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首席美食网红苏东坡:对猪肉的弘扬及其一生

 黃金屋9久 2017-11-22
最近和赵大大都很喜欢看一些中华美食历史的内容(不多,也就经常收到一些赵大大丢过来的几十万字的素材整理🌚),于是慢慢整理下来留作给自己的笔记,也分享给喜欢的豆友们。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是我们一起完成的,可能会跟平时的风格不太一样。
这篇苏轼的故事从开始整理到陆续补充资料持续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内容较长(原本想拆开发,又觉得不够连续和完整,还是决定一起发出来)。以后,我也会继续优化其中的细节并逐步丰富相关资料,也欢迎豆友们补充哦~

上次整理了清朝首席美食博主袁枚的美食故事,要说中华首席美食网红,还是得说苏东坡,算是千古吃货第一人。

上篇:黄州东坡肉

1、Sushi的故事

突然发现,要说吃货必然要有个吃货的名字,苏东坡的名字叫Sushi(苏轼),翻译过来那就是寿司啊!(硬拉过来说一嘴,上周终于被一位豆友说对我的名字了,叫“元茜”就是因为喜欢吃香菜啊~~~不过我是元qian,不是元xi哦,元xi太小女生了😂)

苏轼生于1037年,距离现在980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他祖籍河北,但是生于眉州眉山,现在的眉州东坡酒楼,应该就由此来历的吧?

苏轼虽然一辈子从政,但从来算不上政治家,和当时变法的王安石、砸缸的司马光(人家也是当朝宰相)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也比不过此前的欧阳修、晏殊、寇准、范仲淹、包拯(没错,他们也有一点点交集,而且人家一直混得很好),所以后人把他归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虽然没有在政治上留下彪炳史册的业绩,但赵大大认为,他给中国人留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品性:豁达。另外,他在徐州、杭州、惠州留下苏堤以及各地的美食,滋养了中华民族的肉体和灵魂,这一点,苏轼就应该入选中国最伟大的100人之一。

1057年,年仅20岁的苏东坡和曾巩(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比苏轼大18岁)同时考中了进士。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后面会提到),小考官是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粼粼居大厦。)

考场上,苏东坡的文章被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做,为了避嫌,就给判了第二名。说起来,苏东坡老爹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一起考中了进士,而同时曾巩也和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两家都比较牛。

同时做进士的还有比苏轼大2岁的章惇,章惇是王安石变法派的核心人物之后,1093年拜相。不过呢,当时考试中,他的同族晚辈章衡考得比他好,他就不高兴了,回家复读,1059年再次考中进士。嗯。

大家应该都知道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宋代这几位在这就集齐了。

2、初遇挫折

1059年,苏轼守丧期满回京。1061年,在“三年京祭”的考试中“百年第一”,仕途开始。

1065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1068年,苏轼还朝。此后不久,震惊朝野,并且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王安石变法”开始。

因为反对新法,很多人都被迫离京。欧阳修、苏轼在此也被波及。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此时的苏轼34岁。想一想欧阳修都被贬压,苏轼如此聪明,岂不知此举后果?但是苏轼还是做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直抒胸臆、遵循自己内心。此时的苏轼谈不上豁达,但是确实有他的前辈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范仲淹,生于989年,死于1052年,早在1043年就采取过改革措施,新政失败后被贬出京)

苏轼第一次去杭州,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应该是因为通判这个官小了点。随后,1074年,苏州到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1077年在徐州任知州。1079年调为湖州任知州。应该说地方官做得还是不错的。

刚到湖州上任的苏轼就给宋神宗递交公文,其实无非例行公事。但苏东坡的性格不是特别适合写公文,文中就有“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之类的说法。这种说法作为谦辞也无不可。但是新党抓住了苏轼的小辫子,一心想把苏轼置于死地。

然后,新党这些人就从苏轼的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旧历),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城。牵连者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1074年,晏几道因为朋友郑侠的牵连,也被新党下狱,此时苏轼刚到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

因为新党试图置苏轼于死地,很多人展开了营救工作。此时,因为守旧派反对,王安石已经被罢相(新政还在但王安石退位),王安石在金陵上书给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最终,因为王安石的这一句话,苏轼被救下来了,但是他也作为受监视的犯人,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史——是从八品不管事、无编制的小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但没任何实权。

1080年,苏轼到了黄州,过去那个心高气傲的苏轼也就成为过去式,而一个豁达的、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苏东坡就此诞生了。

3、不许管事的苏东坡

如果只能列举苏东坡在美食上的三大贡献,那我选择:红烧、猪肉、笋。

苏东坡的东坡肉几乎一手塑造了中华美食的底蕴;而对猪肉做法的持续改良也是有目共睹的;至于苏东坡把象征人品高洁的竹子(竹笋)拿来入菜,也是开拓性的。我前几天试做了笋干公鸡煲。没有苏东坡的话,谁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这道菜呢?

