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害怕和孩子争吵,当他不想和你吵时才最可怕

 keivon 2017-11-23

前几天看了一部叫《死亡诗社》的影片,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一所历史悠久,并且有着严谨校风和固定教育模式的卓越高中,一群古板沉闷的学生在这里为了考上大学日复一日单调的学习着,直到一位年轻教师约翰·基德的到来,犹如一缕不羁的阳光洒金这个深谷。


 
 


这位自称船长的老师,充满激情地给孩子们朗诵惠特曼献给林肯的诗歌《Oh Captain, My Captain》,他用诗歌的浪漫,教导这群专注功名的孩子“及时行乐”,用反传统的方法,让孩子们找回自由的思想。从此这群被束缚在牢笼的孩子,便被他的诗歌带领着,走向冲破牢笼之路。


 
 


而本片的主人公尼尔也在这位“船长”的感召之下,带领着一群少年复活了《死亡诗社》。他们在深夜里逃越藩篱,在印第安山洞里纵饮欢歌,大声朗读,自由之光照亮了整个校园,考入名校不再是他们唯一的目标,他们明快而欢乐,畅快的成长着。


 
 


但是,影片在此时转向悲剧,以尼尔为首的少年们并没有冲破牢笼。尼尔决定担任校史年鉴的助理编辑,但一心只想要尼尔专心学业的父亲不顾尼尔的初衷断然拒绝了尼尔的请求,尼尔与父亲之间发生了第一次争吵。


 
 


尼尔酷爱戏剧表演,准备参加学校的演出,并且获得了出演主角的机会。他知道父亲不会同意他去做跟学业无关的事情,但他又想要向父亲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希望可以博得父亲的同情,但是父子之间不可避免的再次发生了争吵...父亲的回答,让尼尔大失所望,尼尔向父亲敞开的心门也逐渐关闭了,他决定瞒着父亲,独自去实践自己的梦想。


 
 


尼尔满载热情的演出获得了全场观众的一致喝彩,在大幕落下的那刻,尼尔在内心发出了畅快淋漓的呐喊,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但此时,尼尔的内心又极其复杂,他知道父亲也在这个剧院,并且看到了自己在演出。尼尔心里很矛盾,他不愿意冒犯父亲,惹他大发雷霆,但是内心又侥幸的希望父亲在看了他精彩的演出之后会改变原先的想法,容许他在学习之余保留这份热爱。


结果是再次失望,演出结束后,父亲粗鲁的把尼尔“塞”上了车,回到家之后又是不可避免的一次大争吵。这次,尼尔最后一次鼓足勇气向父亲表达自己内心对戏剧表演的热爱,并坚定自己的理想,恳求父亲能够同意,但父亲依旧丝毫不理会尼尔的恳求,并且还变本加厉的要把尼尔送去需要读十年的医学院。原本想着或许考上大学后就可以摆脱父亲的管制,没曾想到最后却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尼尔彻底失望了。


 
 


最后,尼尔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理想,影片也达到了悲剧的高潮。


看完这整个影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影片里的那些孩子像极了曾经的我们,那个在青春洋溢的年纪里热情奔放的我们,那个在学校大操场上奔跑并大声呼喊的我们,那个厌恶朝着父母给自己规划的路却不敢大声说NO的我们...


现实中很多父母都会戴着“为你好”的面具,让孩子朝着自己的预期发展,一旦孩子的行为跟自己的预期有所出入,就会被视为“不听话”,随之就是一番争吵。不少父母都会觉得与孩子争吵是不对的,争吵会直接影响亲子关系,所以会尽量避免与孩子争吵。


而在我看来,孩子与父母发生争吵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1.


愿意跟父母争吵的孩子,都比较诚实



《关键教养报告》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说的:

在字典中,“诚实”的反面是“说谎”,而“争吵”的对立面是“同意”。但在青少年的头脑中,并不是这样的逻辑。对青少年来说,“争吵”的反面是说谎。


在“闲暇研究”中,南希·达林博士的团队访问高中生时,他们问:“在什么时候明知父母不同意还会说真话?”一些人回答说谎言被揭穿的时候,因为骗不过父母。而另一些人觉得应当对父母说真话,即使会发生一些争吵,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应该对他们实话实说。


但通常的情况下,如果孩子说了真话,当父母不理解的时候,就会随之面临一场争吵。但父母如果能体谅孩子说真话的勇气,做出一些让步,争吵也是值得的。而在那些很少出现欺骗的家庭里,争吵的比例会更高。


争吵是好事,争吵说明孩子比较诚实。但作为父母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却往往难以明白这一点。


2.


