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合”都是注定的?

 圆角望 2017-11-21

图片来源:Cristina Spano


作者 Clare Ansberry

                

想必你在生活中也经历过难以忘怀的巧合,并且很想知道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奇遇。

 

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卡罗尔·蒂皮特(Carol Tippett)就经历过。她和丈夫埃迪·赫杰(Eddie Hedger)拥有一个清洁商用厨房设备的连锁店。2014年,小店接到一个大单,夫妇俩还没来得及庆祝,埃迪便在一场摩托车事故中去世。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蒂皮特为追加投资还是卖掉小店头痛不已。有一天,她坐上一辆出租车,想去看看一辆之前看中的卡车,但她还拿不定主意是否要买。

 

蒂皮特说:“我当时心里想,‘埃迪,你要是能在身边帮帮我就好了。’”出租车刚刚驶进停车场,广播里就响起了澳大利亚乐队“野人花园”(Savage Garden)的《情真意切》(Truly, Madly, Deeply)。埃迪给蒂皮特唱过这首歌,后来这成了他们的定情曲。蒂皮特说:“我浑身打了个冷战,一定是埃迪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我做得没错。”


卡罗尔·蒂皮特(右)与已故的丈夫埃迪·赫杰(中)以及他们的第一位雇员Chad Howard。Hoodz是夫妇俩所有的一个商用厨房设备清洗连锁服务供应商。图片来源:Carol Tippett

 

两件或多件事出乎意料地并发,谓之巧合。有时,事情虽巧,但却无关紧要。比如,你在夏威夷的某素食小馆里偶然碰到了一个同事和他的家人。有时则幸运有如神助,比如错过一班飞机而躲过一场空难。

 

对于巧合背后的原因,专家学者莫衷一是,有的归结为概率,有的说是天意,也有的认为是人的潜意识所为。英国统计学家、《不可能之事定律:为何巧合、奇迹和罕事天天上演》(The Improbability Principle: Why Coincidences, Miracles and Rare Events Happen Every Day)一书的著作者汉德(David Hand)说,巧合只是一种随机发生的概率事件。他用五个定律解释了何以会有不可思议之事,其中就包括大数法则。汉德说:“一件事虽然发生概率微乎其微,但只要条件充足,它就会发生。”

 

汉德表示,人们之所以给巧合赋予意义,因为他们想找出巧合发生的模式和规则,但巧合的产生并非被超自然力量所左右,其本身也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巧合的不美好和索然无趣。汉德自己也经历过让他讶异不已的巧合。他那本《不可能之事定律》出版的当月,一本名为《巧合》(Coincidence)的小说于美国出版。更巧的是,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伦敦教授研究偶然事件的故事,而汉德正是这样一位教授!小说主人公是位女性,与汉德的太太在同一所大学执教,生日和汉德是同一天,都是6月30日。小说作者艾恩芒格(J.W. Ironmonger)说,小说出版前,他从没见过汉德教授,也没看过他的书。

 

巧合事件虽然看似不大可能,但发生起来要比我们以为的更普遍,而且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将变得“越来越巧”,因为社交媒体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发现同天生日、同名、或三年级老师是同一人的机会。偶然事件频频发生,让一些人对巧合变得焦虑,心神不宁。他们可能上午看到一个人,下午又两次见到同一人,于是就多疑起来。

 

这种因巧合而多疑的人需要进行“巧合咨询”,这个词由贝特曼(Bernard Beitman)所创,他是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医学系前主任,著有《与巧合相连》(Connecting with Coincidence)一书。他有几个病人就需要这项咨询。贝特曼说:“巧合事件让有的人困惑不解,一天之中接二连三遇到同一个人,这让他们觉得有点受不了。”

 

有时,我们的潜意识也会制造巧合。比如,不给车加油,让车子在半路抛锚,这样你就无法如约去赴一个讨厌的约会。这个巧合看似意味深长——主观上的不愿意得到了客观附和,但若深究起来,搞砸这个约会的主要原因是你的意愿。

 

基于2016年一项对1,551个经历过巧合事件的人所做的网上调查,贝特曼发现,最普遍的一种巧合是,你正想着给某人打电话,就接到了那个人的来电。他还发现,相信直觉或过度敏感的人往往经历的巧合也较多。性格外向、愿意和陌生人聊天的人遇到惊喜的机会也更大。

 

贝特曼认为,导致巧合发生的,除概率外,还有其他因素。他说,自己一生都奇遇不断,31岁那年他在旧金山的经历尤其令人记忆深刻。他的父亲当时住在康涅狄格州。晚上11点,站在盥洗池跟前的贝特曼开始觉得窒息,好像有东西卡在喉咙里一般,但他并没有吃什么东西。事情很蹊跷,但他还是上床睡了觉。第二天早上,他的哥哥打来电话说,父亲已于凌晨2点去世,死因是大出血导致窒息。 

 

贝特曼将这种经历称为“同步感应”,即远程体会或感受到他人的痛楚。双胞胎之间常有这种“心有灵犀”。另一种当属运气。比如,在需要A时候找到了A,或在找A时发现了B,甚至在一个你本不愿去的聚会上遇到某人,而经此人指点,你找到了工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博雷尔(Mary Ann Bohrer)供职纽约一家大型公关公司的同时,也为一个全美家庭暴力事件援助热线做志愿者。有天她接到一个人的电话,那人自称是热线服务资助公司的营销高管,从热线服务主管那里得知她在这里做志愿者,希望下周见见她。博雷尔告诉他,自己正在休假旅行。谁知机缘巧合,两人竟然搭乘的是同一班飞机,飞往得克萨斯州的普莱诺。聊过之后,他给博雷尔提供了一份工作,后者离开公关公司,全职服务于该热线。新工作给了她特别大的满足感。后来热线服务由联邦政府资助,现在博雷尔是匹兹堡的一个公关顾问。

 

博雷尔说:“反正就是很神奇,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而我们又在同一班飞机上遇到。”博雷尔目前正利用闲暇时间写一本关于直觉的书。

 

剑桥大学数学家施皮格霍尔特(David Spiegelhalter)不仅收集各种“巧合”,而且还热爱巧合,视巧合为随机因素。有对已婚夫妻发现,他俩可能出生在同一个德国小镇的同一个乡村医院的同一张床上。施皮格霍尔特最喜欢的故事,是有次他在媒体报道中看到,一根被刨出土的胡萝卜上套了枚遗失多年的结婚戒指。此事本身就够稀罕了,而更稀罕的是同样的事六年里发生了两次,一次在加拿大,一次在瑞典。

 

施皮格霍尔特说,偶然事件常常意味着风险和坏事。而他认为,巧合属于积极的偶然事件。“碰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对一个陌生人倍觉亲切,这些事都具有相当的正面意义,可加强我们与他人以及我们与世界的联结。”

最常发生的10大巧合


  1. 想到一个问题,还没问出口,外界(例如广播、电视或他人)就给出了答案。

  2. 想到一个点子,然后在广播、电视或网上听到或看到了同样的点子。

  3. 正想着给某人打电话,那个人就打来了。

  4. 由于你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方,所以在职场/学业上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需要一样东西,但自己什么也没做,这个需求就被满足了。

  6. 被引荐给一个人,没想到此人在工作/事业上帮了我。

  7. 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遇到了旧友。

  8. 电话响起,无需看屏幕也不用听个性铃声就知道是谁打来的。

  9. 缘分帮助我决定了自己的求学道路。

  10. 说曹操曹操到,这个“曹操”有可能突然上门拜访,有可能出现在我办公室,也有可能在礼堂或街上和我擦肩而过。

   

来源:贝特曼(Bernard Beitm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