和袁枚不做饭不同,苏轼是自己做饭的,所以很多改进也都是自己动手,这是非常难得的了。而且苏轼还自己酿酒(虽然不好喝)。——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京城之后,京城时人家天天吃羊肉。到了外面就不同了。

苏轼对猪肉的小试牛刀,发生在1077年知徐州的时候。史料记载,苏轼刚上任不久就碰到黄河决口,苏轼率领全城百姓抗洪治水,战胜了洪水。百姓感谢苏轼,杀猪宰羊送到衙门,苏东坡就指点厨师把这些肉做好回赠给参加抗洪的黎民百姓。这就是徐州传统名菜“东坡回赠肉”。

1080年,苏轼就任黄州团练副史,被监视居住。而且明确苏东坡在此期间不能做任何事。但毕竟苏东坡是当朝最著名的才子之一,虽然落魄但还是有照顾的。为了养家糊口,苏轼申请,官府同意,给了一块荒地,从此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苏东坡诞生了。

当然感谢苏东坡的名气,他的很多诗词都流传下来,比如这首《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其中明确的说鱼美、笋香,而其中什么时候发现的笋香没有考证,或者是此前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或者是在黄州的发现。毕竟,苏轼有个善画竹的表兄文与可,他自己也喜欢画竹子,所以很应该熟悉竹子的成长过程,自然尝一尝也就未尝不可了。

东坡先生在贬居黄州期间,家中的经济甚是窘迫,然而他发现当地肥猪肉没人喜欢食用,所以价钱极便宜,于是很快利用起这个条件。据说,猪肉的做法就是沿用了老家眉州的做法,只不过是因为下棋导致了慢炖,使不好吃的猪肉升华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道东坡肉的灵感来源,是1075年时,苏东坡应盐官安国寺主持之邀前来撰写《宋安国寺大悲阁记》。有一天,寺旁正好有一户农家结婚摆喜酒,豪放不羁的苏东坡在喜宴一开席就自顾自坐了上去,而且吃每一道菜时都摇头皱眉弄得主人很尴尬。直到最后一道焖缸烧肉(海宁缸肉)端上来,苏东坡才颇为满意,并向主人和厨师是打听是如何制作、用了何等佐料。之后,苏东坡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再加几种佐料,味道会更好。厨师听后照办,果真如此。
海宁缸肉的做法,便是先将五花肉洗净,用稻草十字结扎好肉块。然后将葱打成葱结数个,姜洗净轻拍碎。取烧肉缸,缸底铺上稻草编成的垫子,填上新鲜粽叶,放入姜块、葱结、红枣后将扎好的肉块放入,加入老抽、黄酒、盐,加清水浸没原料,用盘压实肉块不使其上浮。之后,旺火烧沸腾约30分钟,待肉块表面上色后加入白糖,转入中火烧至3~4个小时,后用旺火收汁,待肉绵酥、浓香、味醇、汁稠即可。

苏东坡的《猪肉颂》说:

净洗铛,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对了,我们之前分享过的红烧肉,基本的制作方式仍然是小火慢慢炖,一直到收好汁。不需要炒糖色等复杂的过程,就足够好吃哦。

在黄州时这已被称为东坡肉。但这时候的东坡肉其实和杭州的东坡肉还是有进化空间的。这个我们稍后再讲。

在黄州时,苏东坡还发明了许多吃法。主要是因为他的官职要求不干任何公务,而且穷。所以除了躬耕东坡、赋诗下棋之外,也没有啥事,加上穷,很多菜肴只能自己琢磨,把不好吃的变成好吃的,所以苏东坡就忙于研究烹饪技术,亲自研发各种菜肴。以下举几例,大家看看自己的饭菜是否有东坡的传承:

