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102

 野狐狸 2021-05-19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简书推荐作者 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第二十一章  野心勃勃

1.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赵普走了。

卢多逊如愿以偿,升任参知政事,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宰执班子。

在他前面,是刚升任宰相的薛居正和沈义伦,两人都是出了名的老实人。所以,卢多逊已经把目光放得更远,照目前的行情看,当上宰相,只是时间问题。

赵普离开后,最大的得益者是赵光义,他被封为晋王,班次排到宰相之上。他继续处心积虑地扩张着自己的政治地盘,大量文臣武将或明或暗地和“小南衙”攀上了关系。

一时间,赵光义权势熏天。有一件事很能反映赵光义当时的地位。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镇安军节度使党进是个粗人。

我很多次说过,在那个时候,没文化、能打仗的粗人是非常多的。但即使是在那个粗人荟萃的年代,党进也是“粗”得出类拔萃、百里挑一。

别人没文化,好歹还是认识几个常用字的,而党进是完全不识字,“完全”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明明自己的名字叫“进”,偏偏自称为“晖”(搞不懂这两个字怎么还会搞混),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还说自己已经叫顺口了。

当时禁军将领都有个习惯,会把自己所掌管的军队数目记录在一根木棍上,党进也有一根这样的木棍。有一次,赵匡胤心血来潮,问党进属下有多少军士。

这可难为我们的粗人了。党进瞪着木棍上的字,两眼斗鸡,脸憋得通红,愣是吭不出声来(说了人家不识字啊)。

憋了一会,党进昂起头,干脆一下子把木棍举到赵匡胤眼前:“都在这里了,你自己看吧。”


24K纯文盲,纯而又纯的文盲!

有段时间,党进受命巡视京城。他经常在城里到处溜达,查看情况。一般来说,没啥文化的人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指点点。党进也有这个毛病。

当时开封城里有许多人喜欢饲养鸟兽,不时会有人提溜一个鸟笼或牵一条狗在外面逛。党进凡是碰上这种人,都要上去大骂一通:“买肉不用来孝顺父母,反而用来喂养禽兽吗?”骂完还不解气,直接把人家的宠物放生。也没人敢争辩,谁让他是党进呢。

一天,党进照例在城里闲逛,忽然发现对面走来一人,衣着鲜亮,肩膀上还搭着一只老鹰,看上去十分招摇。

算你倒霉,让我碰上了。

党进快步走上前去,拦住遛鹰的人,一番思想品德教育完后,就亲自动手要把那只老鹰放生。

但这次不同以往,那个养鹰的人看见党进后脸上没有一丝胆怯,一边顾自打理肩上的老鹰,一边阴阳怪气地冒出了一句。

“这可是晋王的鹰。”

要说党进不愧是上过战场的人,充分发挥了随机应变的能力。听到那句话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面部表情和心理情绪的转换。

笑容可掬的党进瞬间赶跑了满面怒容的党进。

用现在新闻报导的写法,后来的情景应该是这样的:只见和蔼可亲的党进兴步走到遛鹰人跟前,拉起他的手愉快攀谈起来,党进不但兴致勃勃地询问了老鹰的生活规律和饲养方法,还饶有兴趣地上前摸摸了老鹰的羽毛。说到高兴处,街上笑声响成一片。

临走,党进从身边掏出些银两交到遛鹰人手中,并郑重地嘱托到:“这是晋王的鹰,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养好,千万别被小猫小狗伤到了。”

党进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尚且如此,赵光义的威势可见一斑。

自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普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光义来了。

但是,这里会有一个疑问,作为竞争者,赵光义最懂得赵普失败的原因。以他的阅历,绝不会不注意赵普的前车之鉴。既然已经到了封王的地步,他还要索取什么呢?

我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句话无论放在哪里都管用。

没功名的想捞功名,有功名的想做官,有官做的想当大官,当上了亲王,还要继续往上看,只能是……

可是,如果赵光义觊觎皇位,赵匡胤竟没有一点察觉吗?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谢 绝 转 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