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选调生生存状况调查(晋升前景)

 rexue_2014 2017-11-23

 



三、调查分析

综合本研究半结构化个人访谈的记录和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生活质量”、“工作环境”和“晋升前景”之所以成为S省名校选调生们定位自身生活和工作状态时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同J省名校选调生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机制存在重要的逻辑关联,也揭示出S省名校选调生制度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1、“ 生活质量”因素的成因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工资低已经成为让名校选调生们普遍头疼的一个问题。S省选调生的月工资在2800元~3100元左右,级别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期内容


2.“工作环境”因素的成因

与“工作环境”因素相关的内容有:选调生可以从省、市……```````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期内容

3.“晋升前景”因素的成因

在S省的名校选调生政策中规定:

“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直接定为副调研员,硕士研究生可以直接定为主任科员;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但不足2年的不设试用期,直接任职定级。选调生试用期满正式任职后,表现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的,在初次晋升上一级非领导职务时,任职满1年就可视为具备晋升资格;在选调机关服务年限满3年并表现优秀的,在提拔使用、上级机关遴选、培训等事项中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可以按照有关程序破格提拔。省委组织部和省公务员局对选调生进行跟踪管理,重点培养。”

对照已有文献观察到的“80后”公务员平均职级,S省名校选调生起点更高;而对照国家为高等院校选调生任职设定的一般规定,S省为名校选调生以同等学历出任更高一级的职务提供了政策空间。同时,对照我国的《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S省为名校选调生在不同级别岗位上的初次晋升提供了更宽松的时间限制,希望能使其形成相对乐观的晋升前景。但我们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显示,2年多来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经验,让选调生们对公务员任用、晋升制度的公平性,以及自身的晋升前景,逐渐形成不同判断。

首先,在任用与晋升问题上,由于S省名校选调生招生政策中的措辞为用人单位的自由裁量留有弹性,客观上造成了选调生内部对任用与晋升公平性感知的落差。对此,当初的政策设计者表示:


“要把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吸引到我们这样的不发达地区,就必须提供更好的事业起点、更多的晋升机会,可又不能与国家明文规定直接冲突。而且,省委组织部也不应该直接干预用人单位的具体安排。最后只能折中,采纳了‘可以’这样的字眼儿,让用人单位结合自身需要,自主决定是否高配选调生们的任职。”

—S省省委组织部名校选调生招生工作负责人

用人单位的领导则认为这样评价:

“其实这些选调生们的能力、素质差异很大,很多本科并不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专业基础不太扎实,却心气太高,不满意组织安排的工作,情绪和态度都受影响,半年时间就和领导、同事闹僵了。对这种情况不能高配选调生任职,否则其他人会觉得有失公平,甚至可能激化选调生与同事们的矛盾。”

—S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名校选调生直接领导的评价

(小编吐槽:以前有个XX的研究生瞧不起小编,真想在心里喷他丫的你本科也不过……高考差我100分呢~囧····)


政策的弹性加之用人单位对选调生评价的差异,导致一些经历相似、学历相同的名校选调生,却在不同单位出任不同职级。以取得清华大学硕士学历、工作经验不满2年的选调生为例,在省直机关工作的,基本上被定级为科级(有工作经验)或副科级(无工作经验)。但一名主动要求到基层乡镇机关工作的硕士,却被定级为科员,而且在工作2年多后仍未被晋升为副主任科员。

其次,除了任职环节的尺度不一,名校选调生们在“晋升公平”和“晋升前景”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源于对S省政策连续性不同程度的担心。访谈记录显示,伴随S省省委书记在2013年的调整,新一届省委叫停了当年的名校选调生工作。接下去,伴随S省原来的省委组织部部长调任外省,已经开展了一年的名校选调生挂职锻炼也戛然而止。S省当年许诺的对特别优秀的选调生进行破格提拔的政策,由于省委组织部和省公务员局提出的“重点任用、跟踪培养”并未落实,至今还未能发挥效力。12位接受访谈的清华选调生无一例外地流露出对政策及组织关怀的连续性的忧虑。


“我们参加选调的同学是抱着理想来的,因为学校也不差,其实不管怎么说都是牺牲了一定东西的。我感觉人生就像一个平台,有几个支点在支撑着,比如生活的物质支点、政治支点,还有生活支点。从选调这个行当来讲,如果你来到这里以后,你发现你这些支点都是支撑不起来的,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处于崩溃状态的。如果说是这种状态的话,再有理想抱负的人也就是只能支撑几年,所以一个持续性的支撑关怀和关注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是外地人,在这里都是无依无靠的,都是要努力奋斗的,但是很多时候靠自己的奋斗是力不从心的,要是组织不管我们的话,我们真的是一点依靠都没有了。但是这就完全在拼运气,但是运气这个东西是人人都能有的么。” —选调生任职于S省发改委

值得一提的是,S省相关政策和组织保障的不确定性,迫使名校选调生们更多采用政治学中所谓的“恩庇-侍从”(Patron-Client)视角来解读晋升的“窍门”,越来越强调将领导的好恶作为指挥棒。

“晋升流程虽然是一个规范的框架,但是这种体制还是一个由人制定的一个人管理人的制度,我们个人发展前景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是掌握在领导的手里,甚至不是一个领导而是一大批领导。” —选调生任职于S省省委组织部


“民主测评就只是一个过场,领导决定要提谁从副主任科员到主任科员了,大家就是在处里划票,这相当于是一个程序,但只是后置程序,就是领导决定要提你了,所以要对你测评,而不是要测评你行不行,才决定你能不能上。” —选调生任职于S省省委宣传部


打破地方盘根错节的“恩庇-侍从”关系网络,倡导选贤任能的用人风气,这本是地方政府吸纳名校选调生的题中原有之意。然而,S省部分名校选调生的实际境遇和感悟却与之相悖,表现出“白沙在聂,与之俱黑”的趋势。因此,有必要深刻思考如何改进、完善地方政府的名校选调生制度,避免其成为吞噬有志于公共事业的青年才俊的黑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