东坡鱼

各地有各种以东坡命名的鱼,不过以黄州的这道东坡鱼最为出名。先用盐腌渍一下鱼,肚里塞上大白菜叶,然后将鱼与葱段一起煎至半熟,加入生姜、酱油和料酒焖煮。在起锅前,将切细橘皮撒在鱼上,盛盘上桌。

东坡羹

在宋朝,菜羹仍然是平常人家的主要食品,富人吃肉羹,而像苏东坡这样的穷人就将萝卜、大头菜、芥菜等蔬菜和豆粉混在一起熬煮,因为在油和火候上掌握得很好,所以这道羹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有利于消化,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写道:

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

东坡饼

也是在黄州的时候,西山灵泉寺的寺僧得知苏轼酷爱菩萨泉和喜食油炙酥爽食品,乃取菩萨泉水沏茶,又用泉水和面,以香油煎饼,请苏轼品尝。后经苏轼与之一起设计,研制一种异常酥脆、独具特色的“千层饼”,此饼风味不同凡响,故被寺僧称为“东坡饼”。

需要说明的是,榨油技术真正的成熟就是在宋朝(古法榨油视频👇,看不到的话。。地址是http://v-wb.youku.com/v_show/id_XNTM3MTU2MzAw.html?sharefrom=iphone)。但当时还很基础并不普及。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而早期的油大多是动物油脂。“民脂民膏”的脂就是有角的动物提炼出来的油(比如羊、牛),没有角的动物提炼出来的就是膏(比如猪)。据此揣测,当时应该是动物油做的饼。

清朝同治三年,湖广总督官文游西山,寺僧以此饼相待,官文吃后颇有赞许,提笔写一对联:“门泊战船忆公瑾,我来茶话续东坡”。但实际上并非苏东坡发明,虽然苏东坡有所改进,但实质上只不过是借了苏东坡的流量,借势营销罢了。

说完美食再说酒。宋朝最好酒的应该是醉翁欧阳修了。苏轼也喜欢酒但酒量不成,所以基本上就是“把盏”,当然可能也是因为穷,所以酒量没有练出来。但苏轼喜欢这个调调,所以诗词中总是和酒相连:“把酒问青天”啊“ 一樽还酹江月”啊“夜吟东坡醒复醉”啊。

因为穷(当然,也是生活情趣),在1082年,苏东坡还用西蜀道人杨世昌的秘方,以糯米、蜂蜜为原料,酿蜂蜜酒。还自己写总结:

……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

当然,结果是悲催的。喝了苏东坡在黄州所酿的“蜜酒”,常闹腹泻。连亲儿子也看不下去。后来宋东坡虽然也尝试酿过各种酒,但都不算成功,但他改良美食总有收获,这也算术业有专攻吧。

中篇:杭州东坡肉

宋朝初年,解除宵禁,夜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很多人入夜后都再吃一顿饭。因此是中国“一日三餐”的开始。当然这个三餐和现在的“三顿饭”的时间是不同的:晌午一餐(农耕前),傍晚一餐(收工后),入夜后再吃一顿。当然最后一顿基本上都不是在家开火,经济要好一点的话,就可以出去吃一顿。

当时的汴京异常繁华,酒楼鳞次栉比,游客络绎不绝。当然那时候的酒楼和现在不一样,那是的酒楼更像现在的shopping mall(只不过都是卖吃喝的),各种人等兜售自己的点心小菜,以及酒品。

当时白酒其实并不成熟,宋朝主要喝的是黄酒。包括三碗不过岗的酒,应该也是黄酒。黄酒要加热了才好喝,所以当时有“嫂嫂们”在酒楼旁烧着炭炉,专门给酒加热,这也是当时三百六十行之一。

虽然当时经济很发达,但是人们仍然吃不到牛肉。因为在当时,牛是用来耕田的,基本等同于战略物资,是禁止民间宰杀的。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猪肉、羊肉了。

但是,在宋朝,羊肉才是高级的饮食,猪肉只能是民间随便吃吃的低档饮食。

史书记载: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应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2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即便在民间,赶上婚丧嫁娶或者烧香还愿,那也是要弄点羊肉来吃吃。

4、宋朝猪肉

苏轼在京城时,虽然吃羊吃到腻味,“十年京国厌肥羜(音同住,羔羊)”,但当他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仍然会被每个月一次的官廨杀羊所吸引。作为罪官他已经不能吃羊肉了,但弄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吃也很解馋。

