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官兵婚恋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昵称38206826 2017-11-22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信息化的新形势下,部队的正规化建设逐渐完善,同时伴随的问题也渐渐突露——官兵的婚恋问题,它是影响部队和谐稳定的重点。能否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帮助官兵妥善处理好婚恋家庭问题,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内部安全与发展建设。近期经调查问卷、座谈讨论、个别谈话等方法,对所属官兵婚恋家庭状况进行了调研,经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官兵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个人婚恋问题,能妥善把握工作与婚姻的关系,但受多元化观念、多类型环境制约以及官兵自身特点等影响因素,个别官兵在婚恋家庭上存在一些问题,需特别给予关注,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部队官兵婚恋观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官兵婚恋观念问题多样化,在社会变革、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形势下,部队与地方的联系问题紧密。前段时间,笔者在大队4个政工干部的协助下,下发婚恋观调查问卷112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官兵婚恋观呈现多样化:一是婚恋观念日趋开放。调查问卷显示,能够接受“婚前同居”的占73.2%;对网恋的观念认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分手不代表不负责任”的占75.9%,故而此数据充分反映出官兵婚恋观日趋开放,一些非主流婚姻观念对青年官兵产生了极大影响。二是婚恋观日益趋利。经调查问卷和个别谈话中显示,未婚官兵在择偶方面认为“配偶工作、收入和家庭背景是首要考虑因素”的占51.8%,认为若没有经济基础作保障,即使很喜欢也不会与之结婚的占69.6%;认为对相貌的选择占40.2%;认为找一个经济独立对自身事业有所帮助的占60.7%,然而在与已婚官兵的交谈中,有35.7%的已婚官兵表示:若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定会把配偶的个人收入和家庭条件放第一位,对比官兵的择偶相貌,经济家庭背景尤为看重,使之逐渐趋于冲利化。三是婚恋观念更加实际。经调查和座谈显示80.4%渴望纯洁的爱情,但很难获取,而有67.9%选择在不接受两地分居的婚姻,17.9%的官兵表示,若长期与对象分居两地,有分手的打算……这调查的结果显示官兵们的婚恋观念比较容易受社会、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决定官兵婚姻的不再仅仅是感觉,官兵的婚姻观念更加实际。

(二)随着婚恋观的贴近,受个人观念、工作性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两地分居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面临婚恋问题和家庭矛盾日趋突出,要高度重视关注。然而由于部队的特殊性,官兵们的空余时间和生活区域受到严格限制,与异性接触是很少,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交友盲目,彼此了解不深,结婚迅速草率。再者,已婚官兵有些是两地分居,平时对家庭子女、老人们照顾较少,对配偶的关心也很少,同时引发夫妻之间的误解,猜疑等问题,对家庭造成的影响很大。

(三)部队官兵婚恋观念的变化和婚姻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外在原因,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个人观念、职业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思潮的相互交融、生活质量、竞争压力等已影响到了部分官兵的婚恋观,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压力,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房价高结婚成本已然成为官兵的难事,不少官兵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在生活压力中不少官兵不得不改变自己颇为理想化的婚姻观。从而导致更多去考虑配偶的职业收入、家庭背景。

(四)新形势下,官兵婚恋问题受到新的冲击。在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官兵们在婚恋上自主意识日益突出,网络交友逐渐成为主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数千年的传统婚恋美德受到一些新观念,新潮流的冲击,责任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逐渐淡薄,放松自身要求滥交异性朋友,对部队内部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在职业特点的因素上,部队工作任务繁重,生活紧张,纪律严明等特殊性,在环境、地域上限制也很大,这给未婚和已婚官兵带来了不便,大都数未婚官兵来自外地,远离家乡,没有足够时间和渠道寻找心仪对象,然而对已婚官兵而言,在工作压力和缺乏沟通也很容易引发情感危机。在基层中大龄未婚的趋势上涨,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青年军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面临恋爱和婚姻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经调查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环境影响大、择偶渠道少、家庭干预多以及个人定位高,然而,在这样形势变化中,“闪婚一族”也在悄然壮大,“闪婚”既是“闪电式结婚”,其因在于“闪婚”可以降低恋爱成本、因为传统的婚恋模式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实现两者的磨合,而且还需要双方大量经济上的投资,这些都增加了爱情和婚姻的成本,为了节约恋爱成本,众多思维较为开放的官兵都会抱着先结婚后恋爱的心态来对待感情,于是选择了恋爱投资较少的“闪婚”。

