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是千古救心第一方!三味药救无数中国人,我们欠它一份尊敬

 儒学家风 2017-11-21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

列位看官,今天和你说上一病,和我们的心脏息息相关。这就是冬季常有、致死率较高的冠心病、心绞痛。



看官,今天的人,如果犯了心脏病,会怎么做?我们可能第一时间吃点急救药物,然后静止不动,好生休息,等待救护车或医护人员。说实话,在现代医学高超的救治手段下,我们大有可能转危为安。当然,心愿性猝死者,另当别论了。

但是,古人呢?在那个没有硝酸甘油,没有支架,没有救护车的年代,我们的祖先一旦犯了冠心病、心绞痛,他们是如何做的?



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满怀敬意地,在时光的剪影中仔细寻觅。

为什么要满怀敬意?因为我们要说的这个方法,真的是救了不少古代的中国人。他们其中,说不定就有我们的祖先。如果少了这个方子,这个世界上,有可能就不存在我们。

好了,闲言少叙吧。我们要说的,就是千古救心第一方——出自《金匮要略》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组方如下——

瓜蒌12克,薤白12克,白酒30毫升。这里的白酒,可以是当代的低度白酒。在从前,指的是米酒色白嫩者。这三味药干什么?放在一起,水煎服即可。

对,三味药,就这么简单。千百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是靠它续命的。



它们是怎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呢?

说先得说清楚,祖国传统医学没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概念。只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方子所治疗疾病的症状、机理,基本等同于今天的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炎等等。

那么,这方子所治疗的,到底是什么症状呢?这就是胸痛背痛,气短咳唾、喘息不已、舌苔白腻。至于脉象,则主要体现为沉弦或紧。这个就太专业了,我们自不必掌握。但是就前面的几重表现来看,已经和当今的冠心病、心绞痛无异了。



针对上面的这些症状,古人自有一番解读,说来妙趣横生。

古人很有意思,把人体比作一个小天地。我们的心胸部位,就是天。天,自然是晴朗的好。万里无云,通彻畅达。呼吸往来期间,无拘无束,十分惬意。这反应在人体上,就是呼吸自然、不喘不促,十分欢畅。

然而,这一切美好的光景,有的时候也会被打破。其诱因,就是胸阳不振。也就是说,这一片天空,忽然之间少了太阳。太阳没有了,便有乌云,就有湿浊之气而生。这反映在人体上,就是津液不得温化运行,最终聚而成痰。



痰一旦形成,会阻滞气机的运行。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心痛。阳气受于胸而转行于背,所以我们还会背痛。同时,痰浊阻于胸中,我们的肺气不再宣降有常,于是我们就会气短、咳嗽。由于痰浊凝聚,所以我们的舌苔就会白腻。这,就是古人对冠心病部分症状的理解。它是形象的,生动的,高度概括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瓜蒌薤白白酒汤就被派上用场了。



其中的瓜蒌,性甘寒而入肺,特别善于涤痰散结、理气宽胸。也就是说,它是专门清散胸中之痰的。它是治标的。



其中的薤白,性味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可以通阳散结,行气导滞而止痛的。打个比方说,它仿佛一缕太阳的光辉照射下来。它是通阳的。方才说过,因为胸阳不振,所以我们才会有湿浊聚于胸。如今,这阳光照下来,问题的根源就解决了。所以,它是治本的。



最后,还有白酒。它辛散温通,行气活血,可以帮助薤白行通阳之力。为什么说古人强调一定是白酒?白入胸肺,可以更好地直达病所嘛。

看官,这就是我们的千古救心第一方。虽然只有简单三味药,但是配伍十分精准。它之所以被称为第一方,除了出现的时间早之外(迄今约1800多年前),更因为它还有许多演化出来的方子,比如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半夏汤、附子薤白汤等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衍化而来。此外,说它是第一方,还因为这三味药各自都被现代医学证实,对心血管有积极的保护和疾病治疗作用。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经得起考验的。

不过,就是这样一张传奇古方,如果我们不说,你会知道吗?今天的中国人,还有多少对它熟悉和了解?



所以,我们欠它一份尊敬。

所以,我们要满怀精义地,书写它、了解它、品读它。

再把好方赘述一下:瓜蒌12克,薤白12克,白酒30毫升。这里的白酒,可以是当代的低度白酒。在从前,指的是米酒色白嫩者。这三味药放在一起,水煎服即可。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