为啥宋朝喜欢羊肉?因为物以稀为贵呗。大宋不是羊的主产地,就以羊肉为高档。其实宋朝猪肉很多,只不过大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食物,并不稀罕。《东京梦华录》称,每天有上万头猪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变成了老百姓桌上的肉食。

但到了当时的辽金就不一样了。因为当地是羊多猪少,所以,猪肉就变成了美食。尤其是在女真人那里,更是传统美食。所以到了清朝,女真人的后裔统治中国的时候,猪肉终于逆袭,成为皇宫的主要肉食。清朝第一网红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

宋朝有记载的第一个喜欢吃猪肉的士大夫是此前的宰相张齐贤。张齐贤比苏轼早生95年,对猪肉有特别的爱好,喜欢肥猪肉,每顿吃几斤(是真的,不是夸张),据欧阳修说,别人想知道张齐贤到底一顿吃多少饭,就弄了一个金漆大桶,张齐贤吃多少,家人就往桶里放多少,后来大桶都满了。。。满了。。。以至于误导了老百姓,以为富贵之人一定有异于常人之处啊(好像确实也是)。。。

张齐贤其实也很有意思,他从小家贫,从未吃饱。后来有人做愿斋(基本上就是发愿要干什么事,然后做慈善管饭的意思吧),他去彻底吃了一顿,临了看到有一牛皮,也偷来煮了吃了。他为啥读书?就是想吃顿饱饭。

根据司马光的介绍,张齐贤落魄的时候,有一群强盗聚饮旅店,百姓纷纷逃窜。张齐贤就进去说我太穷了希望吃顿饱饭。强盗都懵逼了:你一知识分子来强盗窝干嘛?张齐贤说,不不不,各位都是英雄,我来可不是自降身段。然后强盗也有意思,就真的给他吃的。“取豚肩爪分数段啖之,势若狼虎”(感受一下吧,大概就是吃了1/4头猪)。

公元977年,宋朝张齐贤中了进士,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公开爱吃猪肉的宰相。。得,宰相啊。不仅让他吃完,还给他金帛。张齐贤不要,就走了。

张齐贤为了吃的还做出很多事。

还是挨饿时候,听说宋太祖路过,就拦驾献策。因为正在用餐,所以张齐贤就边吃边讲,吃了好多东西。太祖说你说的十条有四条还成,张齐贤就说,错!我说的每条都是治国良策!然后就被赶出去了——当然,他也吃饱了。

这就是一个吃货啊,什么都吃,牛皮都吃,所以吃猪肉并不奇怪。其实,早先苏轼也没有那么愿意吃猪肉,而且猪肉做不好,其实并不好吃。(现在猪肉好吃,还要感谢苏东坡)

当然,民间其实还是很喜欢猪肉的,因为便宜,而且也是肉啊。所以《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在开封都有很多猪的描述。当时相国寺高僧惠明烹制猪肉,时人戏称烧朱院。慧明和尚庖炙猪肉“尤佳”,被称之为“烧猪院”。(那时候很多人都吃荤的,佛印、济公都是喝酒吃肉的XD)

清明上河图中有5头大猪大摇大摆旁若无人,散养。

王禹偁(撑,张齐贤的朋党兼对手)说:北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使)。

据说,宋太宗时期,开封市民牟晖家奴看管猪时丢了一头,起诉到宋太宗那里,太宗赐给1000文钱作为补偿。

说了这么多,真正让猪肉沾上点贵族气的,还是苏东坡。

5、苏轼和佛印

1084年三月,苏轼到汝州团练副史,1085年,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王安石新党被打压。也许是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弄懂了苏轼的吃货本质,再来看当时苏轼在京城(一说在江阴)写的诗,似乎也全是吃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鸭、芦蒿、河豚,这可都是苏轼心爱的美食。在宋神宗去汝州任职的时候,他特地取道今天的南京品尝野菜芦蒿(又名蒌蒿、藜蒿),而且有机会就去吃。苏轼还写过三种菜的做法:一是“蔓菁”,又叫“芜菁”,可以鲜食或盐腌;二是“香荠”就是荠菜,荠菜蒸白鱼;三是“青蒿”,又叫“香蒿”,可以入药,与面制成“青蒿凉饼”,香滑可口。

