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行书的基本特征

 济南舜玉路品松 2017-11-23

   行书

  一、行书的基本特征
  行书的基本特征可用下面两段话来说明:
  唐虞世南《笔髓论》云:“行书之体,略同于真,至于顿挫盘礴,若猛兽之搏噬,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故覆腕抢毫,乃按锋而直引,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加以掉笔联毫,若石璺玉瑕,自然之理。亦如长空游丝,容曳而来往;又如虫网络壁,劲而复虚。右军云:‘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同于轮扁。’义云:‘每作一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
  这是从行书用笔而言,因为行书是楷书之小变,所以,虞世南说是略同于真(楷书)。“若猛兽之搏噬”、“若秋鹰之迅击”,是说明行书用笔的节奏要比楷书强烈得多。因为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的一种快捷而易识的书写形式,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行书相对于楷书而言,更强调使转的用笔,这样就要对楷书的点画结构进行改造:一是点画的减省,这样便于运笔的连贯;二是增强体势,所以行书特别强调运腕。“覆腕抢毫”、“按锋而直行”这是两个连贯的动作,只有腕的力量用上了才能“覆腕”、“抢毫”,“按锋直行”才有力量,同时这也是点画衔接的一种方式。“内旋外拓”、“环转纾结”是用笔或运腕的另一种情况,即运笔使转形成的弧线要有外拓的张力。并且,这种用笔与笔势要“环转纾结”,即连贯转换要圆转有致。行书特别强调点画的连带,多以牵丝相连。这在《兰亭序》里就表现得特别明显。用笔不单有旋转,还有翻转,有顺有逆。所谓“内转锋”,其方向角度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掉笔联毫”就是用笔使转牵带的意思。形成的点画就像玉石和陶器上的纹路一样,合于自然之理,又像长空游丝、虫网络壁。虚实有致。

(行书)行书的基本特征

  唐张怀瑾《书议》云:“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网,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行书是最不确定的一种书体,一般认为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都称为行书,所以行书的书写较为自由,可变性较大,这样留给书家的创作空间就很大。又由于其极强的实用功能,历代书家对其更是情有独钟。羲之晚年,“献之尝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体”’,其意就是让其父在行书上作进一步的创新。《兰亭序》应该就是这种变体的代表之作,其特点就是“无藉因循”、“从意适便”,所以,《兰亭序》中“之”字个个写法不同,就是根据上下字的笔势“临事制宜”的结果。由于这个原因,行书被认为是最为自然风流的书体,成为魏晋尚韵书风的代表。

(行书)行书的基本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