二、对于解决部队官兵婚恋观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尽可能的帮助部队官兵解决婚恋难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完善的婚恋登记制度。每年对官兵进行一次大普查,对未婚、大龄官兵应了解详情择偶标准,家庭状况逐一做好登记,充分发挥自身与地方单位接触较多的优势,为官兵牵线搭桥,把好婚恋关口。二是建立婚恋联络制度,积极举办联谊活动。与驻地妇联、团委、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或共建单位联系协调,在“五一”、“八一”、“国庆”、“元旦”、“七夕”……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共同举办“警地青年联谊会”、“警民联欢会”等活动,为青年官兵与地方青年结识,交流和展示自己创造机会。三是借助警嫂牵线搭桥。单位领导和已婚干部要充分发挥配偶作用,利用“三八”妇女节、“春节”团拜会等时机举办座谈会,主动承担“红娘“角色,给官兵们介绍合适对象,让警嫂自己来发展壮大警嫂队伍,为部队建设打好后方主动战。四是严格落实探亲休假制度。坚持优先安排大龄官兵或因婚恋问题根据情况给予一些照顾,生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考虑,情感上多交流。五是修订完善婚恋管理规定,加强纪律约束。

(二)要加大婚恋观教育的力度,提高官兵意识,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一方面注重用正确的婚恋观念引导官兵,提升婚恋质量,促进家庭和谐。通过课堂教育、谈心交流、组织谈话等形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婚姻文化、婚姻道德教育,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开展婚恋心理咨询教育、婚恋问题专题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官兵纠正错误偏见,端正择偶动机,明确择偶标准,教育官兵应以纯洁的目的作为婚恋基础,以志同道合为首要条件。单位要结合普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经常性的管理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增强官兵掏金钱、女色、黄色文化等腐蚀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要搞好调查研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部队官兵与过去相比有许多新的重点,特别是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酒绿灯红”的影响下,官兵的思想首先情操受到很大的冲击,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同志,就很容易出问题。要抓好婚恋观教育,如果不摸清官兵的特点,掌握其现实思想反映,是很难达到教育预期的效果。

(三)要坚持疏堵结合,把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发生的婚恋问题来看,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两个经常性”工作不落实。“两个经常性”工作对于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促进部队的集中统一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抓好它。另一方面要坚持疏堵并用。管理是一种“硬教育”、教育是一种“软管理”,二者不可偏废。教育本身也需要管理,如果教育中不加强管理,人员、时间、内容都难落实,教育也不会出成效。如果光讲教育,不讲铁的纪律,教育也就软弱无力。

(四)改善部队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军营环境。军营文化设施搞好了,并始终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阵地,腐朽思想文化就会被拒这军营之外。一是要抓好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套完善。要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该下拨的要下拨到位,多添置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器材和书籍。二是要利用现有设施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做到连队的文化活动有安排、上周表;拓宽活动项目,重点抓好演唱和读书育人活动;基层干部既要成为组织者,又要成为活动者,坚持带头参加,与兵同乐;结合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发挥文化工作的教育功能,克服外界对官兵的“拉力”。三是要经常组织官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科学安排“双休日”时间,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地组织实施。同时,要逐步面向社会,拓宽路子,搞好这项工作。

总之,当代军人的婚恋观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又促进着婚恋观的发展和改变,而当代军人的婚恋观又会影响部队安全稳定的发展,继而影响社会的安全。关注军人的婚恋观,引导、培养和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婚恋态度,学习、理解和掌握婚恋中的相爱、相处、相知之道,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建设和谐警营、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未来的家庭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婚姻质量和情感因素。这对军人来讲,无疑在未来的婚姻“市场上”,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片广阔绿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