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云雁2016 2017-11-21

今年暑假,舒城县规划展览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笔者有幸和小伙伴一起在开放的首日从合肥赶往舒城,参观展览(展览的内容本号另有发布)。其中有一块不起眼的长展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当然就是今天正文中所提及的舒城县历史上的几次城市规划。说不起眼,正好这个展览在总体规划的模型附近,被后者抢了风头,另外大家伙来的看未来的前景,这块儿反而和周围的高楼大厦的图片和模型显得格格不入。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见识到大舒城这么多年来的大发展。

建国前城市建设

舒城县城,历史和现代地理均称舒城,位于县境东北部。建国前,街道狭窄弯曲,最宽处只有6米,总长3200米。主要街巷为鹅卵石路面,行人道路多为泥土路面,街道两边房屋除少数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外,余皆为矮陋的瓦草平房,且参差不齐;小街僻巷均为民房。特别是1914年夏季的大水灾和1938年5月11日遭日机轰炸,几成废墟。1939年始改名城关镇。抗战胜利后,城内商业虽有恢复,但无现代工业,是个消费城镇。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码头街建国后仍保留不少历史建筑

  • 龙舒路:原系考棚巷、云路街。1951年前,为鹅卵石路面,路宽约3米,高低不平。

  • 梅河路:原系县城北门外荒岗坟地和水沟马场。1931年,本县运输商高季茂等人筹款,县政府建设科技师顾*初负责测绘设计,在此拟辟公路,后因经费不济和战争影响,未成。

  • 鼓楼街:由凤凰桥街、古楼街和南门大街组成,南北走向,原是鹅卵石路面。为城内商业区之一。1920年夏,由城关商会发起、商户集资,曾整修一次路面。1934年,县人朱炳南领头集资又翻修了路面,改成中间3排条石、两旁铺垫鹅卵石。1938年5月,遭日机轰炸,沿街被毁房屋千余间。

  • 春秋路:建国前为马场。

  • 建国前,县城街道狭窄,不能栽树,仅在护城河外沿和柳树园、中山公园及城郊栽些树木。1947年秋,军队为守城需要,凡护城河外树林、竹林,全部砍光。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清代嘉庆年间的舒城县城池图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建国前舒城县城区示意图

1949-1980年城市建设

1949年,总面积2平方公里,有3000多户、7048人,为舒城县府驻地。

  • 龙舒路:1952年舒城县拨款拓宽改造,裁弯取直,命名和平路,1975年改名为舒茶路。

  • 梅河路:1952年辟为土面公路。1956年建砂石公路,命名舒晓路。沿路两侧建筑物均为1952年以后新建。

  • 鼓楼街:建国后,对沿街土木混合结构的平瓦房、草房,进行逐步改造,新建了一批市面商店房屋。1965年夏,十字街以南发生火灾后,由城建部门统一规划,新建了部分砖墙、瓦顶、水泥地坪、搭天棚大屋顶平房,沿街一面用女儿墙形式明面的建筑造型。

  • 春秋路:建国后,50年代后期辟为工业区。

  • 城关镇街道路灯,始建于1956年,当时仅在古楼、西大、码头、龙舒等主要街道,每隔50米安装一只钨丝灯,60年代末,改为镀锌白铁棚的白炽灯。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1949-1980年舒城县城区示意图

1980-2000年舒城县城市规划

1985年,舒城县城区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有13459户、常住人口40223人、在册人口37720人(农业人口5170人);城郊农村耕地2050.5亩。全城共有12条路、6条街、24条巷,街道总长17.5公里,其中渣油路面总长7700米,铺设水泥块人行道5800平方米。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舒城县城关镇平面图(1985年)

  • 龙舒路:1984年易名为龙舒路。先铺砂石路面,继改渣油路面。两边辟人行道、铺水泥预制块,临道两旁栽植法国梧桐树。1985年,龙舒路贯穿城区东西,长1100米、宽12米,东自龙头塔,西抵春秋路;再向西伸延至三里小学,又长1500米,为砂石路面,是城关镇东西向的主干街道。

  • 梅河路:1984年,集资15万元,进行扩建整修,路宽由原12米拓宽为26米,建渣油路面。起讫地点,东为舒城汽车站,西为春秋路,总长2500米,两边辟人行道,长5000米,水泥预制块路面,行道树有1252棵。

  • 鼓楼街:1980年以后,沿街群众和单位自筹资金,先后新建和改造了部分旧房。1982年,将原条石、卵石路面改造为渣油路面,全长830米,宽15米,北连梅河路(现伸延至杭北干渠南岸),南至周瑜桥。1984年将“鼓”字改为“古”字。

