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它是木雕,精致细腻却堪比象牙

 自华居 2017-11-22

黄杨木

黄杨木,被称为“木中君子”,

清代学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

黄杨木生长缓慢,一般需要五、六百年才能成材,遂使古人有“千年难长黄杨木”之叹。

黄杨木微雕作品

由于生长缓慢,黄杨木质地极其细腻,坚韧光洁,色黄似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其它木材无可比拟。

也因为生长缓慢,难有大料,使黄杨木成为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最佳材料。

黄杨微雕作品

黄杨木雕,便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木雕,刀法纯朴圆润,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虑实相间和诗情画意的特色。

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成为“浙江三雕”,于2006年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杨木雕

黄杨木不仅生长缓慢,四五十年的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而且它多生于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之间,采伐不易,因而显得格外珍贵。

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在浙江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作品是元代至正二年的“李铁拐”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至清末发展成为以精细见长的优美的工艺欣赏品,供人们案头摆设。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传承

木雕艺术耗时耗力,每一刀一刻都需要手艺人日月沉淀;每个流程都需万无一失,稍有一步出现纰漏,作品就功亏一篑,遂有“千刀万躁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的谚语。

做木雕就像一个空间游戏。一刀一面,一面一世界。

透过小缝隙,才能在绝处里雕出大世界。

黄杨木根雕

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