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媒体病了,社会也病了,夸张的报道能带来什么,医生再次成为背锅侠

 昵称49675731 2017-11-23


以点带面,夸大事实,采访三两个人就弄个大新闻,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造谣,无中生有似乎成了当今某些媒体的通病。最近又看到某记者发表的《心脏支架的内幕:国外手术用3个国内用10个》,一看标题确实触目惊心,很吸引人,一下子挑起了我对医生的仇恨,看看下面的评论,可以说作为记者,成功的为脆弱的医患关系再添上一把火。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到的数据,国外用3个,国内心脏支架用10个,至少我没查到这方面数据,不可否认,在心脏血管多处狭窄的患者,可能放置支架比较多,但也是根据患者病情来放置支架。同样不可否认,确实医生收受回扣问题,但是现在任何耗材进医院都是省里主管部门统一招标,中标价格是多少,进医院价格就是多少,医院根本没有自主权。那么到底是高价格产生了回扣,还是回扣导致了高价格,因果关系似乎没弄明白。那么是谁让高价格的耗材进入医院,到底是哪个环节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记者却在文中只字未提,不知道是没看见,不了解,还是不敢写,反正医生这个黑锅是背定了,就像前不久说的高药价一样,医生作为整个链条的末端环节,明明只喝了一口汤,却要背负起所有的罪责。因为医生最软弱,无权无势,任人宰割。


  文中提到:国际上,支架和搭桥手术的比例是71~81,但在中国,这个比例高达121。断章取义,不懂装懂,糊弄外行也是无良媒体的常用手法。7:1-8:112:1差很多吗?记者根本没考虑中国的人口基数,更重要的是没考虑到中国严重不平衡的医疗资源。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常说的心脏搭桥手术往简单里说实际就是血管置换手术,就是从身体其他部位取下一段血管,将心脏发生堵塞的血管替换掉,常见的部位有大隐静脉血管(5年闭塞率高达50%,桡动脉(用的较少)等或者左乳内动脉血管远端直接连到狭窄部位远端(10年通畅率90%,但只有一条)。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搭桥手术,答案是否定的。搭桥手术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与医疗条件,以及病人的体质也要求极高,肺功能要好,术后呼吸恢复要好,有部分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就有可能术后醒不过来,同时还要求开胸,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手术完成后,心脏复跳,这些技术都是胸心外科顶尖技术,一般医院都无法完成,同时要求搭桥血管不能太细,如果太细即使戴着显微镜,也无法缝合。体质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也无法行搭桥术,可见心脏血管搭桥并不是谁想做就做,记者同志想的太简单了。作为优质医疗资源大都高度集中于大城市的中国,甚至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级三甲医院都无法完成这个手术。而支架置入,以其创伤小,见效快,可重复性,操作相对简单而得以在中国得到较多开展,一般县级二甲医院都开展了心脏支架植入术,而且有很多患者病情危急,根本等不及转院,心脏支架的置入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这样的文章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顶多一笑了之,或者不屑一顾,而对于老百姓,则是起了误导作用,不单单挑起了医患矛盾,而且也害了患者,前几天刚看到某公众号文章,一患者因胸闷憋气,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用药后缓解,便大喊:把针拔了,我要回家。医生告诉他:你的心脏病很严重,不能回去。患者大喊:你们不就是想骗钱吗,我自己身体我自己知道。终究还是回家了。然而第二天,救护车再次把他送来了,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可惜没能抢救过来。  

某大记者,当你发这篇文章的时候,可曾想到这篇文章能为医疗带来什么?一,不会因为你的这篇这篇文章降低耗材价格,因为跑偏了,关注点错误,没有触及高价格耗材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在招标环节,希望有人能够去深挖一下;二,成功吸引了眼球,博得了点击率。三,割裂了医患关系,挑起了医患矛盾,在众多伤医事件中你就是帮凶;四 误导了患者,造成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让很多本该受到恰当治疗可以挽救生命的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如果真有患者因此死亡,你就是刽子手。


长按.识别.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