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江山携手 2017-11-22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如今的同合堂建筑已经修缮一新,周围的其他建筑全部拆了,只留下了同合堂,整个建筑更显得大气洋气,这是民国建筑的遗产,是大木结构向砖混建筑转型的经典之作,外部屋顶的双联卷,具有更大的纵深,从门缝中拍摄的内部构造,还是大木结构的承重设计,木结构支撑着屋顶结构,用砌砖代替了木质的门脸招商牌楼幌子,六个横匾,有点多了,眼花,只有下边两侧的横匾是成语,这种组合是同合堂创始人的神来之笔,中药铺子的主业彻底失传了,令人惋惜,但能保留住这个中药铺子的建筑实属后人的荣幸。

在老北京网找到2006年珠市口东大街扫街的珍贵照片,那个仿西洋的建筑未能对上号,非常稀罕那个院子,好在同合堂的外部影像还在,161号四合院还在,铁山寺的后殿还在,整个珠市口东大街被高层建筑隔离开交通要道,称其为“大街”有点名不副实,珠市口东胡同比较好听,能叫出“三里河大街”的名字的老人恐怕不多了,有趣的是,我把同合堂打成“同喝汤”,反正是中药铺子,大家一起喝药,记得牢。

关于同合堂的横匾,“老北京砖缝里的虫子”写的妙极了,下面转抄部分内容,不愧为老北京的语言范儿,把药铺建筑写的活灵活现,看完后比喝一顿小酒还痛快。

“珠市口东大街位于崇文区西部,与前门大街相交。住在附近的老人们对这个地名,似乎并不买帐,他们还是习惯叫“三里河儿大街”这个旧称,透着亲切。

同合堂老药铺就坐落在珠市口东大街北边的183号,青砖盖的“拍子式”门脸,面阔三开间,显得很气派,两边各有一道券门式的窗。中间是正门。乍一看,好像是两层的建筑。其实在女儿墙的后面,是一小段平台,后面就是斜坡,起脊了。

建筑正面门上边,镶着六块石制的横匾,上排三块分别刻着“照(常)批发”、“地道药材”、“自办各省”、下排左右分别为“春满杏林”和“泉香橘井”。由此看来这里肯定是家药材铺。

下边这两块匾额上的内容,可是有典故的。

“春满杏林”典故来自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相传他在江西庐山隐居时经常义务为人看病,从不收酬金,每治愈一位病人,他就让病人家在山坡上种些杏树,后来时间长了,庐山一带的杏树逐渐成林,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人们就以杏树来纪念他了,久而久之,杏林也就成了医家的专用名词或是用来形容具有高尚医风的医生了。

“泉香橘井”说的是西汉时湖南一位叫苏耽的道人,因为对母亲极为孝顺,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嘱咐母亲,明年将有疾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救治。第二年果然发生大规模疫情,他的母亲便遵照他说的方法救活了很多人,一时传为佳话。

匾额周围雕有一圈儿“梅兰竹菊”的小花草池子,全都有落款儿,只是已经模糊不清。下排中间一块,则是药铺招牌“同和堂”。每一块匾上方,都有一个废弃的小灯座,看的出曾经上面还有铁丝窝成的卷花装饰。”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对现有老建筑描述的文字,文章的后面是关于同合堂传人的故事,在网上可以搜到这篇帖子。后面的照片是161号普查文物四合院,这个四合院老有名气了。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老北京网照片: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2015年照片:
珠市口东大街,“同合堂”翻新的药铺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