  • 春秋路:1980年代扩建为穿城公路,两侧人行道为水泥预制块铺垫。

  • 1982年下半年,成立了路灯配电室,归县城建局管理。到1985年止,城关镇主要街、路、巷共已安装汞型路灯195盏。每晚按时(夏天为20时,余为19时)送电,灯光覆盖面积达0.98平方公里。

  • 1984年冬,于三拐塘建400平方米苗圃,于城东新建“飞霞公园”,内有水榭、凉亭、曲桥、餐厅等;在龙舒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兴建街头小游(林)园。到1985年,较大绿化庭园12处,面积2150平方米;植树29211棵,其中行道树4500棵;街头小游(林)园1处,面积378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占有绿化面积1.2平方米。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舒城县城区影像图(1984年12月31日)

在汇总完《舒城县志》关于1985年资料和数据后,首先贴一张1978年以后舒城县第一个城市规划: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1980-2000 舒城县城市规划图

从这张图上,不难发现大部分的用地情况和今日差不多。有些规划路名和今日有所差别,比如华盖路(今高峰路)、鹿起路(今万佛路)、东郊路(今广厦路)、古津路(今南溪路)等。在交通方面,有公路,有水路,还有……铁路!!!没错,你并没有看错,确实有条铁路曾经规划穿过舒城县城区的西部,这条就是大家熟悉的合九铁路,并且在今天政务文化新区建设中的飞龙湖位置上规划了舒城火车站。至于规划如何灰飞烟灭,想必大家也懂得。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1958年版《安徽省挂图》中的合九铁路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1980-2000 舒城县城市规划图中的舒城火车站

1995-2010年舒城县城市规划

在带领大家看第二份规划前,先贴一张1995年的舒城县城区影像图: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舒城县城区影像图(1994年12月31日)

经历了十年的发展,舒城县城区似乎并没有显著的拓展。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北部开始有新道路的建设了。这里即将建设新的工业区,上文有提及建国后舒城县城工业区一直分布在西郊。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舒城县部分企业厂址(1996年)

从下图来看,笔者分析并无道理。在转移工业区的同时,城市规划上出现了大量的绿化用地,这是前一则规划所忽略的。交通路网方面,十五年前规划的铁路线路及站点消失了(1994年开工,1996年元月竣工)。道路名称和走向与现在情况近似。甚至,出现了少量的城东、城西的规划。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1995-2010 舒城县城市规划图

2004-2020年舒城县城市规划

进入21世纪,对于安徽省及各市县而言,是一个发展的契机。舒城也不例外,在经历了十年的历练之后,舒城变成了如下图的模样。如果把十年前的舒城在地图上的模样比作一只蜘蛛,而十年后的龙舒大地上已经结成了一张网,这张网就是就是舒城县城区的道路系统。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舒城县城区影像图(2003年12月31日)

舒城县经济开发区,2002年开始筹建,2006年2月被安徽省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这张图正是舒城开发区从筹建中的体现。而且看过我们之前发布的“舒城县影像地图”视频的小伙伴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城北几年之间从一片荒芜迅速变成舒城的新城区。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2004-2020 舒城县城市规划图

2004年10月孔集镇并入城关镇,这项行政区划改置对于此次城市规划起到关键作用,图中明显看出城区大幅度东拓。其实看到右下角的小图,小伙伴们眼尖的又会发现,这张规划图相比前两张更加接近今日的规划。只不过后来在这张规划图上又添加了城西、城南、城东各一小部分。

2010-2030年舒城县城市规划

上来首先贴出这张规划图,一个大外环圈出舒城未来二十年目标,政务文化新区、经济开发区、舒东新区、南溪新区、龙舒古镇……这一系列的新词汇的内容由这张图完美地包含和诠释。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2010-2030 舒城县城市规划图

2013年以来,舒城县已经建立起31.28公里的城区外环路、万佛湖快速通道。同时,舒城县也启动老城区改造和城东、城西新城区的建设工作。截止2016年初,官方公布建成区面积为20.4平方公里(网友测得16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文章的结尾,贴一下2010、2017年城区影像图及四张规划变化图: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舒城县城区影像图(2009年12月31日)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舒城县城区影像图(2017年10月27日)

舒城影像:舒城县四次城市规划 见证飞跃发展中的大舒城!

最后,以此文献给家乡舒城。祝愿充满希望的龙舒大地,龙腾虎跃!再创辉煌!

参考资料:《舒城县志》、“中国·舒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