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关照的几个层面

 缤纷生活 2017-11-21

 王慧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纷争,门派林立,可谓是云雾缭绕,虚幻玄妙,导致一线的语文教师无所适从。虽然语文新课改喊了十多年,但语文教学效益低的局面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改观,整个中学语文教坛仍在痛苦地经受着种种“非语文”和“去语文”因素的折腾。

一、语文教学失真低效的症结在哪里?

我以为,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弱化、课堂教学的应试化、求异化是语文教学失真低效的最大症结。

1.文本解读能力的弱化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对文本“硬读”的功夫,就是不依赖教参,逼着自己在文本中捕捉文本本身呈现的文字内涵以及作者的本意,在自身人生阅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建立对文本的理解。毕竟,文本的好多意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更不是读者可以硬塞进去的。

例如:在解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大部分老师对文中的四处省略号的解读都忽略了,而这四处省略号正是教学这篇散文的关键之所在。

第一处:“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里的省略号表示重复语言的省略。指导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点哭腔为好。

第二处:“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这里的省略号,一方面表达了母亲过分的快乐,另一方面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已经无所不在,竟然在说话方面的用词都注意到了。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读出话说一半突然停止的感觉。

第三处: “我那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这既是母亲临终前的牵挂,更是母亲对邻居们的重托,从而更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因此,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母亲心事重重、临终托孤时请求的语气。

第四处:“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既是我和妹妹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更表示出我和妹妹懂得了母亲话语的深意。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作者坚定的态度来。

这几处被一般老师忽略了的省略号的解读到位了,教师就完全可以设计一些学生的朗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悟人物的心情。

所以,语文教师的“硬读”功夫很重要,但现实情况又如何呢?有多少老师能不唯教参,静下心来自己去研读文本,去查找阅读与文本有关的资料呢?

2.语文教学过度的求异化

说起教改,恐怕这几十年来最热闹的就是我们的语文学科了,你是“诗意语文”,他是“绿色语文”,我是“生本语文”,还有“生命语文”、“生态语文”、“草根语文”,更好玩的是还有“文化语文”“绿色生态语文”……这么多的语文让人很是糊涂,是不是加上了这样那样的定语,你的语文就与别人的语文不一样了?考其实质,都是在贴招摇的标识,炒“创新”的陈货。

面对浮躁的教育生态,我们语文人能做的就是沉静下来,回归语文的本源,静心研究语文教育的规律。但是,在功利面前,我们的有些语文人为了沽名钓誉,有违语文的本质,过度的去追求语文教学的异化,这不仅误导了一大批虔诚的崇拜者,更害了我们的学生。

前几天,看到了这样一则关于《背影》的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和家长共同书写《背影》读后感。

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纯粹的读与看。

第一步——挑选最动人的读后感,由撰写者的孩子亲自朗读。

第二步:重读“望父买橘”,加深对这一部分文字的领悟。

第三步:播放歌曲,同时,教师把家长近一万字的读后感印发给学生,预留二十分钟让孩子们阅读。

该教学设计的作者是这样阐述设计理念的。“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家长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为媒介,启动了文本与现实的对话,也启动了一家三代人的情感对话。学生经历了一次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相信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读后感中,学生都会对父亲群体的生命价值产生更崇高的认知。”

看了这个教师的设计阐述,我除了佩服他的求异能力外,更多的是无奈和痛心。试想一下:“家长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与我们学生阅读《背影》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读自己父亲的读后感,这是在上班会课还是在上语文课?教者说“学生经历了一次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可学生不是从《背影》这一文本中得到的生命体验,而是从父亲的读后感中得来的体验,这是不是偏移了上课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不是让语文课堂真正地变为了“教堂”了。为此,严华银老师曾言辞激烈的批评过这样的课堂,他说:“如今的教材和课堂被思想、品德、社会、生命等各类教育主题强势占领,使不少语文课堂真正变成了‘教堂’。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变化,似乎已不在教师的考虑之中。这样的教学,让语文陷入了玄学和不可知论,课堂变成了谜语的世界,真正关乎语文的教学已不见踪迹。”

《背影》是经典的散文,它的教学内容怎么确定总得有依据,而不能随意生发,肆意拓展,上述的这则《背影》设计有多少语文的价值呢?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老师之所以这么教学《背影》,纯粹是为了标新立异,追求教学创意,殊不知,创意不等于舍弃语文课程的本质,否则越有创意,离我们的语文就越远。

3.语文教学过度的应试化

当下的语文教学似乎完全成了考试的语文,为了对付中考,有些老师从初一开始就进行中考模拟训练,没有学习的过程,只有练习和题目,语文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考试语文。

有许多教师会问:难道学生能不考试吗?能不中考吗?学生肯定要考试,但我们是否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语文素养难道是靠做练习做出来的吗?

