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窥视一个新兴的中间阶层 | 有好书 #005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你从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应聘了一家外资企业的工作,尔后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做中层管理人员。夫人可能原来在一家民营企业做管理工作,后来辞职做自由职业者。工作上可能没有体制内稳定,但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收入也要比体制内高出一大截。家庭年收入大概三四十万。你们居住在商品房小区里,房产差不多是十几年的家庭年收入,一辆汽车大抵是一年工资。一年差不多消费一半的家庭收入,其中可能还会买五六件大大小小的奢侈品。五年前,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处于社会当中中等偏下的位置;如今,你觉得自己大抵位于中间,而你对自己的未来抱有信心,觉得五年后,可能打中等稍微偏上的位置。无论是从职业地位上,还是从经济收入上来到看,你都很有可能觉得自己处于中不溜丢的位置,但是你依然觉得自己不是中产阶级水平。当你有了孩子,你很重视他(她)的教育,期望孩子能有个好成绩。于是乎,你就带着孩子上辅导班,参加志愿者活动。工作学习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剩下的休闲时间有限。早上出去跑步,小区的大爷用地方话问你打招呼,你还能听懂说了什么,不过你只能用普通话回他。对于自己这样子的生活,你大抵还是满意的;对于社会,你既不觉得它很公平,也并不觉得它十分不公。

这就是上海大学张海东教授的新书《中国新社会阶层:基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实证分析》所要给我们展现的一个新社会阶层“平均人”的概貌。基于丰富的调查资料,围绕经济、就业、阶层认同、生活、社会互动与参与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本书为我们展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简称:新社会阶层)这个群体的一系列特征,让读者一窥其究竟。

何谓“新社会阶层”

目前,“新社会阶层”一词通常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广义的,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它新社会阶层两部分;另一层则仅仅包括后者,也就是四大群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本书所采用的含义则是广义的“新社会阶层”。

这样一个群体,按照公开的说法大约有七千两百万人。他们大多处于社会中中流砥柱的位置。随着改革开放进行的市场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他们在体制外部门中自主择业,大多担任管理工作或是专业技术人员。与体制内的稳定不同,他们的社会流动性较强,在不具备确定性的市场中沉浮,为自己的生活打拼。较之社会平均水平,他们有着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具有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强的消费能力,在主观认同上也多将自己定位与社会的中间阶层。

一如上述假想的故事中所刻画的,这一群体大抵可以看作是中国新兴孕育出来的一个中产阶级。不过,从书中所展现出来的群体自身认同上却似乎并非如此。

“中产”为何不“中产”

在本书的第四章《新社会阶层的主观阶层认同》当中,展现出了我认同最有意思的情况。这一章分成了三个部分:家庭阶层认同、个人阶层认同、中产阶级认同。

就家庭而言,作者发现,新社会阶层的家庭阶层认同位置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与之同时对自己的地位上升持乐观的态度。虽说乐观,但也不过是从比中间稍低变成比中间稍高。更何况,整个社会平均态势都呈现出这样的结果。

在个人阶层上,作者划分了更为详细的类目:在职业上,新社会阶层认为自己要比平均水平更偏中上位置;与此类似的,还有在经济收入、消费水平、综合地位等问题上的态度。如果对中位数进行估计,那么新社会阶层在各个维度上都是明显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也高于体制内群体。

不过,家庭和个人两个维度上的自信却并没有延续到“中产阶级”认同上。在客观上,他们有比社会平均水平高出一截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在主观上,他们对自己的阶层地位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同程度。然而,无论是家庭和个人方面,他们中有七成对象都认为自己不属于“中产阶级”。论及原因,他们认为主要是收入水平、资产总量和消费水平等方面还达不到“中产阶级”的水平。

《经济学人》去年曾撰文写道,“以家庭年收入在八万到三十万来计,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了2.25亿的规模。” 以此来讲,新社会阶层绝对能勾上中产的标准,甚至还有部分超出。那么,这种主客观不统一的认知到底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猜想。在客观上,社会结构性制度和种种政策因素使得他们难以继续向上流动,这就让他们心存一种不安全感:不确定的市场并不能保持他们稳定的就业收入,一不留神就可能阶层“下流”。在主观上,由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中产观念“欧美化”:期望着带有宽敞院落的独栋别墅、一辆(或更多)中意的轿车、有格调的生活品质等等。因而,即便其收入水平超过社会中位数也并不认同自己处于的“中产阶级身份”。或者,换句话说,这就是全球化下,身份认同的再构错位。

收入、资产、文化、职业、权力、声望等等都是社会分层中需要考虑的要素。虽然此书的调查数据已经十分详细,但还是让人遗憾的地方:作者并没有为我们展现调查对象的一些基本情况,他们的年龄、职位、受教育程度、性别、婚姻情况等等。除了阶层认同这一点之外,全书所呈现出来而图景当中可以发掘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内容。它们都在等待读者在阅读和发现。例如,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购置汽车的时候,其消费的大抵相当于一年家庭收入。面对这样一个在慢慢发展的群体,无论你是否是其中的一员,你都有理由来看看这本书,因为它为你展现了一个在中国社会中注定会发挥巨大力量的群体。


文 |  杨新宇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在社会学中,要研究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通常要研究他们的客观状况和主观态度,客观状况包括人口学基本变量、经济状况、就业状况等,主观态度包括社会态度、社会参与、社会互动等。这本书在研究新社会阶层的时候,涵盖了上述所有的方面,应该说,对新社会阶层这一群体的研究是比较全面和充分的。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使用了非常翔实的调查数据,对于新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描述。从学术贡献的角度讲,这本书对于中国的新社会阶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新兴的群体的基本状况,并且初步讨论了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对于社会治理、社会建设等问题的影响。

比如,书中指出,“面临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新社会阶层的健康成长,不断增强其社会信心、创新意愿以及合法经营意识,进而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以及通过对新社会阶层的社会态度及价值观念的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社会态度度与价值观念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独特特征。其中,大多数态度和价值观念都是积极的,有助于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消极的观念需要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社会阶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以上方面讲,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值得称赞的,它提醒我们去关注这样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的兴起与动态,也提醒政府可以调动他们的力量,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来。但是,另一方面,我认为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一个定量的研究,开篇没有对调研的基本情况,样本量以及样本的一些基本信息给出介绍;其次,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列举数据,进行简单的说明,没有给出更加深入的分析,书中很多地方告诉我们,新社会阶层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在一些具体的方面存在差异,或者不同城市的新社会阶层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并没有分析与讨论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最后,这本书在政策建议与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方面也没有给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按照本书的思路,新社会阶层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现象,但是这本书只是做了一个普查一样的工作,把调研的结果呈现了出来,对接下来的研究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这是读完这本书之后略感遗憾的地方。

最后,我想提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虽然新社会阶层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特征,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忽视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某些方面,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比如个体户与外企从业人员在劳动合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如此巨大的差异,我们还能否把他们归到同一个阶层里?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关于新社会阶层如何界定的问题,书中给出的定义基本都是基于中央的文件,而不是基于调查数据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那么,我们能否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给新社会阶层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呢?另外,在具体的政策实施方面,我们该如何针对新社会阶层的特点去引导他们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上,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或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如何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