东坡美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用料不高,加工不繁,粗中见细,化俗为雅。也正是在此期间,苏轼在金山寺为佛印做了东坡豆腐。

佛印(1032~1098)宋代云门宗僧。比苏轼大5岁。三岁论语五岁颂诗三千首。住江州承天寺(还记得《记承天寺夜游》吗?苏轼去找好基友张怀民)。后去很多地方,如江西庐山开先寺、归宗寺;丹阳(江苏镇江)金山寺。

这不是苏轼第一次见佛印。1071年,36岁的苏轼在杭州通判时游金山寺。苏轼贬谪黄州,佛印住庐山时,常相往来。后来佛印去了金山寺。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期(323-325年)。金山寺开山祖师唐灵坦,二代祖师法海。因法海而名。法海洞:法海苦修之处。唐朝进士,是唐朝名相裴休之子。法海没有把白娘子压到雷峰塔下,这是明清时期的网络作家冯梦龙在三言二拍中做了一个故事,做了一个警醒。当时法海还是正面形象。后来就变成了破坏爱情的糊涂僧,当然这也是人类开始“不分种族的爱”以后才会有的事。

1085年七月,苏轼在知登州的时候去金山赏月见佛印,八月去汝州又再次“自便”到润州(镇江西南),以玉带施佛印,建留玉阁藏置至今。苏轼留的玉带有20块玉,清初被火烧毁,乾隆南巡金山时,见玉块残缺,命玉工选好玉补齐,玉块上刻有乾隆诗句。是苏轼唯一留下的实物。也是任汝州团练副史留下的唯一实物。

当然这里也有个传说,苏轼的玉带并不是苏轼主动送给佛印,而是苏轼打赌输了。宋代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记载:佛印问苏轼:“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学士哪里坐!”苏东坡回答不出,献出玉带,亲自下厨做素斋。苏东坡让厨僧买来上等的豆腐和香榧子,然后,挽袖将豆腐切片用葱油煎至金黄,加入香榧子和酱料以及其他配菜(一说还有笋片、香菇和鸡蛋)。味道很鲜美,佛印于是命名为“东坡豆腐”。苏轼很得意,还写下:煮豆为乳脂为酥。

虽然苏轼做的是素斋,但实际上佛印是吃荤的。当时很多和尚都吃荤。佛印吃荤、相国寺高僧惠明烧猪肉好吃、此后灵隐寺高僧济公都是酒肉穿肠过的。当然济公比苏轼晚了100多年,是另一个故事了。

对了,苏东坡很喜欢吃鱼,也经常给自己做鱼吃,只要是鱼类,他几乎来者不拒,吃过鲤鱼、鳊鱼、黑头鱼、墨鱼、鳜鱼、鲈鱼、鲍鱼等等,甚至连剧毒的河豚也敢吃(诗里也是口水滴答的写“欲上时”),总之凡是水里游的,他一样都不落下,吃High了还作诗,完全是一个吃货的本色演出。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苏轼就写下:

姜芽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莼鲈”还有印象吗?莼鲈之思,就是东晋张季鹰听闻秋风起,想起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辞职回家的典故啊。刚刚立秋的时候,我还做过一次。吃货和吃货终归还是惺惺相惜的。

此后苏轼就一路南下,颠沛流离。直到1101年苏轼到润州,在金山寺做水陆法会。邀请北固山居住的米芾参加,米芾足疮不能去还写了一首诗应和。

6、杭州、杭州

苏轼是一个人格独立、个性鲜明的人,这不仅在当时的官场,就是现在的官场,也很难生存。

他是不知道生存之道吗?显然不是,但是他性格使然,而且在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他更加豁达,也无所畏惧了。所以,虽然司马光等人用了苏轼,但是,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对新的腐败予以抨击。于是苏轼得罪了两大势力,孤身一人,没有自己的团队,只好申请外调,保全自己。

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记。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现在我们看到的各大著名景观,大多都发轫于宋代。三潭映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还有雷峰夕照。美食也是如此: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等等诸多美食也是来源于宋代。

