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创建“寒凉派”,提出火热病理论

 渐华 2017-11-22

中医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创建“寒凉派”,提出火热病理论

在中医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时期,改变了此前的医界因循守旧、泥古不化的状况,开创了中医学术讨论、交流与争鸣的局面。这一改变成为后来中医各家之始,为后世之表率,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就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家”时期。

中医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创建“寒凉派”,提出火热病理论

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学派。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从本期开始,我们就来逐一聊一聊金元四大家以及他们所开创的流派。

生逢乱世,破旧创“寒凉派”

刘完素生于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北宋政和七年(1117)因水灾随母逃难,定居今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刘守村)。而当时的人也称他为“刘河间”。

在他25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得了重病,曾经三次去请医生治疗,却都没有请到,致使母亲的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不久便病情恶化而死亡。这段不幸的经历,使刘完素悲痛欲绝,感慨万千,恨自己不懂医学而痛失母命,从此立下志向,专心学医。他初曾拜陈陈师夷为师,学成后独立行医,刻苦钻研。在河间、肃宁、保州等地行医10年,医术得到认可。

金代动乱,战火连绵,天灾横行,刘完素生活的河间地区,正是金人进攻中原的主要战场之一。连绵战火导致了疫病蔓延,疾病横生,疫病流行多从火化,他仔细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的论述,提出使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的主张。

中医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创建“寒凉派”,提出火热病理论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推移,病种也发生了变化,外感热性病和内伤热中症显著增多,然而不少医家仍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懂变通,习惯应用《和剂局方》中的温补药和香燥药物,给病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造成了后世所说的“温燥时弊”。

刘完素的治疗主张早当时无异于“异端”,彼时的中医学界早已是一片僵化保守,甚至形成按证缩方,不求辩证的通弊,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以致在医学理论上陈陈相因,“伤寒风冷”之说人云亦云。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朝廷要求使用《和剂局方》,又有不可随意加减的规定,因此他的提出的主张并未受到重视,尽管如此,刘完素仍然坚持辨证施治,酌情发挥,不少患者经他诊治,情况有所好转,刘完素也因高明的医术而名声大震。

在此种社会环境下,刘完素不为教条所惑,对古方特别是局方提出质疑,认为要发展医学必须结合现实提高治病效果。

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先后有荆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等从之,私淑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因此也被称为寒凉派,也有了“河间派”的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医术精湛,名声在外的刘完素并不为名利所惑,当时的金章宗为了拢络人心,请他到朝中为官,几次都被拒绝了。朝廷无奈,便赐给了他一个“高尚先生”的名号。

中医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创建“寒凉派”,提出火热病理论

没有一成不变的气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疾病

刘完素一生贡献显著,著作颇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1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3卷、《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治病心印》1卷、《刘河间先生十八剂》1卷、《素问原机气宜保命集》3卷、《伤寒心镜》1卷、《伤寒医鉴》1卷。

“没有一成不变的气运,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疾病。”这真是刘完素所倡导的治病主张。他认为,医生在处方用药的时候必须灵活机变,具体分析。

刘完素在治疗热性病方面的完整理论和对“五运六气”的独到见解,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甚至对于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

上文我们提过,刘完素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的论述,提出使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当时的传染性疾病。著名的《病机十九条》就是以《黄帝内经》为学术基础,把《内经》中的关于火热病致病原因的内容选摘出来,结合北方环境气修特点,及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进行阐释,将六气引起的21种病症扩大到181种,并指出有56种是由火热引起的,提出火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医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创建“寒凉派”,提出火热病理论

对于《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运用五运六气治病是刘完素医学主张中的另一大特色。他还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治病,尤其是治疗热性病的时候必须先明此理,才能处方用药。他所创方剂凉隔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双解散等,都是效验颇佳的著名方剂,“防风通圣散”至今仍然是治疗表里俱实及外科病毒的有效药方。

实际上,刘完素的医学主张不仅与当时的病种变化有关,更受到儒家思想的渗透。金元之前,宋代医学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十分强调儒学,而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影响下,儒医得到了扩充,儒医的诞生与当时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我国儒家的学术在宋代盛行,与此同时也渗透到了医学界。

刘完素曾指出:“易教体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其门三,其道一。”他的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就是医理与哲理的有机结合。主火的观点,强调火多因“动”所致,刘完素据《素问》病机十九条,融合当时乳胶精髓,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治法上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

版权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