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宋甲寅 2017-11-21

福建闽清县在宋朝也有一个人才辈出的姓氏,那就是云龙乡漈上村的陈氏,登科及第,扬名近200年。陈柄公初至漈上村开基。生子衲、衲生俨、俨生玩、玩再生五子:长深道、次祥道、三安道、四旸、五从道。除了长兄深道,其他四兄弟都考中了进士,被称为“五子四登科”。祥道的儿子行中、安道的儿子刚中、旸道的儿子积中,又先后登科及第,中了进士,叔侄考中进士的共七人,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当这个家门第七人中进士时,县里为其立“七进士坊”以表彰。但立坊之后,又陆续中了两名进士:陈从道的儿子陈和中(1154年进士)、陈刚中的孙子陈问(1235年进士),因此,实际上陈氏之家是“一门九进士”。

以下看卫星图,是陈氏在漈上村的初几代祖坟位置,了解一下龙脉水路。

1,卫星图一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蓝线条是水路流向,黄圈是漈上村陈氏初代陈柄墓,红圈是二代陈衲墓,蓝圈是四代陈玩墓。

2,卫星图二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2,以三条线箭头画出各坟墓的朝向,红圈箭头是朝逆水的。

3,卫星图三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3,上两张是三D图,这张是平面图。

4,卫星图四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4,黄圈所向是反弓水,蓝圈对的案砂突肚,只有红圈处砂水最有情。

5,陈柄墓的石人石马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5,先看初代陈柄墓,这原来是散落在山沟下的石人石马,现在是重新摆放的。

6,山下看陈柄墓处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6,仰看山上,红圈处是陈柄墓的位置。

7,陈柄墓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7,于陈柄墓前看坟墓正面全景图。

8,陈柄墓明堂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8,于坟前看明堂,前山高起横列。

9,陈柄墓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9,于陈柄墓后上方,俯看穴场。

10,俯看陈柄墓明堂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0,站在墓后高处往下俯看,可见明堂是右水倒左,但水是反弓的。

11,陈柄墓明堂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1,前山突肚,以所溪水就反弓了。

12,陈柄墓朝山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2,一看明堂,就知此穴不吉,所以我只大略看了一下碑向就走了。陈柄墓碑坐:酉山267、5度。

漈上村陈氏二代祖是陈衲,请看图:

1,陈衲墓来龙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陈衲墓是贪狼星出脉,在青龙砂外方侧看的,可见一点穴星的顶部,被本身的青龙砂挡住了。

2,陈衲墓行脉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2,贪狼星出脉,跌断再起。

3,陈衲墓穴星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3,红圈处是二代陈衲墓,蓝圈是四代陈玩墓。

4,陈衲墓侧看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5,陈衲墓正看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6,陈衲墓近看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7,陈衲墓碑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7,碑上刻“宋赠朝议大夫陈衲公”,由陈氏华侨集资重修于1988年。

8,陈衲墓明堂朝山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8,于坟前看明堂和朝山。

9,陈衲墓朝山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9,拉镜头看朝山,可见挂榜山和笔架山。

10,陈衲10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0,于坟后俯看明堂,可知白虎砂抱做案,前方收逆水。

11,陈衲墓后看明堂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1,于坟后看明堂和朝山,墓坐申山240度,丑艮寅甲卯辰俱有峰。

12,陈衲墓后俯看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13,陈衲墓后看明堂全景图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13,高处看明堂,逆水朝来,白虎砂作案,朝山呈秀。

14,陈衲墓左一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15,陈衲左二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16,陈衲墓右一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17,陈衲墓右二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漈上村陈氏四代祖是陈玩,从刚才陈纳第3图可知,陈玩墓葬在青龙方,那是葬到界水里了,看下图:

1,陈玩墓侧看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2,陈玩墓正看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3,陈玩墓上方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3,看此图可见墓上凹脑,犯水淋头,我爬上去细看,可见有明显的泥浆水流下的痕迹。

4,陈玩墓近看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5,陈玩墓碑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5,墓碑几乎全黑了。

6,陈玩墓明堂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6,于坟前看明堂和朝山,坐酉山周天268度。

7,俯看陈玩墓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7,于坟后俯看坟体,水泥造,都是近代重修的。

8,陈玩墓案山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8,于坟后看明堂,可见案山有点别扭,那是案山突肚之故。

9,陈玩墓明堂全景图

福建闽清县“一门九进士”陈氏祖墓

图9,陈玩墓葬于陈衲墓的青龙砂界水里,共用一个案砂,但陈衲墓的案砂弯抱有情,陈玩墓却对着小突肚处,朝山看似秀丽,但座下无龙气,空朝万重山也!