当时,没有援助李煜、导致南唐和吴越都被宋朝收复的钱俶(后文具体写道),在杭州建了雷峰塔、保俶塔、六和塔,而且还复兴灵隐寺、并在杭州建普门寺,钱塘建兜率院。这些景点是不是都很熟悉?雷峰塔后来被写到了网络小说里,而灵隐寺后来出了高僧济公(1148-1209)。济公原名李修缘,他说:“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仔细品品,是不是比现在的鸡汤好一些?因为他喝酒吃肉,后来很多高僧不得不告诫徒弟们,你和济公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呢?济公吃死肉能吐出活物来。不是杀生……这种逻辑上解释的难度,具体你们自己体会一下。。。

苏轼此前在杭州做过通判,这次回来也是轻车熟路了。在筑苏堤时,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家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根据疏浚西湖的民工名单,挨家逐户把肉分送给他们过年。但据说啊,家人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意思领会成“连酒一起烧”,因而烧制出来的红烧肉,哎呦不错哦,就是当下每到杭州必须尝一块的“东坡肉”了。当时应该是放的黄酒。因为还没有料酒,以及,原本是跟民工喝的酒。大家也可以做红烧肉的时候,试一下放一小碗黄酒。当然,千万不要放太多,我曾因为一时好奇,做过一坛纯黄酒烧肉,做好的肉块酸涩过重,没法细品。至此苏东坡的猪肉已经大成。

此处,分享一个《天天饮食》节目中,浙菜大师杨定初制作东坡肉的视频:http://tv.cctv.com/2013/06/09/VIDE1370768069237697.shtml
东坡肉的制作版本甚多,这里再分享一则杨定初大师在《中华美食大讲堂》中的做法,两者略微有些不同:http://tv.cntv.cn/video/c11356/8066dbcc49044fd2d162f7b9f31d011e

此外,苏东坡还在杭州做出了“龙井虾仁”,据说也是他独辟蹊径用茶入菜,做出的全新菜品。

他不是一般的吃货,他是美食家,他能在当时就提出:“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这些是我前一段时间学习冰箱储物时发现的。

《曲洧旧闻》说: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这是何等境界啊。

下篇:桃红似肉红

欧阳修和梅尧臣做考官的时候,把苏轼的文章误认为自己的弟子曾巩,而未能成为状元。从此苏轼进入宦海生涯。

非常有趣的是:当时的宋仁宗对苏轼、苏辙非常欣赏,直呼:“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而宋神宗也非常欣赏苏轼,在宫里读苏轼的文字甚至忘记了吃饭,称他为天下奇才。但是,苏轼却一生颠沛流离,皇帝都认为的宰相之才,沦落民间,成为中华首席美食网红,是幸,还是不幸呢?

7、苏轼之前的故事

公元974年,宋朝攻打南唐后主李煜时,李煜曾经向吴越钱俶求援,李煜说,南唐和吴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是钱俶不但没有响应,反而帮助宋朝攻打南唐。李云也曾请宋太祖缓兵,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次年,李煜被俘至汴京(开封)。从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但是李煜对钱俶的呼吁确是对的。没有了南唐,钱俶也于978年归顺。

钱俶的第七个儿子叫钱惟演,后来一直在宋朝做官,最高做过尚书。但这个人虽然好学好才,但有一样不好:爱钻营。看到当时的丁谓(宋朝宰相)权势大,就依附他,并且参与了排挤寇准(这位大家都熟悉吧?当年的宰相,主张抗辽,后来被妥协派打压贬去做地方官。后来的宰相就是丁谓等烂人。)

钱惟演一直没能位居权要,到了晚年被贬任西京留守(洛阳),1031年,刚中了进士不久的欧阳修到洛阳任职,钱惟演非常爱才,不让他干各种琐碎政务,而且公然支持他吃喝玩乐。欧阳修当然也来者不拒。时常喝个小酒,人称“醉翁”,我们学习的《醉翁亭记》就是他古文的代表作。

那为什么欧阳修会去洛阳呢?欧阳修生于1007年,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写字读书。但是,欧阳修16岁、19岁科举都落榜了。1029年,22岁的欧阳修在被保举国子监后,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连续获得第一名,他觉得自己将来(1030年)在殿试也能夺得状元,但是,欧阳修只得了二甲进士及第。当时的主考官晏殊说:哎呀欧阳修锋芒过于显露,要挫一下他的锐气才能成大器。

于是,欧阳修就到了洛阳市政府里给人家打杂,也就是在洛阳,欧阳修和梅尧臣等结为至交。当时钱惟演已经年迈,但对欧阳修他们特别好。不仅不让他们做政务琐事,反而给他们创造条件吟咏作乐——想必醉翁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轫的吧。

