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护府

 yan曙光 2017-11-22

概述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北 朝鲜,西达中亚咸海,南面包括 了如今的 越南北部,北面则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 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 安南、 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安东

①安东都护府,属河北道。总章元年(668)九月平高句丽,得城一百七十六,十二月分其地为羁縻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置 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初置时辖境西起辽水,南尽 高句丽故土,东北有原依附于高句丽的诸部地。不久由于高句丽民众的剧烈反抗, 都护府迁治 辽东,鸭绿水南岸之地遂放弃。圣历元年(698)粟末部建 震国(渤海国初称)于 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忽汗水(今牡丹江)流域, 都护府辖境乃限于

辽东地区。开元十四年(726) 安东 都护 薛泰请于 黑水最大部落置 黑水都督府,其余各部置州,朝廷置长史监领,辖境乃扩大至黑龙江下游两岸及 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都护府迁治 辽东后,或治 辽东城(今辽宁 辽阳),或治新城(今辽宁抚顺东北), 圣历元年改都护府为都督府,神龙元年(705)复为都护府,以 幽州都督兼领都护。开元二年又迁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十一年再迁 燕郡故治(今辽宁义县)。天宝二年(743)复移于 辽西故郡城(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开元七年置 平卢 节度使兼领 安东 都护。 安史之乱时, 平卢节度南迁 青州, 都护府遂废。

安北

②安北都护府(粗体字为历次所改之名,下同),属关内道。贞观二十年唐破薛延陀后, 铁勒诸部内附。次年正月置 瀚海 (回纥部 )、燕然 (多滥葛部 )、金微 ( 仆骨部 )、幽陵 ( 拔野古部 )、龟林 (同罗部 )、卢山(思结部 )六 都督府,皋兰(浑部)、 高阙(斛薛部)、鸡鹿(奚结部)、鸡田(阿跌部)、榆溪(契芯部)、林(思结别部)、颜(白部)七州,各以部帅为都督、刺史,旋设 燕然都护府以统之。八月,铁勒诸部中最远的 骨利部来附,置为 玄阙州。后又以结骨、葛逻禄诸部置 坚昆、 阴山、大漠、玄池等都督府和浑河、 狼山等州,均归燕然都护府统领。 都护府治故 单于台(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乌加河北)。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部、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围地区。 龙朔三年(663), 都护府移于 漠北 回纥本部,治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西北。改名 瀚海都护府,与云中都护府以碛为界,领 碛北诸羁縻府州。总章二年改为 安北都护府。 高宗末年后突厥兴起,不久铁勒故地皆为所并,安北 都护府遂废。武后时回纥、契骨、思结、浑等部度碛徙甘、凉间, 垂拱元年(685)侨置安北 都护府于 居延海西之 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不久又内移至西安城(今甘肃民乐西北), 圣历元年迁至单于都护府旧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河套北筑东、中、西三 受降城,遂移安北 都护府治 西受降城(今内蒙古 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乌加河北)。 开元三年移治中受降城(今内蒙古 包头西南黄河北岸)。天宝八载, 都护府复移治横塞军(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阴山南麓),由军使兼理府事。十四载又移治 大安军( 乾元后改名 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加河东)。至德二年(757)改名 镇北都护府。 兴元后遂不复见。会昌年间复改 单于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五代地入 契丹,遂废。都护府在同城、西安时,当领有内迁甘、凉间的回纥等部,仍有瀚海等府州名号。其后回纥等部北还投 突厥,都护府东迁碛南,所领部落府州无考。天宝初置附郭 阴山县。

单于

③ 单于都护府 ,属关内道。 永徽元年(650)唐平突厥车鼻可汗,“突厥诸部尽为封疆之臣”,以其地置 狼山、云中等三都督府,苏农等十四州,设 瀚海都护府以统之。与 燕然都护府壤地交错。 龙朔三年,移 燕然都护府于碛北,并改名 瀚海都护府,原瀚海都护府移 云中古城,改名 云中都护府,遂以碛为界,碛南诸都督府州隶云中。麟德元年(664),改名 单于都护府,辖境北距大漠,南抵黄河。高宗末年后 突厥兴起,尽拔诸羁縻府州。垂拱二年改置镇守使, 圣历元年移安北 都护府来治。开元二年复为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移治中受降城。会昌年间,改名 安北都护府。垂拱以后 都护府何所领无考。天宝初置附郭金河县。

