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研博的我们,这五件事不容错过

 Miracle8822d08 2017-11-21


引言

科研有神坛吗?

答案是有!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直怀抱着我们的初心追下去,孜孜不倦。


科研有神吗?

答案是没有!再厉害的教授也扛不住饿两天肚子,拿诺奖的科学家也逃不了柴米油盐,人情世故。


所以不要因为读研博就让自己与外界隔离,更不要因为做实验、写论文或者弄专利等等,就变成一个只会搞科研的“怪物”,还不断抱怨“没办法,都是因为科研。”


科研不是钻进死胡同,它有方法也有技巧。


笔者给出这五条不容错过的建议,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促君顺利。


按时锻炼身体,一定要健康
1

歌德曾说“只有运动才能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我刚来读研的时候,发现办公室有一个柜子里装了各种药,治感冒的、治拉肚子的,甚至有治痔疮的和速心丸。搞科研本来是造福于别人和自己,如果因为深宅简出,不去锻炼,而惹的一身病,不仅得不偿失,而且毫无意义。


有一个被我们称为“科研狂人”的师兄,每天在实验室仪器能前坐八小时,办公室电脑前再坐八小时,日复一日,成果倒是不少,但是可惜的是年纪才25岁就有了颈椎病,脖子疼的时候总是用手拧啊拧的,“哎哟”声不断,旁边的我们看得也跟着心疼。


养成晨跑的习惯,给自己一个健康的早晨,就会拥有健康的一天,请记住,没有良好的身体,就不会有最佳的科研成果。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要总推说自己忙,如果早上是七点起的,那么就六点半起,给自己半小时锻炼,半小时很短,却能让你科研路平顺、健康。

 

学会用美食和新衣服犒劳自己
2

科研工作需要付出的精力绝对不比运动员的少。劳逸结合是永恒不变的制胜法则。


我本身是个吃货,不断改数据每天忙得昏头转向的时候,但一想到学校附近新开的小吃店,精神一抖擞,总能让我看着英文论文都倍感兴奋。


二十一世纪的研究生也不再是啃冷馒头、吃泡面和蓬头垢面。虽然是在校内,三点一线的生活圈,科研者可以不拘小节,但一定懂得真正生活的本质,学会把自己梳妆打扮、换上一身新衣裳出门,可以让你感觉这一天都是崭新的,心情也顿时开朗起来了。


杨澜有句话说,“我没有义务根据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衣服干净整洁,精神充沛饱满,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


其实犒劳自己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学会打赏自己,才会让自己充满激情,步步精进。

 

谈一场恋爱,找一个知心伴侣
3

前段时间,“募格学术”公众号也推送了“东南大学学霸情侣直博清华”的新闻。


我认真看了一下下面大家的评论,最多的是,“我科研做不好,原来是缺一个女朋友”“一边谈恋爱顺便学术讨论会”等等,正能量满满,幸福感爆棚。


我有时也问朋友“你为什么不找一个女朋友?”


朋友委屈地回答“没时间。”


我说“那你一起做实验的没有女生吗”


他略显尴尬地说“不合适。”


是啊,大多数研究生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一直单身,也因为这样,他们变成了一群快而立之年却依旧单身的“独行侠”。


怕爱情耽误科研,或者等自己硕士或博士毕业之后能找到更好的想法,听起来好像很在理其实显得特别幼稚。


因为读研博期间已经是学生生涯的末端了,而学生时代所遇的人、所见的事都是十分单纯而美好的。其实放眼整个人生,漫漫人生路,你就会明白,有个早点遇见的人有多美好。


很多人吐槽工科男周围全是男生,文科女周围都是女生这个问题。但其实这并不是个内部消化的问题,当我们跳出自身活动圈,敢于主动去把握不容错过的人,你就会发现找寻一份爱情其实比发一篇SCI简单。


最好的研博生活,应该是科研爱情两手抓、两不误、双丰收。

 

尽量不熬夜,高效率科研
4

我曾经有个室友,熬夜党,搞科研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每天晚上在实验室钻研到最后一个回寝,回寝之后两点还要复习完当天看的论文,有时甚至直接睡实验室,牙也不刷就开始第二天。


我曾经很佩服他,因为他所受的苦得到了两篇SCI的回报。


但有次寝室卧谈中,他大发感慨他科研过程中的种种苦衷,他竟然有段时间“晕文献”——看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头昏到看不清单词,只想吐。


平日里和他的交谈无不是与科研相关的东西。却时常听他说压力好大,好多任务还未完成!


后来,这位从早到晚兢兢业业,熬夜不睡觉纠结科研问题的室友,虽然被推荐到复旦读博,头发却日益稀疏,眼睛片下面的黑眼圈重得像一个国宝。


二十多岁的年纪活成了四十多岁的模样。


其实列一张作息表,按计划科研,给自己一个正常的生态闹钟,也就不会过得错乱不堪了。


高效率科研其实也是尊重科研,不要让熬夜变成家常便饭,高效率不仅会让你导师觉得你做了事,还会让你自己过得轻松些。

 

多学几门技能,及时应对就业形势
5

无论是读研还是读博,迟早也还是要进入社会的。


一个师兄面试回来,碰了一鼻子灰,很沮丧,他其实是比较优秀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经常待实验室,成果也不少,发了一篇SCI和专利。


但是,面试的HR看着清一色一样条件的研究生,不问论文和专利,却问“谁擅长Photoshop?”“谁精通ANSYS?”“谁有普通话的证书?”


完全跟平时要我们做的论文内容不搭边,但是仔细想想,HR好像问得都针针见血,十分合乎情理。


读研,不只是让你发SCI然后完成学校的毕业条件,而是培养你一种能力。


当你坐拥七十二般变化的时候,不管是去企业工作,还是高校任教或者继续科研,都会让你如鱼得水,而不至于落个目瞪口呆。

 


生活有时很奇怪,有的人努力半辈子买不起房,有的人动动小脑袋却年入百万,很多时候生活并不是看你有多拼命或者怎样死磕,而是看你过得是否有深度、广度甚至传播度。


人生需要高智商,生活需要高质量。


科研亦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