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PG

 yan曙光 2017-11-22

前言

ARPG即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这个名称早已被广大玩家所熟悉,而这种类型的游戏在它未命名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溯源求本,它究竟是RPG分支还是动作游戏的变异呢? 动作游戏起步较早。直观的感觉,简明的操作以及紧张激烈的游戏流程是它的主要特点。围绕这些特性,游戏厂商各显所长,甚至任天堂世嘉的标志性人物均是动作游戏的角色。时至今日,动作游戏在开发数量上仍占有相当的优势。

RPG体现了一对种人生观的模拟,它具有等级提升系统和完整丰富的剧情,依仗这些风格使其在业界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ARPG的本质属性来看,它应该是动作类与RPG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即二者联系又与之相区别。他的许多特性都是从动作游戏和RPG游戏中演化而来的。

ARPG相关游戏
丰富的游戏因素

倘若我们把RPG的三大特性定为:故事性、艺术性、交互性,那么ARPG恰恰是在交互性上取得了巨大的。在这方面,ARPG吸收了动作游戏的特长,将激烈的打斗场面融入其中,使得节奏大大加快,更容易也更直接地调动了玩家的参与欲望。另外,在ARPG游戏中还越来越多的导入了'搓绝招'的系统,这不但使得游戏内容更加丰满,而且多少引起了一些街机仔的青睐。

显然,ARPG在动作感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大家所熟悉的《光之继承者》系列中,主人公的攻击动作较之《蜘蛛侠》等一些平庸的动作游戏还要丰富。另外,某些作品中还引入了对战成分。比如,在制作《火枪英雄》和《魔强统一战》而扬名的TREASURE在土星上推出的《守护英雄》。这也说明了一些动作与格斗领域见长的的厂商已经渐渐意识到RPG的优势,并已经向ARPG方面的转向了。

头脑运动的加强是ARPG更加耐人寻味寻味的因素。主人公动作的丰富使得通关过程增加了智力性,在《光明十字军》里,跳跃,推拉箱子式的迷题大大增加了难度和耐玩程度。着比起RPG的剧情迷题可谓一大进步。也许这正是ARPG游戏的趣味所在。

模拟实体效果自然是游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这方面,动作游戏有着明显的优势,无论是角色的出招姿势还是角色的中招的痛苦表情都有十足的临场感。ARPG游戏同样继承了这一优势,比如PS上的《恶魔城X》,其中角色的动作流畅度显而易见,而且背景音效的处理极佳,给人以临场感。而RPG的菜单选择式战斗多少有种纸上谈兵的感觉。正是这一点使ARPG较RPG更容易吸引玩家的注意。

美中不足的ARPG

另外在一些动作游戏中,角色的生命设定似乎过于脆弱了些,往往受到一次攻击就前功尽弃了,偶然的失误也会造成极难挽回的后果。这种现象通常使得游戏趣味性大大降低。的确,这样的设定多少有些不近人意的味道。而ARPG的玩家就轻松多了,血格式的生命显示和角色段位升级系统均弥补了上文的缺陷。这种体贴玩家的设计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游戏本身的魅力。至少可减缓游戏者在遇到这类问题是的急躁心理,从而发挥正常水平。

更难能可贵的是,ARPG在吸收了RPG与动作游戏的优点之后,又成功地避开了一些弊病。比如曾经令一些RPG迷百般无奈的练级过程终于能再ARPG中得以圆满解决。在RPG里的角色的能力完全取决于等级。《神秘的约柜》,《梦幻之星》等游戏,即使是一级之差也会令玩家对BOSS的进攻显得软弱无力。的确,千篇一律的练级过程降低了游戏乐趣(对大多数玩家而言。),烦躁之余,游戏者不免心存不轨。PC玩家尚可对其程序进行修改,可没有'金手指'的游戏机拥有者就无计可施了。就算修改成功,谁又愿意去打那些早已知道结果的战斗呢?