安西

④安西都护府,属陇右道。贞观四年(630),伊吾(今哈密)城主石万年降唐,献所属七城,唐政府即在该地置西伊州,贞观六年(632)改称 伊州。贞观十三年(639),唐攻取西突厥叶护屯兵的可汗浮图(即 金满城,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唐设庭州;唐平定 高昌王麴文泰勾结突厥叛乱后,于贞观十四年(640)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又置 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时驻 交河城(今吐鲁番西雅尔郭勒),为唐朝在 西域的最高军政机关,下辖多个都督府及州。

贞观二十二年(648)将府治迁至 龟兹(今库车县),其时辖焉耆、龟兹、疏勒、毗沙等16个都督府,下辖88个州、110县。永徽二年(651)迁回西州。 显庆二年(657) 唐军在伊犁河、碎叶川地区大破西 突厥,设昆陵、蒙池二 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升为安西大都护府,其管辖范围东起 阳关、玉门关,西至咸海一带(昆陵、 蒙池都护府隶属于安西大 都护府)。

显庆三年(658)府治再迁 龟兹,其间 安西都护府曾撤建,长寿元年(692)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管辖 天山以北至里海各地)。

为管理 天山以北西 突厥故地,公元662年( 龙朔二年)唐设 金山都护府(治所先在西州,后移至庭州,今奇台县北道桥古城遗址)。其为在原 西州都督府基础上设立,取代 昆陵都护府,管辖 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金山(阿尔泰山)以西、中亚两河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隶属于 安西都护府。垂拱元年(685)复置 昆陵都护府, 金山都护府裁撤。

长安二年(702)分 天山以北于庭州设北庭 都护府。玄宗年间唐置 碛西节度使,凌居安西、北庭二大都护府之上,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至德元年(756)将 安西都护府更名为 镇西都护府,后再改为 安西都护府。开元、天宝时,安西所领葱岭西诸国大部分役属于 大食、 吐蕃。 安史之乱后 都护府坚守三十年,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不久,安西亦为吐蕃攻破,两都护府遂废。

另外, 安西都护府另设有四个军镇,即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也有焉耆时而替代)。上述四镇实为唐朝在 西域的驻军地,执行 都护府下的职责,与都督府的职责有别。

北庭

⑤北庭都护府

属陇右道。长安二年(702)分天山以北于 庭州设 北庭都护府,管辖 天山北路23个州,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改隶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辖境东起伊州(今哈密),西至咸海,北抵额尔齐斯河及 巴尔喀什湖,南依天山。

景龙三年(709)改北庭 都护府为北庭大都护府,管辖范围以 天山以北和 巴尔喀什湖广大地区为主,安西大都护府这时只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

但实际上其时自碎叶川(今中亚楚河)和葱岭以西,两 都护府已难以有效控制。北庭所领西 突厥故地已为突骑施所并,葛逻禄则役属于突厥、回纥, 都护府所能控制者仅为府治附近一带;安西所领葱岭西诸国大部分役属于大食、吐蕃。安史乱后两 都护府坚守三十年,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不久,安西亦为吐蕃攻破,两都护府遂废。

安南

⑥安南都护府

属 岭南道。 调露元年(679)以交州都督府改置 安南都护府,为岭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 那坡、靖西和龙州、宁明、防城部分地区,西界在越南红河黑水之间。 都护由 交州刺史兼任。至德二载改名 镇南都护府,大历三年(768)复名 安南都护府。自天宝以后, 南诏强大,云南 南盘江以南地区渐为所有,开成、大中间即大致以今云南省界与 安南都护府分界。 咸通元年(860)十二月 都护府治为 南诏攻陷,未几收复。四年二月再失,六月废 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今越南海防西北),七月复置都护府于行交州。七年复克 安南旧治, 都护府移故地,并于都护府置静海军节度,重筑安南城,由 节度使兼领都护。终唐一代不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