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蠡救子”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

 昵称413468 2017-11-23

说到范蠡,被现在誉为商业鼻祖,商圣。但是说商圣一般称呼他为“陶朱公”。范蠡本来是勾践手下第一谋士和大将;从勾践被吴国打败开始,一直辅佐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灭亡吴国,使勾践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后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西湖,成为一方巨富。

“范蠡救子”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

历史历来对范蠡的评价颇高,很多学派都把他列为鼻祖;道家、法家、儒家、兵家、谋士、商人等等;看先秦诸子的书都会谈到范蠡或者陶朱公,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史记说他拜计然为师,计然授他“计然七策”,用其五策就帮助勾践称霸,而后两策成为富商巨贾。

“范蠡救子”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

一个好好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甚至说道家、企业家,本来应该是一切美好辉煌的,可是史记里偏偏收录了关于“范蠡救子”失败的故事,而今看来非常值得玩味。

大概情况是这样,陶朱公住在齐鲁之间的一个海边地方,有三个儿子,有一天传来消息说二儿子却在楚国杀人犯事了,要被杀头。范蠡想万金之家的孩子怎么可以被当街杀头呢,肯定得救呀。别说春秋时候杀人这种事可大可小了,就算今天一个富商大佬的子女杀个人也比较容易躲过一死的。然后,陶朱公就准备让他三儿子去携带千金去找他在楚国做官的老友庄生去救。结果大儿子觉得自己是长子,竟然没有被安排去做这么重要的事,而是让整天就知道游手好闲的三弟去,难道自己还不如三弟么,自尊心遭到严重打击,去找他母亲说:“如果不让我去营救,那么我就自杀”。没办法,别二儿子没救到,大儿子先死了。于是就让大儿子携带千金和书信去找楚国庄生。走之前范蠡反复叮嘱,去了之后把钱和信交给庄生就走,不要多问,不要打听。去到庄生那儿,庄生收下了钱和信,也告诉大儿子不要逗留,赶紧回家去等消息就是。结果大儿子没听,出来后去拜访了几个楚国贵族打听消息。

“范蠡救子”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

庄生这边呢,因为庄生一向刚正廉洁,深得楚王以及朝野敬佩。庄生就去给楚王说:臣夜观天象,发现某星晦暗,可能要降灾楚王。楚王一听傻了,这可怎么办?庄生说当然得积德行善了,那就大赦罪犯吧。于是先下令封“三钱之府”,这是大赦前的一个信号。一个官员就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大儿子,大儿子心想既然楚王要大赦,那千金岂不白花了?于是就去借着拜谢庄生的名义,想把钱要回来,庄生一看这小子还在,也就懂了,就把钱还给他。顿时觉得受到羞辱,便又对楚王说:我在街上听人说,因为巨富陶朱公的儿子杀人犯事了,重金贿赂了大王左右,才有这次大赦;大王为的是陶朱公的儿子,不是体恤楚国百姓;如此百姓不会感恩大王恩德。

“范蠡救子”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

楚王一听大怒,先杀了陶朱公的儿子才大赦。最后大儿子只能拉着二弟的尸首回去;一家人都很伤心,唯有陶朱公比较淡然,说:大儿子去,我就知道肯定会这个结果了。大儿子出身时我们家还没有富贵,跟着我们吃了很多苦,所以对金钱很看重;小儿子出世的时候家里已经很有钱了,对钱没什么概念,也就不会看重钱,给了庄生,肯定寻欢问柳去了,才不会去多事。所以也不必太悲伤,一切都是天意。

我不知道太史公为何收录了这个故事,大概是本来关于范蠡的资料就很匮乏,凡是有关的都拿来收录,以备后人参验。后来明朝冯梦龙写《智囊》的时候又收录了这个故事。大概就是想要表达陶朱公范蠡的洞察隐微、智慧超远吧。

可是今天看来这个故事很奇怪,第一:既然说庄生以廉洁闻名楚国,所以才得到楚王信任重用,而且还和范蠡是好友;为何还要给这么多钱呢?他就一句天象有变就可以让楚王大赦,也不用需要活动经费呀?再说以庄生的名声看,他这么去活动也不像样呀。

第二就是,范蠡既然料定大儿子去二儿子必死,那干嘛还让大儿子去呢?这不就是害死二儿子么?如果大儿子实在要闹,那就自己亲自去嘛!难道救自己的儿子还不能亲自去么?

第三,老来丧子,而且还是犯事被杀头,应该很痛心疾首才对,反而像个局外人那样在那点评这个事:“我早就知道必然会这样”,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范蠡救子”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

权且就给几个牵强的解释:给庄生钱,大概是范蠡很了解这个朋友;就得给钱才能才行。毕竟范蠡是谋略大师,聪明绝顶的人,看人还是比较透的。所以自己去楚国,大概可能是不方便去,比较那么远,年纪大了,另外可能就是陶朱公的身份不适合去,去了可能反而引起不利影响。至于说还能够淡定的点评这个事,可能是后世添加的,庄子的老婆死了还鼓盆而歌呢,就是要表达道家那种超然豁达,看透生死的境界。

其实,还可以侧面反映几个事,范蠡这么牛逼的人,竟然养了这么几个不聪明、不成器的儿子。退一步说,为何非要自己的儿子去呢,那么有钱,手下还没些异能之士么,随便找个人去岂不更方便。

“范蠡救子”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

整个故事来看,既不像一个王佐之才、商圣大家的行事风格,也不像个超然豁达道家人的风格。更不符合一般逻辑和人情世故。整就是个杜撰的故事。不过也确实告诉我们一些道理:花钱这种事,不是有钱就会花的,挣钱的人往往不太懂花钱;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富二代比较爱“坑爹”,确实是他们不知道钱从哪来的。都说老板抠门,因为这些创业老板太知道赚钱不易了,所以表现得比较“抠门”。

古人经常会杜撰很多故事加在名人头上,这样有利于传播,和现在很多标题党一样。但是杜撰故事的人很多时候就是为简单的表达一个道理,忽略了故事本身与当事人的很多合理性,以至于后人看着怪怪的。其实是真是假也不那么重要,西游记都知道假的,好那么多人看那么多人研究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