欧阳修在《归田录》说,钱惟演“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后来欧阳修总结了“三上”(马上、厕上、枕上)读书时间,应该根源在此。

后来,欧阳修和梅尧臣作为主考官一起录用了三苏、三曾等人。梅尧臣曾经劝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先生“少说话”,范仲淹回复说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哦对了,范仲淹在1049年也在杭州任职。

说完欧阳修,我们再来说说欧阳修的主考官晏殊。晏殊可是神童,14岁(1005年)就赐同进士出身,反正就一直做官吧。而且在宋朝“升官贬官”如家常便饭的时代,晏殊做官非常平稳,实属难得。晏殊的词非常华丽。和儿子晏几道称大晏小晏,和欧阳修并称“晏欧”。

晏殊的词大家应该都读过,选一首: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不过要说词,宋朝第一网红词人必须是柳永,人称“世间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后来的纳兰容若也比不过的。柳永约生于984年,他爹原来在南唐做官,钱俶归顺后,他爹也去做了宋朝县令。柳永1034年才考中进士,此时他已经50岁了。他的词在当时被知识分子界评价为“网红体”。柳永的词很多,选几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词,大家有印象不?

晏殊的第七个儿子(哈哈哈也是第七个,看来儿子要生到第七个才成)晏几道,生于1038年,比苏轼小一岁。因为晏殊官至宰相,所以年轻的时候鲜花怒马,也是14岁就当了进士。因为得宠,生活跟贾宝玉一般无二。选两首词: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但是,1055年晏殊去世,晏几道的美好生活戛然而止。

主张变法的王安石生于1021年,比苏轼大16岁,比欧阳修小14岁。王安石也是年少成名,16岁就因为文章和曾巩相识,曾巩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大为赞赏,后来也一直提拔。21岁,王安石当了进士。因为看遍了民间疾苦,就决定要变法。48岁(1069年)拜相,主持变法,并提拔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人参与变法。王安石和周敦颐关系很好,1060年的时候,二人相见,王安石就成了周敦颐的脑残粉。后来1063年,周敦颐写了一篇文章,就是名传后世,成为我们的课本文章的《爱莲说》。

1069年开始变法,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说新法有很多弊端。后来宋神宗想提拔司马光,司马光说那就废止新法,皇上当然就不干了啊,1071年,司马光就辞职了。

1074年,监安上门郑侠反对变法,绘制流民旱灾困苦图先给神宗,要罢免王安石。郑侠入狱后,他的朋友晏几道也受到牵连。1086年,经苏轼等人的联名推荐,郑侠被启用为泉州教授。郑侠被苏轼视为生死之交,应该也是因为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决心和意志吧。

晏几道后来沦落之后,1084年,黄庭坚去山东,想去看晏几道,但这个时候,晏几道去江南,没能见到。

虽然王安石和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把宋诗推向艺术高峰,但是,他和苏轼等在政治上意见并不一样。

放一首王安石的诗: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因为改过多次,而成为炼字的典范,大家都应该听过。(对应绿,和欧阳修一起主修《新唐书》的副主编宋祁,则因为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称为“红杏尚书”。)

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王安石推荐自己提拔的吕惠卿代替自己,但吕惠卿等人继续坚持新法。但这时吕惠卿担心王安石回朝,就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被发觉后,1075年王安石又再次拜相,1076年辞职。

1077年,苏轼给司马光寄赠了一首诗:“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在1079年乌台诗案的时候,被认定为司马光重登相位造势。苏轼当时下狱几乎以为必死,但彼时有诸多人为之求情,太皇太后曹氏,以及已经隐退的王安石,当时的章惇以及弟弟苏辙等人都出面力挽,换回来苏轼的性命。有意思的是,当时保守派和苏轼关系很好的人,这个时候一个出头的都没有,反倒是苏轼反对的新法派人士,帮助苏轼求情。

1078年这一变故等于把旧的苏轼杀死了,把全新苏东坡交了出来。

1084年,司马光写完了《资治通鉴》后又回朝里担任副宰相(后任宰相),废除了新法。也把但当时也又新的腐败等事,苏轼又仗义直言,结果又得罪了人,又不得不寻求外放。

1093年,变法派章惇上台拜相,把章惇的强硬态度导致辽军南下,但也收复西夏、吐蕃。1094年,章惇把苏轼贬到了惠阳(1097年苏东坡又被贬到海南)的同时,又罗织罪名把文彦博等33人贬斥放逐,其中就包括郑侠。