说实话,如果是对照考试来搞语文教学,哪里用得着搞三年,只需一年就可以应付中考了,再多折腾两年应试效果可能会更不理想。所以,我们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研究语文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让学生有趣、自主地活学活记。

比如董旭午老师在讲烘托、衬托等写作手法时,就采用了“回归生活和语用现场举例讲解”的方法。他举了一个例子:娶媳妇放鞭炮是烘托,找一对伴郎伴娘就是衬托,因为烘托只是为了渲染气氛,助煽情感等。如果伴郎伴娘也打扮成了新郎新娘的样子,那就不叫伴郎伴娘了,那就应该是办婚礼的两家进行对比,看看到底谁家办得更气派了。衬托有主次,一切都为了衬托主;对比则不讲主次,只讲对比双方谁更怎么样。

董老师的教法可谓是生动有趣,那是因为他认真研究教法的结果。我反对过度死考死练,但我绝不反对适度的考测和总结。考试的“残酷”我们无法回避,关键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考练。我认为讲评试卷时老师不仅仅要给予答题方法的指导,更要自觉地把阅读试题的讲评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像课堂教学那样指导学生自主提炼出试题中阅读文本的人文内涵,使考试转化为学生的一种阅读积累,真正达到一种“痛并快乐地提升着”的历练境界。

二、理想语文课堂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新课标》是这样描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了。

《新课标》已经非常明确的界定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就是以语用为目标。所谓语用,即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是这样总结真语文的基本要求的: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所以,语用能力,是语文教育目标的核心;语用知识,是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语用实践,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途径。

我们不妨再看《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段文字,也非常清楚地点明了语文的性质——实践性、语文的目的——培养实践能力、以及语文教学的方法——语文实践。

三、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关照的几个层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以为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照三个层面: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遵循文体特征进行教学。

1.以语言为核心

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即一切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语言元素,要紧紧围绕语言训练展开。具体表现为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等。即使有其他的教学安排,也必须是为这些语言活动服务的。

例如,在讲授《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有一个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品味语言的教学环节:

出示课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扑”——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呢?

【明确】死的念头。带着理解读母亲的那句话。

(2)“抓“——母亲“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明确】母亲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我,怕我轻生。带着理解再读母亲的那句话。

(3)请再读这句话,看看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

①自己的病痛。

②儿子的脾气(赏析三处“悄悄”,分别体现出母亲的细心、耐心、小心。)

③儿子的病痛带来的打击。

(4)你们觉得母亲所说的“好好活”应该是怎样的“活”?

(5)你们觉得作者有没有真正领会“好好活”这三字的真正内涵,请读出相关句子。

这个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说就是围绕母亲的“忍”和“好好活”展开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语言的品味欣赏展开的,这就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2.以语文活动为主体

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它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事实上,现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不是由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而是内容的堆积、问答的罗列、形式的呈现、概念的演绎和结论的传递,甚至就是一个个题目和一个个答案组成的一堂课。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语文活动组成。

什么是语文活动?首先应该是语文的活动,而不是其他的活动。语文的活动,就应该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活动,听说读写应该是基本形式,但很多语文课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其他活动上。比如教学《木兰诗》就欣赏美国电影《花木兰》,教学《苏州园林》就成了苏州风情展,教学《皇帝的新装》,还要让学生表演一下现场情景……很显然,这些做法都不是语文的活动,或者说主要不是语文的活动。

研读余映潮老师的课例,我们会发现余老师的课堂基本都是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来推进教学的。比如,余映潮老师执教的《济南的冬天》一课,全课精心设计了两次学生的活动。

第一次活动:阅读课文,看“温晴”“宝地”“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的”“理想的境界”这六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第二次活动:美段细读——品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教师共设计了5道题,1道必做题,4道选做题。分别是,必做题:说说你发现的这段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选做题: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划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说说“顶”“镶”为什么用得好?4.品析“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

一堂课通过两次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总体上把握了文意,理解了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征,更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余老师所提出的“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语文课堂的完美境界。

3.按文体的特征进行有效教学

纪伯伦有诗句云:“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确实已经在应试化、技术化、功利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所以,黄厚江老师提出:要回到语文的原点,重新审视,重新出发。

找寻原点,从原点出发,就是探寻语文教学的规律。其实,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其特有的特征和内在的教学规律,抓住了特征也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路径。

例如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概括起来有四个特质: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弄清了古诗词的基本特质,也就明白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指向。那就是带领学生去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美学家朱光潜主张:“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出一种诗的境界。”因此,“入境”应是古诗词鉴赏活动的核心,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来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因此,鉴赏古诗词应该遵循古诗词的特质,按照“诵读——入境——涵咏”的路径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有效鉴赏的目标。

再比如文言文教学。从语言的特性角度来看,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唯其是“人治”的,所以必须重视人的体味、领悟。因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不能将字词孤立地从具体的篇、章中找出来单独解释,是绝对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学习的。鉴于此,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以“文”带“言”,“言”“文”结合,从而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所谓的“言文结合”我的理解是指疏通字义时,是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语词的语境义;分析篇章时,着眼于篇章的整合,又与具体的语词理解相结合,在理解中赏评,在赏评中理解,这样,“言”和“文”之间就有了多个来回,言文贯通,自然就养成了实而活的言语经验。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课例就是最好的明证。

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渐渐地却都成了盗版。在语文教学上,“色彩纷呈”的教学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兼容并蓄,但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才是第一要务。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让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致力“平淡中见功底,简单中见神奇,扎实中见智慧”,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走向“返璞归真”,真正走向有效高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