,一进门,就看到黄永玉正在院子赏玩他的红色法拉利。白岩松震惊:“老爷子,你都一大把年龄了还玩这个?”黄永玉说:“我又不是老头”白岩松说:“老爷子您这不是炫富嘛。”黄永玉说:“我能炫什么富,我玩什么就是因为它好玩。跑车就是一玩意儿。”那一年,黄永玉93岁。

抽雪茄、玩跑车,这个老头玩得比年轻人都在自在。老头会玩,那是出了名的,钱便是用来“玩”的。黄老爷子说:“那个钱你拿来干什么,又不吃喝,又不是干这个,留给孩子,然乖孩子将来变成一个败家子?慈禧太后是坏,但是她有点好,就留下个颐和园了,留下个故宫了,盖了个房子将来还可以留给以后的人,

以后的人说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就是考虑到这点了。”连白岩松都不禁感慨:“老了就做黄永玉。”

黄永玉在地上铺开纸张作画?黄永玉曾做客“杨澜访谈”,黄永玉说:“我们也害过人。”杨澜问:“为什么说害过人呢?”

黄永玉说:“反右的时候,我的学生做右派,我也骂过他。落井下石,虽然不是个大石头,也仍了几个石子,看到这个学生就难过。?这学生头发都白了,老学生,60多岁了,也是很痛苦的。所以我也不怕讲,因为我至少没有参与设计陷害人的那种事情,也不是执行者,是吧?但是也是可耻的。”他完全可以选择性遗忘,毕竟那些曾经无节制无下限地构陷亲友、背恩负义、落井下石的人,

还不是照样顶着大师的帽子,站在精神洁净的高度,大谈社会、核心、价值观、礼义廉耻,何来的反思和忏悔呢!黄老已经八十有余,白发苍苍,满脸褶皱,

要面对着全国千万观众,剖心自省,反倒让人起敬,在教授满地走,大师多如狗的年代里,这样的“老子”又有几个呢!

【360资料摘编】























1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