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皮老师讲血失常之瘀血

 熄火球111 2017-11-22

现在社会的病,在我眼里,以下几个病因最重要,按照在我心里的排列应该是,气滞,血瘀,痰凝,寒阻,郁热。气滞最重要,但涉及的范围太广,不适合现在讲,得等你们清静经诵到一定水平了我就和你们讲气滞。痰饮已讲,今晚讲血瘀。

瘀血,传统中医叫死血,败血,恶血,蓄血,等等。

我们经常讲,瘀血,血瘀,很多时候已讲了,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瘀血是个名词,是个病因学概念,瘀血可以是病因,也可以是病理结果。

但血瘀是个病机学概念,它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的一种状态。

形成瘀血的原因也是多样的,这个不可能去讲,一讲就把这个东西讲死了,不好。

因为人身无处可以离得开血,所以人身所有的部位的功能出现异常皆有可能导致形成瘀血,但还是要着重讲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血出致瘀,凡离经之血,就是死血,就是瘀血,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跌打损伤,还有其它外伤之类的。还有就是内在的,脾不统血,肝不藏血导致出血,以及女性月经不能及时排出,而在体内蓄积就会产生瘀血。

第二,气滞血瘀,我们在讲气血的关系的时候讲过了的,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了,则血液的运行也会受碍,就会形成瘀血。

晚清医家里我比较推崇唐宗海,他写的血证论里有这么一个句子

那就是,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你们看,气结则血凝哈。

第三个,因虚致瘀,其实还是上面唐宗海先生讲的那话,气虚则血脱,但先生这话还不全面,只讲了,气虚无以统摄血液而致出血形成瘀血,但先生还忽略了一个,就是气虚无以推动血液运行也会导致瘀血的形成。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寒热皆可能导致血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血寒导致血瘀不要多讲哈,就像冰冻一样,大家都能理解的,

但血热也是可以致瘀的哈,这也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就是血热会迫血妄行,就容易导致局部血出而形成瘀血

第二,就是血热则会使血煎熬成块而形成瘀血,就像塑料一样,你火一去,它就会结到一块,这血也是一样的,就像炒菜一样,刚开始锅里有点水,它就是动得厉害,就像血热迫血妄行一样,而这锅放久了,这水会慢慢地变少的,就是血热使血煎熬成块一个理哈。

所以,导致瘀血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不离寒热气滞虚出血这几个方面哈。

 

我们接下来讲讲这个瘀血致病的特点:

瘀血一旦形成,就会堆积到体内

第一,会导致这块血失去其本身应该有的濡养作用;

第二,这是最恼火的,它会成为产生各种疾病的病因!

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瘀血致病的特点

第一,它容易阻碍气机!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中医认为血瘀必兼气滞,,瘀血形成它就必将影响气机还有会加重气机郁滞,从而出现局部的青紫,疼痛等等,气血的双重不通,才是疼痛的机理。

第二,那就是瘀血会影响血脉的运行,这个容易理解吧,它堵在那,当然会影响血液的运行,所以,这症状就可以自己去想了哈。影响血液运行,那血液不能正常濡养,那一些地方就会出现怕冷,会出现瘀斑。

第三,这个瘀血会影响新血的形成,唐宗海先生说,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

盖瘀血去则新血易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

所以,中医经常补血活血同时使用,就是因为这瘀血会影响新血的生成,在活血的同时用一点补血药,则活血而不伤血,在补血的同时用一点活血药,则补而不滞,更加推动血液的运行。

瘀血最有特点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个了,那就是病位固定!!!

因为它在哪个地方,它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去掉的,所以这个病位固定,不像我们之前讲的风,到处可以去,也不像昨晚讲的痰,无所不到,可以随气而上下。这个瘀血一旦在哪形成,它就容易产生局部的病变,而且病位固定不移。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瘀血致病,病证繁多!!这个是因为全身各处都需要血哈,所以,每个地方都有形成瘀血的可能,在不同地方形成的瘀血,它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病症,所以,它这病症是繁多的。

瘀血致病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老祖宗还是给我们总结出来了瘀血的一些共性的,那就是:

第一,它会出现疼痛,而且是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而且夜间尤甚。

如果有夜晚病情加重的,已经治疗了很久没有效的,那一定要考虑这个瘀血致病的可能,哪怕没有明显的瘀血指征。

第二,肿块!!瘀血无论在体表还是在体内形成的包块都是固定不移的。

在体表就会形成青紫的包,也叫血肿。在体内那就是摸起来质地坚硬,固定不移,这就是中医讲的癥积,再往下发展,就是肿瘤!

第三,色紫黯,包括面部,口唇,指甲,还有就是舌都是去出现紫黯的,还有就是这些地方会有瘀斑,瘀点,大家可以结合我讲的舌诊的内容去看。

第四,出血!!瘀血也是会可以导致出血的哈,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明明在出血,中医还要用活血化瘀的药,当然瘀血导致的出血是有其特有的表现的,那就是血少成块,血色紫暗。

第五,就是肌肤甲错,摸上去粗糙得很。

 

今晚的瘀血就讲到这哈。

2015年1月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