后来宋徽宗上台让他们官复原职,随后1102年蔡京做宰相,再次把他们贬损下去。

最后说一句苏轼的弟弟苏辙。他原本也是才华横溢,但一生也受苏轼影响,为了营救哥哥,甚至愿意拿自己的官职来换。后来苏轼去世的时候,很遗憾没能见到弟弟。此后苏辙蔡京当国,苏辙很快退休了。

8、南下&曲终

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

感受一下这种豁达的态度来来来: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六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反正就是吃吃吃呗)

绍圣四年(1097年),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所谓到了天涯海角。那里啥都没有,但苏轼同学还是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吃的。在这个荒蛮之地,苏轼办学堂教书,就有人举乡贡。苏轼为此贡献了流传千年的俗语:“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但对于吃的来说,也确实是比较少了。因为没有肉吃,苏轼试过很多种吃的,有诗为证:

土人顿顿食薯芋,
荐以薰鼠烧蝙蝠。
初闻蜜唧尝呕吐,
稍近蛤蟆缘习俗。

这种打油诗比较好懂哈,就是没有肉吃怎么办?当地人说,哎呀要说肉啊,有老鼠有蝙蝠,但是老鼠(后面的蜜唧应该也是老鼠)太难吃了喂,后来蛤蟆吃着还成——是不是就是现在吃牛蛙的鼻祖?

时间长了,苏东坡也开始研究水产,有人送了他牡蛎之后,他就研究出一套吃法:把牡蛎的肉弄出来,用些味料调成浆,与肉调拌,放入水中,加适量米酒,一起煮熟。工序简便,但味道好极了,苏东坡不禁赞叹道:“食之甚美,未始有也!”苏轼的美食生涯拓展到了海鲜市场。

当时海南比较不发达,通常来说每天吃的只能是地瓜粥,而且这样的日子也无法保证。所以就不得不辟谷,“吸初日光咽之”。后来他儿子把山芋放到里面做粥充饥,居然味道也不错。

生活清苦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诗词都写颠倒了。比如这首在海南立春时写的《减字木兰花》: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染得桃红似肉红。”这绝壁是现实主义诗作。一般不都是说肉红似桃红吗?不过这也说明东坡的红烧肉要做得很清亮才是美啊。

在海南的时候他发挥了苦中作乐的精神,写了《菜羹赋》《老饕赋》等作品。

《老饕赋》不翻译了,你们感受一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1101年,苏轼在北归途中逝世。享年65岁。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首席美食网红就此作别。按照遗嘱,被儿子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

皇帝认为苏轼兄弟有宰相之才,而最终都未能如愿,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在变革派和保守派两大阵营里,苏轼不偏不倚指出问题,原本也不必这样做。那苏轼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这是最本质的人性,苏轼是一个活生生有良心的人,是一个想做事而且有能力做事的人,显然他有做大事的能力,但是在当时显然不会——或者说不愿意做一个那样的官。而且不群不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流放。

但,他显然也是知道政治险恶的。所以一直满足于在外面做个小官,做点小事。也唯有如此,他才能把自己的精神风骨和美食文化传播到天下。到现在我们对猪肉的做法,对笋的吃法,对饼的做法,对海鲜的做法,对酒的见识,无不与苏轼有关。而在精神上,苏轼留存的风骨才是中国人应有的精神,虽然我们大多猥琐生存,但我们不应该忘了,在那样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苏轼依然可以活得很潇洒,人可以困顿流放,但精神不能自矮。我们应该从中吸收力量。

此外,苏轼还带给我们“大江东去”这样的豪迈以及无尽的文化给养。在柳永把词推广到家喻户晓的广度之后,苏轼给词赋予了更高的高度。在给人们精神支柱的同时,还给人们丰富了物质文化生活。做官,苏轼比不过当时的包拯、司马光、王安石、寇准、晏殊、欧阳修,但是做人,苏轼无疑是大放异彩。我认为中国人都应该从他身上汲取养分。

最后,用苏轼的一首《虞美人》作为结束: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