ARPG虽然也保留了长级系统,但允许玩家用灵活的操作来弥补能力值的不足。而且由于使用了动作游戏的引擎。ARPG在战斗上明显高于RPG。无论,是随机步数遇敌还是可视化遇敌都会强制性的进入战斗画面,即使有逃跑指令也不一定成功。ARPG则是想打就打不打就走。几乎没有被强迫的感觉。攻击机会也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突破了传统RPG固定的回合制,从而给予玩家更多施展身手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节约许多时间,有些RPG要上百个小时才能完通关。而ARPG平均只需这个时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种短时间的宣泄更适合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情趣和休闲方式

难度系数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ARPG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按理来说,这类游戏的影响力应该不止现有水平,然而,假如你留意一下不难发现ARPG的拥护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游戏本身的知名度也远不如正统RPG游戏。以同是SQUARE旗下的游戏比较,《圣剑传说》系列的人气度就远不及《FF》系列那么经久不衰,当然,推出时间和续作量固然是一方面,但是ARPG的难度系数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与动作游戏相同,ARPG要求玩家善于与敌人周旋,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而且,RPG中的常见难题--寻找也被ARPG继承下来了。通过谈话寻找推进式剧情;通过调查寻找道具;通过不停地走动寻找地点……总之,ARPG游戏所面对的玩家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操作感和相对清晰的头脑。个别游戏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数学问题。这一切都提高了通关的难度,基本上是'玩家'的水平才能应用自如。

综上所述,这些设定都大大缩小了游戏者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都阻碍了这类游戏的普及。SFC和PS之所以能够成为两代主机中销售量的佼佼者,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购买对象定在普通大众上。从而争取到了绝大多数的用户。看来动作RPG恰恰在这点上存在难以弥补的缺陷。

另一方面,ARPG游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采用了ACT和RPG游戏各自的长处,但这种二合一的风格令玩家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热衷于格斗游戏的玩家意犹未尽,偏重于文化内涵和故事情节的玩家又觉得它与传统的RPG相比有些味道不足。因此,不伦不类成了这些人对ARPG的一贯评价。

第三点就出在角色设定这一环上了。正统RPG的人物刻画的相当丰满,而且多角色,多职业的设定也便于相互衬托出各自的性格。格斗游戏在角色设定上更是显得锋芒毕露,许多人物早已家喻户晓。但ARPG在这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虽然在《月下夜想曲》已有改善,咳这仍然是种通病。

ARPG的发展史并非一帆风顺

在FC早期作品中,《迷宫组曲》就已经具备了ARPG的某些特点。《塞尔达传说》则将其进一步强化。但直到《盖亚幻想记》,《圣剑传说2》的推出后ARPG才渐渐地发展起来。其拥护者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同时,这些作品的推出也为制造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期,把ARPG推向巅峰的《圣剑传说3》、《天地创造》就是SQUARE和ENIX沿着前作的风格和系统精心炮制的。

ARPG相关游戏
未来之路指向何方

回首《圣剑3》的成功,多人游戏无疑是制胜的要诀。的确,正是双人配合作战的乐趣才造就了FC上许多经典游戏的辉煌。看来多数人参与仍是今后游戏的发展方向。可以预测,将来ARPG中也会引入这一要素。

另外,随着硬件机能的不断强化和玩家对视听效果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游戏3D的发展方向以成定局。当然,ARPG也要加入这一热潮。较格斗游戏的3D化,ARPG可能更加直接,系统更容易被玩家掌握。《暗黑救世主》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而《塞尔达传说64》则可能代表未来一批ARPG的发展趋势。为了渲染气氛,充分调动玩家的兴趣。一些ARPG的画面风格和迷题形式也会向〈生化危机〉等冒险类游戏考拢,这种风格更加贴近电影效果,相信诱惑力会极大,前景不可小看。

那么,2D类游戏是很快会消失吗?这种担忧大可不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进化,2D类游戏画面感受,操作方法,严密性都已相当成熟了。再加上玩家对2D游戏已相当熟悉,而对3D游戏则还需要一段适应过程,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2D动作RPG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游戏界本身正向着互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分类上将越来越多。相信ARPG不会置身世外,它也许会把更多的其它游戏的特点化为己有,生成另一类游戏。还能它会在内部进行划分和融合,诞生出新的一代ARPG。面对未来,我们唯有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