后语:陈氏初代祖陈柄墓青龙砂不抱,案山顶穴,明堂水反弓,并非吉穴。二代祖陈衲贪狼星出嫩脉,结乳穴,龙虎包护藏风,案山有情,逆水当面,秀峰作朝,参考卫星图看陈纳墓是龙真穴的无疑,为文秀科甲之发坟。四代祖陈玩墓,凹脑水淋头,也非吉穴。而三代祖陈俨不葬在村附近,我们没有考察到,其它一至四代的女性祖坟也没有考察到。而陈氏除了中九个进士,中举人和秀才的也不少,估计其他祖坟还有吉地共同发力荫佑。

观第二代陈纳墓是吉穴,从第五代开始中科举,是各祖荫而出生之发坟,但初代陈柄墓和四代陈玩墓不吉,亦留有不良的影响(损丁、贫困、官场被排斥打压、因事降职。)。查资料,陈氏子孙虽中了九个进士,最大官职是陈旸,任至礼部侍郎(相当现在的副部长,主要管教育的。)。陈祥道虽然有名,但只做了个太常博士(正七品),且仕途坎坷曲折。其他人在官场也不甚得意,终其一生亦是小官或无权之官。如陈刚中有机会入朝,却得罪秦桧被贬穷乡僻壤,染疾壮年早逝,乃至因家贫无力扶柩归葬故里,直到他孙子又中了进士,升官上任官之后,才得以扶柩回乡。其他还有不少细节就不一一说明了。

附录: 漈上村陈氏世家的中举成员略述如下:

陈祥道,字用之、一作祐之(1044—1116年),陈玩公次子。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登许安世榜进士,历官国子监直讲,迁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赐绯衣。著有《周礼纂图》二十卷,《礼例注解》十卷,《仪礼注解》三十二卷,《礼记讲义》二十四卷,《论语全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清乾隆年间,收录入《四库全书》。卒年七十二岁,赐葬。所作《礼书》与其弟陈旸《乐书》并行于世。陈祥道、陈旸并称为:“二陈先生”,配祀闽清文庙。漈上凤凰山下二公故宅,南宋朱熹题句云:“棣萼一门双理学,梅溪千古两先生。”

陈安道,字靖之,陈玩公第三子。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登黄裳榜进士,官宣德郎。

陈旸(1068—1128年),字晋之,陈玩公第四子。宋绍圣元年(1094年)直接应试“制科”,即皇帝在通常例行科举考试之外,亲自主持选拔一至二名特殊人才的“制科”考试。陈旸以“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中举,一鸣惊人,成为在“两宋”三百多年间仅有的41名“以大科名世”者之一(其中包括先于陈旸的苏东坡兄弟等)。更为难得的是,在41名“大科”得主中,陈旸是以仅有7名的“布衣”身份夺得桂冠的佼佼者之一(大多是进士及第后,再复中“制科”)。累官顺昌军节度推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显谟阁待制。著有《论语句解》十卷,《孟子解义》十四卷,《礼记讲义》十卷,《北郊礼典》三十卷,《乐书》二百卷。《乐书》二百卷被录入清《四库全书》。曾以言盐铁利,忤宋徽宗旨意,被夺职,旋而平反。1128年卒,享年六十一岁。兄弟五人,登进士者四;叔侄举进士者七。山乡僻壤,“五子四登科”,“一门七进士”,传为佳话。

陈从道,字由之,陈玩公第五子。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登赵逵榜进士。官太常博士、授两江路监司训、特授承榜郎。

陈刚中,字彦柔,陈安道次子,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李易榜进士,性格慷慨,有志事功。官迪功郎,绍兴初,上书言:“民办凋瘵,请罢冗良,去虚文,以足国用。”迁太府寺丞,应诏上封事,极力主议恢复中原,忤秦桧意。不久同年登进士第的胡铨以劾秦桧被贬韶州。陈刚中作启贺其行中有句:“屈膝请和,知庙堂御侮之无策;张胆论事,喜枢庭经远之有人。”又有句云:“知无不言,愿借上方之剑,不遇故去,聊乘下泽之车。”因而得罪了秦桧。绍兴十年(1140年)与张九成等七人同谪岭南。陈刚中被贬知安远县。不久感瘴(疟疾)殁于任所。因家贫无力归葬,直至其孙陈问登第后,乃得扶柩,葬于杭州凤篁岭沙盆坑。(陈刚中是有名的忠臣)

陈行中,陈祥道长子。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登张九成榜进士。授迪功郎。

陈积中,字彦载,陈旸长子。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何俦榜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陈和中,陈从道长子。南宋高宗绍兴廿四年(1154年)登张孝祥榜进士。

陈问,陈刚中孙。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登徐元杰榜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