孩子与父母争吵,是孩子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把父母惹怒的孩子都不是故意在给父母找茬,往往是因为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亦或者是内心需求没有被满足。


想一下,有多少次你在大街上只顾着跟别人聊天忽视了孩子的存在?有多少次下班后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孩子跟你说话你完全听不到?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想要时时刻刻的被父母关注。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再回忆一下父母被孩子的行为激怒,很大一部分原因则是:“孩子不听我的话,跟我对着干!”


父母总是喜欢把孩子的一切都建立在“我”的基础之上,“我”需要你这样做,“我”需要你那样做。


可是孩子不是机器人,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会反抗,这都是正常的。作为父母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忍一下自己的怒火,静下心来倾听一下呢?


就像影片中,如果反复的争夺和呐喊都被父母藐视,就像回答“nothing”时的尼尔一样,孩子的心门彻底关闭,才是孩子真正叛逆的开始。


 
 


3.


与父母争吵,是孩子认识父母的一种方式。


纽约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塔比莎·霍姆斯博士研究了50多对母女。研究样本都是来自一个名为“向上飞跃”项目里面的高中生。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给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参与该项目的母亲都望女成凤且对女儿相当保护,经常要求女儿服从听话。


霍姆斯博士对这些母女分开访谈,问她们为何争吵,以及当时的感觉如何。母女的答案大相径庭。有46%的母亲认为争吵会伤害母女关系。女儿的挑战,让自己觉得很烦、很难过,不被尊重。争吵越频繁,越激烈,妈妈就认为争吵越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但只有23%的女儿认为母女争吵会带来伤害,更多的女儿认为争吵有助于改善母女关系。


霍姆斯博士说:“十几岁女孩对争吵的理解很有深意,远远超过我们对青少年的预期。她们认为争吵是一种认识母亲的方式,她们有机会听到母亲的想法。”


父母往往会让孩子去按照自己预想去发展,却很少会与孩子沟通其中的道理。孩子不明白,父母不解释,就会很容易发生争吵。而在与父母争吵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自己的心声被父母听到,父母需要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并试着让孩子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4.


在与孩子争吵的过程中,父母要懂得适当的让步。


在孩子与父母争辩,讲道理的时候,父母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做适当的让步。父母不一定在每次争吵中都要显示出家长的权威,在某些争吵中,需要让孩子“赢”来增强孩子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自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禁止孩子做一件事情,用的最多的一个办法就是以“吼”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威胁”(如果你要这样做,那你就等着挨揍吧)。


但是孩子的内心会很反感你这样的“威胁”,他们不仅不会听从你这种威胁,反而会想尽办法偷偷的去做。


当你发现了孩子不仅不听你的话,反而偷偷去做,那么就会发生争吵。


试想一下,如果在孩子跟你争辩的时候,你能够做出一些适当的让步,比如孩子因为看电视而不想吃饭的时候,你不要一下子就表现的那么强硬,而是退让一步,并对孩子说如果你现在乖乖的去吃饭,晚上睡觉前就给你多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孩子如果听到你这样的回答,是不是就会乖乖听话去吃饭了呢?


 


再比如影片中尼尔与他的父亲,如果他的父亲在跟尼尔争吵的时候能够做一些让步,尊重孩子的选择,而非独裁,那么事情的结果或许就不会那么极端了吧。


5.


愿意跟父母争吵的孩子,家庭关系会更和睦


达林博士把在美国的研究结果与菲律宾的作比较,她原以为菲律宾家庭中的争吵会少于美国家庭,结果却恰恰相反。


在菲律宾,家庭之间比美国更倡导和谐,更不想引起冲突。年轻人从小就被教导不应该挑战父母的权威,孩子欠父母的一生都无法偿还。在菲律宾,听话才是好孩子。


因此,达林博士认为他们的孩子不会和父母争吵,没想到他们的亲子冲突确实最多的。但是在菲律宾,虽然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争吵很多,但这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和睦,相反却比美国的家庭恒和睦,这让达林博士感到很疑惑。


之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在菲律宾,孩子与父母争吵的是规矩,而不是挑战家长的权威。他们也许觉得规矩太严格,但他们却比美国的孩子更懂得守规矩。在美国家庭里,孩子懒得跟父母去吵,他们假装顺从父母的意愿,转眼就把爸妈的话当耳旁风,我行我素。所以,才会有美国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争吵的次数不多,家庭关系却不好。而在菲律宾,孩子与父母争吵的次数很多,却依然能够使家庭关系和睦。


 


最后,借用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没有终点,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在教育孩子上,不要担心跟孩子发生争吵,发生争吵是有益的。


不争吵,了解不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不争吵,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不争吵,就不能让孩子懂得做父母的深意。


愿每一位父母都做一个爱争论的父母,愿每一个孩子都做一个爱争论的孩子。


来源:公众号父母有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