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江山携手 2017-11-22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手机上看到天翔和小虎在上庄东岳庙写生的博客,对主殿的庑殿顶看了一眼,屋顶短脊,出檐深远,屋面气势宏伟,立刻被吸引了,这种比例的庑殿顶很少见,有点像大同华严寺时期的建筑,里面一定有故事,于是在网上查到颐和吴老的帖子,那个现存于五塔寺石刻博物馆《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的石碑,记录了东岳庙、龙母庙等修复情况,此石碑记载“榆河乡之东岳庙故碑载记亦相传为唐时古刹”,不管是否传说真假,起码300年前的清朝人就认定这个建筑的外形是仿唐建构,再查到txmm6先生的博客,北京地区灵岳寺和东岳庙结构相似,估计是唐代泰山封禅时期在各地所建的东岳行宫,幽州昌平县和广平县保留到现在就是东岳庙和灵岳寺的大殿,如真也算是北京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可惜没有考古资料证明。

       海淀区上庄,没有名山名水的风水,非常普通的地方,却保留了两处比较完整的寺庙群,原来是军队医院的误打误撞,我对上庄附近的印象就是鱼塘,还有大米,十几年前单位组织钓鱼和发大米都来自西玉河,也算是北京的鱼米之乡,可惜北京严重缺水,上庄水库的水源来自哪里也是个迷,记得鱼塘承包者不是偷地下水,就是偷上庄水库的蓄水,而水库的水不会仅仅是雨水,不会和京密引水渠有关联吧。

      因为缺水,如今上庄的鱼米之乡不存在了,因为一个家族,如今上庄让我们还能看见东岳庙,这个家族的代表就是纳兰性德,一个全国考试第二甲第七名,御前带刀侍卫,康熙贴身随从,宰相的大公子,文武全才的正黄旗富二代,30岁离开人间的纳兰性德,为什么是他,因为他写博客,流传后世,他的博客就是诗词,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文化的传承,比起物质的传承更持久,正是权倾天下,富甲一方,不如一首梦江南。

      吃完中午饭,去了一趟上庄东岳庙,顺便看了圣母庙,大戏台和关帝庙,在上庄东岳庙的广场上,有一大幅关于东岳庙的传闻介绍,非常详细。原来古代,上庄地区是一条通往昌平的繁华古道,交通要道附近有众多的寺庙,东岳庙是历史最悠久的,规格也是最高的,门口的明代铁狮子被大炼钢铁了,主殿里高档的羊皮壁画被取暖烧火了,当然还有最近被偷的窗雕石刻,一切都风化在记忆中,只有东岳庙的花岗岩石条地基稳稳地横在每一个建筑物的底下,露出坚毅的棱角,显示着东岳庙的高贵。奇观的是,花岗岩也不能证明寺庙的年代,而最有把握的是寺庙西墙,三合土的墙,元代的基因,是东岳庙最老的建筑物,最不起眼的一段土墙。

      比起东岳庙,圣母庙要保护的更好,因为几乎同一历史时间的大型修缮,工艺和手法可以参考圣母庙,可惜圣母庙还是医院的办公区,禁止参观。

      看2007年“城市节拍”先生《上庄,荒芜的家庙》的帖子,对东岳庙建筑结构的参观特点做过专业的介绍,比如山门四柱为方形石柱,木结构歇山顶,防雨板上彩画依旧,我说是北京最牛的山门,再比如大殿巍峨宏伟、恢弘瑰丽,庑殿顶(庑殿顶是建筑屋顶的最高形式,用于皇宫的重要建筑,地方用庑殿顶形式,一般要得到皇帝的首肯)。此殿为全国仅存三座唐代短脊庑殿之一(山西华严寺、扬州天宁寺、北京上庄东岳庙主殿宇)。唐代短脊庑殿建筑形式有如下特点:殿宇脊短、吻鱼尾长、脊下坡度大且上挑、柱上两斗两升形式。此殿无论是建筑档次还是建筑规格均为最高。我说是北京最牛的屋顶。

     还有就是纳兰性德了,有一首他最牛的词,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我不懂词,只想谢谢天翔和小虎,及古迹群的未见朋友,让我学习了很多,想起上庄东岳庙,想起古建初建的辉煌时刻,想起古建的精湛匠人,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大戏台: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龙王圣母庙山门: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回到东岳庙: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上庄东岳庙,人生若只如初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